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歌的现状调查及产业化探索

2017-07-10 09:36
北方音乐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歌民间一带一路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歌的现状调查及产业化探索

佟 鑫

(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间音乐多是依靠着师徒、父子、长幼及族里之间口耳相传的传统模式,这种固有的传承方式虽能把民间音乐演唱时的神韵与精髓直接地展示并教授给后人,便于学习与模仿,但也有很大的限制性,比如学习规模受限、影响力颇小、曲调的传承与发展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等。再加上传承环境的改变、传承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态下,如果民间音乐仍旧按照其既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势必会面临更大的桎梏。因此,积极探索民间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是社会对它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选择。本文是通过实地的调查了解河曲民歌的发展现状,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前提,尝试推进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为当地音乐文化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做出努力。

河曲民间音乐;现状调查;产业化

民间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历久不衰。呈现给我们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或歌唱、或舞蹈、或戏曲、或器乐、或说唱,其中也不乏许多综合性的艺术形态。民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普通劳动民众思想与情感的直畅宣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阐释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身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的媒体技术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识,民间音乐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唯独我们的传统民间音乐却处于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音乐品种日渐减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艺术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在市场化、经济化、时效化的现代社会中,怎样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间音乐,一直是学者们不断努力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山西省自古以来都是文化大省,作为重要的华夏文明发祥地,我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间传说故事、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也有曲艺、音乐、舞蹈与美术等。从2006年6月7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1年6月11日山西省第三批非遗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我省共有444项文化遗产被录入非遗名单。其中,第一批有131项、第二批有167项、第三批有146项,其中涉及到民间音乐的共有34项,而河曲民歌更是作为第一批被收录其中,由此可见它在山西省民间音乐文化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现状调查

2016年12月,笔者申报的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获批,开始着手调查工作。至现在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河曲县曲峪村、岱狱殿村、南元村、沙口村、辛家庄、河曲中学、河曲县文化馆及县城几个文化活动集中地等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街头随机调查、访谈几种方法,同时配合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新时期、新战略下的河曲民歌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展开初步地探索。

(一)生态环境

1.自然环境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黄土高原的东部,整个地形成西低东高的走势。东面以翠峰山为界,与五寨、偏关接壤,海拔最高处达到1637米。西、北两面隔着黄河与府谷、内蒙隔河相望。县城南北的长度为56公里,东西最大的宽度为35公里,总面积达到1323平方公里。河曲县全年的平均气温在7.5℃,年平均的降水量为450毫米,春天干燥、夏天轻旱、秋天凉爽、冬天少雪,四季气温起伏不大,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2.人文环境

河曲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在1153年金贞元元年时置河曲县。作为连接北方游牧部落和中原文化的西部走廊,河曲在历史上不仅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皇帝西巡的必游之处。据史料记载,东汉汉桓帝、明正德皇帝及清康熙皇帝等人都曾到河曲寻访视察。同时,河曲县也是晋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连接着山西、陕西及内蒙三省的贸易往来,四面八方的商人也纷纷来到河曲开办店铺和开设商号,因此在清代以前,河曲是一个商贸繁盛之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河曲县气候寒冷,土质干燥,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且连年荒旱,当地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百姓们常常食不果腹。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大批的河曲人离开家园奔走口外,去到口外开荒辟地、跑青牛犋,当地有民歌流传:“二饼饼牛车拉铺盖,离乡背井走杭盖。孤雁离群落荒沙,山野草地安了家”、“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作为历史上规模庞大的雁行客群,书写了一段壮烈的“走西口”移民历史!

近几年,河曲县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忻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15—2017年(1、2月)河曲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可知:近三年河曲县城人均收入从23007元提高到24343元,同比增长了5.8%、农村人均可分配收入从5463上升到5895元,同比增长了7.9%、城区生产总值提升了4亿多元,财政总收入在整个忻州地区的排名由12名提高到了第3名。

年份排序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2015年 23007 5463 70.4 14.1 12 2016年 24343 5895 74.1 11.9 11 2017年(1-2月) 24343 5895 74.1 3.0 3

(二)演唱状况

在1953年的秋天,以晓星为首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八位音乐工作者们深入到河曲乡村,对当地民歌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录工作,此次收获最多的就是“山曲”。据说,山曲在当地“家家能唱、户户能歌”,差别只是在于能唱的数量多与少、质量好与差的区别,且当地人盛传,最好的歌手甚至能三天三夜不重歌。无论是行走在空旷的山野田间、还是赶脚于幽静的山谷,随时随处都可以听见响彻山谷、悠远高亢的山曲。

1.城镇

从古至今,民间歌曲都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口头创作文学,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感情。从隋唐时期,山歌和曲子从音乐风格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流传于乡村的山歌粗犷豪迈,能够酣畅淋漓地宣泄劳动民众的情感,传唱在城镇的曲子由于有了专业乐工的艺术加工,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富有艺术色彩。现如今的河曲,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城镇和乡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演唱环境。譬如在县城中,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集中地非常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会唱二人台、民歌、晋剧和山西梆子;有的会民间乐器演奏,如二胡、扬琴、唢呐、笙等;也有的会扭秧歌、跳广场舞和交谊舞,不管人数多少,大家都是积极参与。特别是在一些以演唱为主的活动场地,每每提及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曲调,只要有人起声,众人都会附和演唱,热闹非凡。

2.乡村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在农村很少有像县城一样相对集中的组织团体,多数民歌爱好者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以在家中自娱自乐为主,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想唱,但家人不愿意。例如曲峪村的王玉兰,年轻时期由于嗓音灵脆、容貌清秀,所以经常会有人花钱请她来演出。但从22岁嫁人以后,丈夫和婆婆因为怕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就不太乐意她出外抛头露面,因此,她也只能是闲暇时在家中悄声地过过歌瘾。二是家人支持,但本人不情愿。如曲峪村的另一名歌手翠英,在当地也是远近闻名的好嗓子,年轻时被称为“小翠鸟”,她和王玉兰的情况不同,在婚后婆家人也支持她外出跑场子,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维持着家里人的日常开销。但上了年纪以后,由于自身精力有限,再加上身段和嗓音都不如从前,所以也很少有人再花钱请她出去唱歌,而她自己也不太愿意登台露面了,尤其是家里添了小孙子以后,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对家人的照顾上。

(三)曲目发展

1.传统曲目

职业 干部 农民 个体 学生 总计(人)人数(人) 64 58 13 65年龄分布(岁) 35-55 56-75 21-34 12-20掌握的曲目(首)20以上问卷人数(人) 9 29 26 9 28 21 8 4 1 46 16 3百分比 32% 29% 6% 33% 100%10︱20 20以上20以上5︱1 0 5︱1 0 10︱20 20以上5︱1 0 10︱20 5︱1 0 10︱20 200

对于传统曲目的流传情况主要是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表的形式来进行统计。以四类人群为主要调查目标:分别是干部、农民、个体户和学生。被调查人员的年龄层分布较广,从12-75岁。调查的传统曲目共50首,选自《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均为上世纪民歌调查中当地群众演唱最多、传唱最广的曲目。从上表可以得知,干部有64人,占总人数的32%,其中有29人能唱10-20首民歌,26人能唱20首以上的民歌,掌握的曲调数量较多;第二类调查目标是农民,共58人,占调查人数的29%,有28人能唱10-20首民歌,21人能唱20首,另外9人只能唱十首以下曲目;第三类人群选定的是个体,共1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其中能唱20首以上歌曲的有1人,多数人只能掌握10首以下的曲目;最后一类是学生,共有6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其中有46人掌握的曲目较少,能演唱10-20首歌曲的仅有16人,20首以上的有3人。此次问卷主要是针对传统曲目实际演唱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40-70岁左右的人对传统民歌掌握的数量最多,原因是他们的父辈或自己唱的多、听的多。20岁以下的年轻人掌握的曲调数量最少,说明民歌的传承到年轻人这一代已经表现出衰微的现象。

2.新时期的歌曲

在河曲当地,传统民歌的演唱虽然不像过去一样“家家能唱,户户能歌”,但也有不乏爱好者执着于民歌表演,同时也有民间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民歌。例如当地的民歌爱好者左存福老人,1930年生于河曲县文笔镇南元村,15岁起参加河曲县城关业余剧团学唱歌剧,17岁在当地晋剧团开始学唱晋剧,这段学习生涯共持续了十年有余。直到1953年起,拜当地二人台名家郝大嘴为师开始正式学唱二人台,此后跟随着南元村文化宣传队到内蒙和陕西等地交流演出。左存福老人虽然从小入行,但由于生活所迫只能成为一名半职业艺人。平时靠摆摊售卖绳子来换取微薄的收入,而这些收入除了维持生活的所需以外,也都被老人买了演出所用的服装、道具以及化妆所用的材料等。每逢正月十五等民俗节日,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积极投身于村里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或唱二人台、或扮丑角、或拉溜轴,但凡热闹的老年活动队伍里都能寻到老人活跃的身影。从15岁开始学艺,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虽然物质生活平平淡淡,但他的精神生活却极为充实,老人一生对民歌和二人台的执着追求也赋予了他乐观执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在2015年河曲县举办的首届“海红花”奖民歌二人台大赛上,老人还一展风姿,演了他最拿手的二人台选段——《探病》,在剧中左老表演了男扮女装的刘干妈,毫不拘束、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在场上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在赛后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此外,在河曲县城中集合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活动社区,大家聚在一起或唱山曲、或扭秧歌,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例如,王新红组织了“新红活动中心”,他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年轻时特别喜欢演唱民歌和二人台,也曾为此拜师学艺,退休以后就把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们组织在一起,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自费购置了活动所需的服饰道具和各类乐器,组织大家进行排练并联系演出。再如,韩运德老先生年轻时是当地文化馆的专业工作者,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民歌的收集和创作,时至今日,韩老已有80多岁的高龄,每天仍然坚持凌晨3点钟起床,或整理自己的书稿,或进行创作,据老人自己说,已经原创了将近三万多首曲调,整理出来三大本曲谱集。由于这些书稿尚未出版,基于版权等原因,老人并未一一给我们展示,只是演唱了其中的几首作品。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民间艺术家创作的新民歌作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如《喜看河曲新面貌》、《奶奶孙女逛县城》、《农村新气象》、《红红火火二人台》、《夸河曲》、《二人台唱成万人台》、《河曲赞歌》等。

二、产业化探索

(一)尝试民歌与旅游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河曲古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的传说,今有“民歌的海洋”和“二人台故乡”的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并公布“河曲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歌与二人台也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更被山西省树立为文化代表品牌。河曲县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万里黄河第一岛娘娘滩、凌霄大牌楼、摩天文笔塔、黄河母亲像、连接三省的西口古渡、见证了走西口历史的大禹古戏台、禹王庙、海潮禅寺、岱狱殿以及黄河九曲等。这些旅游胜地或娇柔妩媚、或彪悍霸气、或荡气回肠、或个性十足。从远古到现今,就如同一名伟大的智者,记录了历史的苍凉,也见证了伟大的变革。尝试民歌与旅游相结合,把民歌文化作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灵魂支柱,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者的有效结合,使游客在欣赏当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聆听到美妙的民歌音乐,尝试把河曲民歌打造成一个艺术产品投入旅游市场,实现河曲民歌与当地旅游文化及地方经济的共赢发展。

(二)实现民歌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同时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河曲有“民歌海洋”的美誉,不仅内容多样,而且体裁丰富,诸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及二人台等,这都是聪慧的祖先留给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何把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有效地保护并传承给后人已经成为我们当代人重要的任务。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发挥河曲民歌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地实施民歌的传承工作,把河曲民歌文化和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相关节庆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小到大、以点带面,探索出河曲民歌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同时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民歌音乐的传承能够齐头并进、互利互惠、实现双赢。例如,一年一度的河灯节会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民俗节日,从农历七月十四开始,在黄河上游处要连放三天河灯,用来祭祀河神和当年丧生在黄河上的亡灵祖先,周边省份的许多人都会在这几天赶来参加这一节日。因此,河曲县政府可以利用河灯节会的影响力,举办民歌艺术节,实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民歌文化交流,加大河曲民歌的影响力,既能弘扬地方民俗文化、打造品牌效应,也能扩大省内外文化的交流、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创收。再者,可以学习其他省份民歌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例如广西壮族著名的《印象·刘三姐》就是一部集传统文化与实景山水为一体的精品剧目,它有效地实现了民歌与旅游的结合,同时对地方民歌文化实现了创意性发展。我们也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宝贵经验,集结优秀的演员,排演一部体现山西文化特色的大型实景舞台剧——《走西口》,在剧中以走西口的历史为主线,排演不同场景的河曲人民生活,并且配合各种体裁民歌的演唱,这样既传承了河曲的历史文化,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河曲民歌,同时衍生出更大的产业链,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民歌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同时发展。

三、结语

河曲民间歌曲是山西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勤劳聪慧、善良质朴的河曲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财富。因此,探究河曲民歌的生态环境、演唱状况、曲目流传及文化产业化价值,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下传承与发展河曲民歌都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J607

A

佟鑫(1983—),女,汉族,山西大同市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国音乐史。

本文为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河曲民间音乐的产业化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D22)。

猜你喜欢
民歌民间一带一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穿花衣 唱民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