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井喷、选择过剩、育儿高度精细化的今天,中国的父母们普遍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深深的焦虑感。
不管是家有嗷嗷待哺的小baby,还是读书郎……
中国父母所处的阶段不同,焦虑不同而已,但被焦虑困扰的程度难分伯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象级难题。那么,中国父母们的焦虑感到底从何而来?有没有破解之道呢?让我们一起解读中国式育儿焦虑的现状!
PART1
中国父母焦虑大调查
我们不知道,从何时起,“焦虑”这个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焦虑感开始渗透在娃爸娃妈们育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一点我们是肯定的:那就是焦虑感实实在在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时尚育儿》发起了一项《中国父母焦虑现状的大调查》,而就在同期,一份UC大数据发布的中国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出炉,和我们的计划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中国父母焦虑这事真是到了不得不说道说道的程度了。
娃爸娃妈,你有多焦虑?
解析:我们调查的人群覆盖了不同城市,在之后的补充调查中发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生活的父母,其焦虑感更突出,而他们焦虑的主要因素和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生活节奏快、出行距离远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作为大城市的“移民”新一代,比起原住民,他们的焦虑感更加明显,比如需要父母背井离乡在大城市中帮忙带娃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感。
解析:由调查结果看,参与调查的娃爸娃妈中,存在焦虑感的人数占了压倒性的比例,其中“经常焦虑”的人数更是占了半数以上。而只有极少部分父母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可见,中国父母的焦虑现状已经到了很严峻的程度。但是在补充问卷中,大多数“经常焦虑”的父母表示虽然经常会感到焦虑,但是并没有达到寝食难安的程度,也有一小部分父母表示自己的焦虑已经达到了寝食难安、严重影响生活的程度。
PART2
育儿焦虑现状解析&焦虑直击
这樣一份调查数据,也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正视中国父母们的焦虑现状。为何中国父母存在如此普遍的焦虑感?背后的因素有哪些?我们看看心理学家们如何解读吧。
中国的父母为何如此爱焦虑?
张阳阳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
中央民族大学心理中心教师。
在诸多关于育儿的帖子中,我印象较深的有两篇,一篇是一位父亲在孩子幼升小“大战”中,自喻为“堂吉诃德”;另外一篇是针对某著名课外培训机构的文章,用了“烈火烹油”这个词。“堂吉诃德”让我们感到孤独与悲壮,“烈火烹油”让我们读出躁动与无奈。这些文字的背后,无—不在传递着父母们的焦虑。是什么,让孩子们本应快乐的成长之路,变成父母焦虑情绪角逐的战场?
前所未有的育儿精细化时代,催生了更多焦虑
关于父母焦虑的调查结果直指焦虑感最深的是80后父母,即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目前家庭的结构呈现为标准的“4-2-1”式结构,一个孩子从出生起身边就会围绕着至少四五个大人,可想而知,对孩子的日常照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程度。从宝宝出生起,就和一系列的数字挂钩,每个月长多高、长胖多少、辅食添加精确到克……精细化带来的影响就是孩子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大人们不安。
信息爆炸、碎片化时代冲击下的焦虑从生
不管是国内外最新的育儿观,或是地球某一个角落发生的某—育儿事件,都会迅速地被传播。一方面,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新的育儿理念;另—方面,我们也要承受资讯良莠不齐的乱象带来的焦虑。新旧育儿观、中外育儿观的冲击也会造成父母的混乱和焦虑。身处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网上专家、大V、公众号……在传递最新、最快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焦虑。
社交网络时代,晒娃成风造成的无形攀比
社交网络时代,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让自己分分钟活在别人的注视下,你可以随意地给你的生活进行美化、加一层滤镜。社交网络拉进了人与人的距离,同时又让人摸不到、看不透。因此,你总能在你的社交领地中欣赏到别人家娃的优秀,别人家生活的美好……无形的攀比在心中激起无数焦虑的涟漪。
育儿焦虑是父母不安全感与爱的综合
不可否认,育儿焦虑的普遍存在有其客观现实的原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医疗环境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社会治安隐患、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升学压力的客观存在、经济及就业因素带来的压力等,都让父母们很难置身事外。据统计,焦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2%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13%。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育儿焦虑是父母对孩子大写的爱,因父母总想给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同时,育儿焦虑也是父母自身不安全感的真实反映,是对自己不够好的担心,是对未来可能失控的恐惧。因此,很大程度上,父母的焦虑来源于客观现实压力及内心不安全感这两种力量的夹击。
由父母到孩子,焦虑在传递
父母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吗?对此我们可以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做一下反观。一般而言,孩子考上大学后,父母的焦虑得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开始爆发。据了解,在近年来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北京市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预约量逐年递增,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生率每一年都在增长。这一现象的发生,当然不能全由父母背锅,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些问题的背后看到父母的影子,这种用难以弥合的亲子关系和不易恢复的心理问题来换取分数的事例不胜枚举。情绪是一个信使,告诉我们内心的想法,如果有机会听听高校里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在说什么,我们往往会听见这样一些声音:不要落下了、别浪费时间、龟兔赛跑的故事不能忘、你一停下别人就会超过你……这些话语,不是孩子的心声,它表达的是来自家族或者父母的声音,在不断地重复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魔咒。
直击焦虑之源top1
教育/行为习惯
三川玲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
TEDxKids智库专家
家庭教育第一媒体“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办人
追问父母的焦虑之源,不管是对学龄前还是学龄期的孩子父母来说,来自行为习惯、性格培养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焦虑首当其冲。客观上来讲,我国现实的教育制度、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甚至就业环境、社会分工等多重因素,累加在孩子身上,的确会让父母不得不焦虑,但是并非不能破解。
教育无须抢跑
教育环境如何焦虑,不妨先从起床这件小事说起吧。我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聊起各自中学时候的起床时间:“我们重庆是早上六点半上课”“我们广州是早上七点半上课”“我们湖北是早上五点半上课”……其实,无论湖北同学几点起床,湖北每年能上大学的人数是固定的;广东、四川等各省上大学的人数也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约好多睡两个小时,其实全湖北考上大学的人数,跟少睡两个小时,是一样的。但是总有一些人,希望可以每天早起一点点,抢跑一点点,然后就可以超过别人,可以先冲进上大学、上好大学的队伍里去。如果你觉得高中情况特殊,那么我们就说幼儿园、说早教班,幼儿园的孩子有多少在学加减法、学拼音?又有多少孩子从几个月开始就上早教班接受所谓的大脑开发?这些不都是抢跑吗?
事实上,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大量具有轻度学习障碍(感统失调)的孩子,其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提前学习,和没有让孩子玩够。比如:孩子不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造成前庭平衡失调;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j玩土、玩沙,害旧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不要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你家的焦虑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经歷过这样的场景:“你家孩子在学什么?”“你们在哪里学跳舞?我也想让我女儿学”……这些对话透露出的是父母内心的焦虑:别的孩子学这个了,我家孩子是不是也要学?这个课程我家孩子不学的话,会不会落后了?会不会失去竞争力?
首先,每个孩子生来的天赋不同,对某种知识和技能感兴趣的时间不同,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项目和节奏来规划自己家孩子的学习;其次,教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施教的对象,是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老师和学生,互相都合适了,才会有最佳的效果。别人家的孩子不具有参照性;最后,父母的人生观引发去比较的焦虑,你的幸福完全不需要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前提下,同样孩子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让孩子保持“兴趣探索”才是教育最好的原动力。
放弃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
世界上没有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对于家庭教育,每个家庭是不同的,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只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可能有标准化的具体方法。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家庭,针对不同的孩子,可能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其实,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孔子还是柏拉图,都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样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孩子,甚至会使用完全相反的教育方法。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有的,只有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不要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更不要期望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在家庭教育中,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教育。
当一个家庭已经有良好的氛围、统一的价值观,也就无须专门提出专门的教育方法。其实,在西方很多家庭里,是没有所谓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市场上很少而家长也不怎么看家教图书。根据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教育给孩子的。
父母花时间陪伴孩子,蹲下来听孩子给你讲的每一句话,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比任何昂贵的兴趣班、学习班、漂亮的玩具以及世界上最好玩的过山车都有价值。
直击焦虑之源top2
发育/健康
李雪
心理学者,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
曾几何时,育儿成了一项“技术活儿”:让婴儿好好睡觉需要进行睡眠训练、避免婴儿缠人就要采用“哭声免疫法”、科学训练断夜奶……如果从孩子一出生,父母的脑子里就装满了很多的方法、一连串的数据,那么养育孩子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见”,而非“被改正”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不自觉地被父母用科学数据去衡量,发育有没有达标?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健康?我们学习、参考一些科学统计数据,这本身并没有错,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投胎到一个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见,是真实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过一堆所谓的“正确”数据来被评价和被矫正。而是应当抛开这些数据及方法,真正看到、体察婴儿的需求,用亲密陪伴来帮助婴儿完成自己“顺其自然”的成长。
生长发育没有“起跑线”
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这种以训练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为目标的养育方式,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殊不知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内在的节律。我们就拿说话早晚这件事情举例子,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逻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婴儿的初级思维过程,是无逻辑的。母婴的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无需语言也能和母亲沟通,所以不着急发展出语言能力。这样婴儿安心地在初级思维过程中,慢慢孕育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万物链接的能力。爱因斯坦所说的“灵感”,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只要我们不功利地引导孩子早说话,让孩子自然发展,说话早晚都很好。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如此,只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保持合理的关注,不因疏忽错过真正的问题而延误治疗,也不因功利心而拔苗助长,拒绝攀比,才是父母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