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银幸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爱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的新奇事物都要问个究竟,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悬念法、图片操作、游戏竞赛法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人人参与提问,感受成功的快乐,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不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或小、对或错,教师都给予表扬、修改和指导,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養成爱提问的习惯。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教给方法,提高提问的质量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唤醒了兴趣,激发了思维,积极了犹如决堤之水,一发而不可阻止,教师在引导学生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应让他们知道如何提问才能有“质的提高”。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提问的切入点,学会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
1.在题眼处提问
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学生问:(1)这个孩子是谁?(2)为什么发出呼声?(3)向谁发出呼声?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控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提问
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学生由此提出: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3.揭矛盾
如学习《学会看病》中说:“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母亲明明是为了锻炼儿子,但为什么又说自己狠心呢?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翻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4.比好坏
如《颐和园》一课有句话: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学生问:“为什么不用‘划,而用‘滑呢?”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興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6.抓标点符号
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有这么一句: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学生问:“摇篮为什么为加引号?”这一问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黄河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那里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由提出浅层次的、单个的问题,过渡到提出深层次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好问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又及时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上升为理性认识,再进一步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云。这正是新形势下我们所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