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017-07-09 19:55秦银桂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组间分组成员

秦银桂

一、厘清合作学习的定义与内涵

纵览各国教育专家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阐释,其中以美国的约翰逊兄弟、斯莱文和卡甘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斯莱文将合作学习界定为,“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卡甘认为,“只有具备了积极互赖、责任到人、公平参与和同时互动的学习活动才能称为合作学习[1]”。基于三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来看,其合作学习的内涵应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每一名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履行不同的职责,尊重个体差异,以生为本,给予每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以小组捆绑的形式,创建互帮互助、积极互赖的团队合作学习氛围,通过异质分组,优势互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以团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发挥每位成员的优势,共同协作达成学习目标,凸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了解学情,科学分组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个体认知方式、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男女性别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应充分了解学情,关注差异,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科学组建学习小组,使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互助共进,组间学习能力均衡,能够公平竞争,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例如:上课班级人数48人,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业表现,选出最优秀的12名学生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组长,教师提供“学困生”的名单,由组长讨论、决定自己的组员,并与“学困生”协商,达成共识后,再由各组组长选择中等水平的两名学生,最终形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四人合作学习小组。教师也可以设置调查问卷,统计学生的学习喜好进行分组(见表1)。

两头对折将1.48.23.24号学生编在一组,用同种方法依次进行2.47.22.25……编组,最终形成若干个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以上两种分组方法,充分考虑了学情,做到了以生为本,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差异,组间同质构成了均衡的学习小组,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分配角色,明确任务

合作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人尽责、平等参与。开展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能力水平进行角色分配、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与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特长,以达到分工均衡、责任到人、能力凸显、合作有效的目的。以水平二、三年级“合作走”为例(见下页表2)。

通过角色的分配,任务的驱动,小组每位成员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观察、体验、合作、思考、交流、展示、评价中诠释了合作学习友爱、互助、信任、团结、尊重的教育内涵,达成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育人目标。

3.设置目标,积极互赖

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适宜的小组目标,让学生形成一种目标的积极互赖、奖励的积极互赖,使小组的每位成员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必须以他人的成功为依据,个人的成功要建立在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中才能取得胜利,培养学生荣辱与共的意识。例如:在水平三(五年级)《展示自我舞蹈》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播放音乐邀请一名学生配合展示跑、跳、移动、下蹲等不同形式的舞蹈动作组合;其次,提出学练目标,四人合作创编出3~4种不同形式的舞蹈动作组合,与音乐节奏合拍,动作协调连贯;第三,四人一组,组内两两结合创编舞蹈动作;第四,组内交流,互换体验同伴的创编动作;第五,小组内四人合作进行动作串联组合;最后,分组展示评价。学练中各组记录员统计个人创编动作的种类,进行打分,教师评定小组合作创编的组合动作。依据个人和团体的成绩之和记录小组成绩,单元学习结束进行终结评价,具体记分方法见表3。

通过设置目标,激励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积极互赖和奖励互赖,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個人不断努力,组间积极竞争,形成了赶、比、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促进了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的协同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4.正视冲突,积极应对

由于小组成员间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合作学习时,难免会出现优秀生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学困生的思想、能力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随波逐流,因学练测验成绩不佳,影响小组整体成绩而遭到埋怨,组员之间发生冲突,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等。基于此,教师要理性分析、判断产生矛盾的原因,做出积极应对。如:小组同伴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产生分歧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优秀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优势与不足,要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用耐心去帮助弱势同伴,学会接纳同伴,同时要积极引导学困生不断努力,向学优生看齐,要具有积极进取的意识;对于小组之间的矛盾,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别人的成绩,审视自我,寻找差距,不断努力,赢取胜利;在合作学习出现“盲点”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化解矛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马兰,盛群力.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2.

[2]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8.

猜你喜欢
组间分组成员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两只挂钟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我家的新成员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