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上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心理问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心理健康个体辅导和心理健康团体训练两个方面。这些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解除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心理问题,从而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 心理健康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70-01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心理素质仍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当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尚未定型,具有极强的可变性和可塑性。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够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素养。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是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个体或团体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分为心理健康个体辅导和心理健康团体训练两个大方面。教育的第一线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线,在第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这两种方法的适应范围都很广,但都有所侧重。心理健康个体辅导适用于出现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而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更适用于一个班级。
1 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现状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学业负担重,情感上的困惑,家庭的变故等,都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科目繁多,心理压力大
这一点对于刚迈进中学大门的青少年尤为明显。有些青少年会担心考试失利,在复习的时候老是静不下心,进入不了状态。甚至考试前情绪烦躁,食欲不佳,甚至出现失眠的现象。一旦考试失利,更是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会选择旷课、逃学来逃避现状。
1.2 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
常见的有情绪不稳定,恐惧,抑郁,焦虑,愤怒等。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青少年也渐渐地感受到來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寄予的期望,感受到由其带来的种种压力,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各类情绪的问题。
1.3 人际关系紧张
比如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紧张,因为观点不同,意见不和,容易对父母乱发脾气,不愿和父母沟通交流,甚至看不起父母,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紧张,与老师容易发生冲突。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同伴关系紧张,因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对他人缺乏宽容理解之心,不能与同伴友好协作。
1.4 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
现代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父母老师对其期望值也在升高,这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加之现在的青少年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成长,容易对他人过度依赖,所以面对压力的时候承受能力弱,容易走极端。
2 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
2.1 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
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是指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通过个别化的辅导,帮助个体解除学习、生活或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扰或一般心理问题,从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首先,要对辅导对象充满爱心和耐心。只有付出爱心,才能够赢得信任。只有付出耐心,才能让所采用的方法取得成效。
其次,要调查了解,摸清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比如,对待青少年的厌学问题,要先摸清背后的深刻原因,看是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还是受到不良的学校环境,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看看其中学生自己有哪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在起到反面的作用,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丧失自信心等等。
再次,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或控制外因,消除外在因素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或帮助青少年总结原因,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识,帮助其重建自信;或帮助青少年制定计划,并定期跟踪,及时评估,随时鼓励。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是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和组织一定的团体活动,引发团体成员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首先,团体训练要采取以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参与与体验,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降低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真实问题时所产生的压力。
其次,团体训练要有专业的设计和良好的组织,让青少年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来体会自我,理解他人与社会,从而逐步把握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
再次,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帮助青少年清醒理智地认识自己,积极乐观地接纳自我;让青少年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让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信任与合作;让青少年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合理、高远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明宏.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作者简介:林洁琼,200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