陈小芬
摘 要:评价制度的改革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老师对学生习作从鉴别、证明的角度转化为激励、鼓舞,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作文在学生心里成为一片荒漠,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就得先对作文教学中的评价环节进行绿化,首先是教师的角色绿化,再者是学生角色的转化。
关键词:评价;绿化;兴趣;引导者;参与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75-02
作文不好教,更不好改。这是很多农村语文老师常唠叨的一句话。由于环境影响和后天培养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农村小学的作文能力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常布置一些大作文,小练笔。这样老师的桌上很快堆起了“小山”,这时老师要花费很多时间,他们以成人的观点对学生的作文圈圈点点,精批细改,弄得满面飘红,很多同学拿到作文本,只简单地看看等级。这样老师不仅累,还缺乏实效。
“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说话。”(著名作家王旭烽语)他们说得不太好是正常的,而说自己内心的话才是最重要的。这才体现一种纯真,一种童真。毕竟我们小学习作的目标不是培养什么大作家、大文豪,而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曾看到有位学生写《开学啦》,他在文中大发牢骚: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校还是那所学校,老师还是那位老师……就是自己的地位改变了,由原来的副班长,变成了老百姓,我不服气。老师的评语是:段落太罗嗦,语气调侃,有失严肃,应写出新学期新气象,表达新学期自己的豪言壮语等。将作文批得“伤痕累累”“鲜血淋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才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话语,这是一位四年级男孩的思想,即使这些认识有失偏颇,但写出来总比捂起来好。因为真实的缺陷也比完美的伪圣好一百倍。现如今,矫情夸饰、无病呻吟、说假话,“套”作文,甚至抄袭作文,这种种“怪病”竟传染到儿童身上,且有蔓延之势。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作文教学,教师用成人化的作文标准来要求、评价小学生作文,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在部分孩子的心里已成了一片荒漠,要提高作文教学,就得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评价环节进行绿化,再进而去绿化孩子那心灵的荒漠。
一、引导者、倾听者和激发者——教师角色的绿化
新课改条件下,教师的角色行为有明显的变化,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的表演向学生的“学”指导转变;是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倾听者和激发者。儿童的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我们认为毫无意义的事,可能在他们眼里是非常精彩的。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他们,鼓励他们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里去。只有这样,儿童的作文才能多姿多彩,与众不同,富有生命活力。
1、注重情感思想交流——师生交心的彩虹桥
“诗以言情,歌以咏志”,一个人的情感在写作中往往会潜意识地流露出来,捕捉这些信息,评价者以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平等地和学生交流,有很强的导向、诊断、强化和激励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如在一篇日记中,我班的一个尖子生——陈铭超,期中考试考了个第二,而他却早已答应妈妈这学期期中考试考个第一的。于是他在日记中记叙了这次考试的情况,自己的难过心理,并指名道姓的说:“ 某某某,我恨你。”看完这篇日记,我对孩子的心理有些意外。但我首先肯定了他敢于说真话,进行了细腻的心理描写。然后我告诉他“恨,只能显示心胸不够宽广,唯有真心佩服、努力超越,才是男子汉。”过后孩子不好意思的找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下次我争取超过某某某。”我忙夸他有志气。现在这孩子心态一直不错。这次期末考试,他考了个全班第一。如此看来,教师的批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作文评语的情感化,拓宽了评语的内容,通过情感化的评价,可以和学生很好地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角色绿化,老师的评语会成为师生交心的彩虹桥,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被激发起来。
2、热情的赏识和激励——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美国格雷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基础。”我想,他所指的“个人磋商”大概不只局限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谈,也包括“作文评语”这一形式。我这样想: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不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情绪。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有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动脑想,认真动手改。
教师要从鼓励学生进取为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通过激励性评价扶起小学作文的自信之树,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或是惊人之语,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闪动的火花,及时鼓励。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名言警句,从而对文章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时,我给他的评语是:“你的书看的很多,老师感到你的话用在这里真合适。”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作文也不可能完美。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用“鼓励提高式”评语,如:“在你眼中,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你对学校的爱,如能按顺序来写,使习作的脉络更清楚,这首校园赞歌会更动听。”评语改革后,孩子们爱读评语,爱写作文了。朋友式的评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
二、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化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以往在修改作文时大多由老师唱独角戏 ,有眉批、旁批、总评等,如今小学作文评价应改变教师评价学生的单项模式,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中评价环节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学习、发展。所以学生应是写作荒漠评价地带绿化的主角。
1、授之于漁,自评自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老师选几篇典型习作,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以学定教,构建有效学堂”是课堂变革的主旋律。作文教学一直是让语文老师感到迷茫的。
一、紧扣学情,选择语段
选择以修改片段作文的形式,展开作文教学,适合学生学情。如此,可以避免学生费神思考些什么,而直接将精力集中到“怎么写”。
二、咬文嚼字,授之以渔
本课教学,教师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修改片段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出修改语段的方法,并运用方法修改语段。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讨论发言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课堂上形成咬文嚼字的氛围,同学们都能体会到推敲语言的乐趣。
三、同题写作,竞争激励
这节课,学生围绕同一语段进行修改练习,潜意识中形成竞争意识。在好胜心的激励下,学生会绞尽脑汁想出许多词汇,用上各种修辞手法,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写作潜能,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并在写作中淋漓尽致地运用。另外,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个语段修改中展现亮点,可能是某一修辞,也可能是某一用词,教师及同学及时赞扬肯定,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写作的自信与兴趣也就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