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困境和对策

2017-07-09 00:41罗金山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言文传统

罗金山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育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那么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给它一个更好的平台呢?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就显得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关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中华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历史悠久,有价值的文化种类繁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这一载体适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理性和人文教养的特点,人本思想占据重要位置。与西方的“政教合一”的理念是不同的。封建时代的启蒙教育就是以《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为主要范本,从小就灌输“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这些思想观念虽然是为这一社会所需,为这一社会服务,但也教化了人的行为品质和人生的追求与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为将来步人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完成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二、目前文化传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是当前中职学校学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很多学生或许知道孔子、了解一点儒家文化,但是却鲜有人知道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墨子,知道其重视法律、主张锐意改革的文化观点。更不知道《四书》《五经》所指何物。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仅仅限于课本。课本上有的,相对来说,学生就知道的多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也绝大多数限制在言情、武侠小说、漫画等休闲消遣类书籍,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并无实质上的助益。

(二)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播途径被阻断

文化的流传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是文字的教学不容乐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文言文曾长期被我们的先人使用着,有着特别的语言习惯,特定的语法语序及语义,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时代的特点.以及文言文自身的独特性,文言文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空间。现如今,能够阅读古代文献原著的人群越来越少了,连特级教师钱梦龙亦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而当我们读不懂文字的时候,从某种程度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已经出现了断层。

(三)中职生原有文化素质阻碍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不管是语文素养还是学习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常见的字词尚且不能正确的解读,更别提稍微复杂的词组或成语;阅读文章往往不能提炼立章的中心,回答问题更是张冠李戴;作起文来,语言表述缺乏内涵者不少,文句不通者居大多数。种种现象让人啼笑皆非,这必将为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教学的难度和要求。

(四)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不容小觑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几千年,正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凝聚力和包容性。然而,从现实情况分析,传统文化教育不再是国内教育的主流,外来文化反而愈加受到国人的青睐和追捧。西方动漫取代中国神话传说,流行歌曲战胜了京剧昆曲地方戏,文言文受到鄙弃而英语却与母语并重。青少年对洋节无限热衷而对本国传统节日不屑一顾,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三、文化传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一)教师要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我素养

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教育的先行者,要具有洞悉教育动向,更新教育观念的能力,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控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应该传授学生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社会所需,哪些知识是终生所用,解决了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才会认真地通过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我素养,真正意识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并不是放弃语文教学知识层面上的教学,也不是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是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自信、找准定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新课程标准观念作依据,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二)尽量拉近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以古代诗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要让学生体味其中的精华,教师得先培养他们对古代诗文的兴趣,让他们读懂诗文是关键。

一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范读,并播放相关视频,把学生带入相关情境。

二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三)鼓励学生诵读经典,挖掘传统文化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必须形成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还应积极利用课外时间。语文教师可以以中国经典古诗词为基石,编制经典诵读学习材料。利用早自习或课余时间诵读,语文教师抽时间进行指导,坚持下来后,中华经典作品中的传统美德,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品格修养、人格情操和审美意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主动,寄希望于他们能够主动找书读,并有选择的读是困难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帮助学生挖掘传统文化经典。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中华儿女都肩负着传承中华古代文化的重任。语文教学如何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我只是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谈不上成功的教学经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追求。期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是以口号的形式而出现。

猜你喜欢
中华文言文传统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