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贺杰
近年来,以MOOC“慕课”形式为主的多种网络公开课程被迅速传播、引介,成为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多种开放性课程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上升。可以说,网络公开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直充满新鲜力量的生力军,正以几乎不可逆转的态势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起某种“颠覆式”的改革。
任何时代中,在大势所趋之下顺应潮流都应该是人们最明智、也往往是比较“保险”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属性与规律需要遵循——特别是对于音乐艺术类教学活动而言,其特殊性、规律属性尤为明顯,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网络公开课程的先天优势与音乐艺术教学活动自身属性、教育规律相结合,使双方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并最终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成为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面前的问题。这也引发我对音乐艺术在线公开课程适用性、实用性及相关边界的思考。
1.适用性:网络公开课适用音乐教学的所有类型吗?
我们应该不会忘记,几年前出现在微信中的那篇名为“杀死大学”的文章,在音乐教育领域引发的热议。的确,从最初引人注目的进入,到如今理性思考的逐渐增多,我们也开始更客观冷静地看到网络公开课在音乐教育领域的“适用性”问题。我的看法是,在音乐教育领域、特别是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网络公开课程的适用性应该是有所限定的。
例如,在音乐表演类的专业课程(既目前国内很多音乐学院中所说的“专业小课”)中,网络公开课程目前的适用性还需要存疑。首要原因就是表演音乐专业学习,有极高的个人化、个性化特征,即便面对同一个学习个体,每一节课的学习状态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在声乐表演类专业中尤为明显,学生的嗓音状态往往直接决定了一节专业课质量的好坏),这显然与公开课程“一刀切”式的通识性相违背。此外,除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二元关系(即学习者与教授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个性化特征之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随着学习过程的开展而出现的随机、互动性,也成为阻碍网络公开课程进入音乐表演专业课领域的一个障碍。“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本质性的话题:学生的某些随机表现,往往会促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这一点无法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做到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因此,就适用性方面,目前网络公开课程,其最主要的应用面应该仍旧在“音乐史论”、“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等偏向通识类的基础课,也包括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及相关政论方面的课程中。
2.实用性:是取代还是补充?
与上述“适用性”相关联的,是网络公开课程的“实用性”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更需结合教育教学的现实语境。
例如,既然网络公开课程有诸多先天优势及技术亮点,那么在音乐专业教学领域中,是否可以在那些被认为“适用”的课程中(如音乐史论类课程或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让网络公开课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呢?我的个人观点仍旧存在一定的“保守”性。相对地,我更倾向让网络公开课作为“有效补充”而非“完全取代”。
仍然拿例子说话,音乐专业院校中,当前的艺术实践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例如学生会进行国内外大师班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专业比赛,还有日常各类排练、演出任务。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常常与上述艺术实践相冲突,造成学生大面积请假、旷课的情况。这时如果利用网络公开课程自由、灵活,几乎不受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由于艺术实践等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冲突而对学生学习活动造成的损失。
3.“边界”思考: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转为网络教学就会好吗?
此边界,即与互联网精神中的共享与开放这一基本特质有关。简言之,在现阶段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中(特别是国内现状这一基本前提下),网络公开课程的基本属性,应该属于“共享性”而非“创造性”,就是说,网络公开课程应该将原本零散的、荒废的、固化的学习资源,有效组合并灵活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果;而非抛弃已有的教学活动,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教学形式。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当下高校学风堪忧,在如今现场教学往往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有充分理由期待运用网络公开课程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呢?同样,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某位原本教学能力不好、教学水平平庸的教师,不真正从自身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入手,而仅是将原本的课堂教授转换为网络授课,其教学质量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吗?
说到底,网络公开课的本质,在于激活与整合已有的、但缺乏活力与灵活性的教学资源,而非搭上“在线”这条列车就脱胎换骨。这就好比,我们将原本个人闲置的汽车有机利用,形成“拼车”以缓解交通压力或环境资源浪费,而不是凭空制造出数以万计以“共享”之名的“单车”,最终却形成新的城市工业垃圾。也只有在这个“边界”的思考前提下,网络公开课程才会有更美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