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石壕吏》是由我国人称诗圣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写。当时的唐朝正处于战乱之中,人民饱受战争带来之疾苦,生活苦不堪言。此作品便是诗人当时离开洛阳,前往华州任所历经石壕村时的所见所闻,作品中老妇一家的遭遇让人不得不心生怜悯之情。本文主要从“请”和“泣”二字入手,对当时战乱中的贫苦人民的生存之道与无奈之悲伤进行探讨和思考,同时更加深入地揭示战争之残酷以及战乱中的人民之疾苦。
关键词:战乱 生存 无奈 请求 哭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8-02
1 向死而生之“请求”
纵观《石壕吏》的全文可以发现其只有短短的一百二十字,从体裁和描写手法上来说,这是一首用叙事手法写成的五言古诗。然而作为一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写实主义诗人,区区一百二十字虽然不长,却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战争笼罩下的贫苦百姓之疾苦,感受到了他们与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悲伤绝望之情。同时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短短的一百二十字中也表露地淋漓尽致。
在《石壕吏》的开篇中,作者用一句“夜投石壕村,有史夜捉人”直截了当地写出了战争中的官吏捉人征兵之景象。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的人祸,我们可以看到“老翁逾墙走”的情境,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老翁的这种行为是可以被人所理解的。因为在那样一个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家中男丁必被捉”似乎已经成为了当时贫苦百姓们眼中的铁律,所以老翁的逾墙而走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合情合理之举。然而,文中的一个“请”字往往让许多人大呼不解,态度也变得与之前截然不同,原本对老翁逾墙而走的那份理解许多都变成了责备甚至是唾骂。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何以至此呢?区区一个“请”字真有如此之能耐么?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妇是被捉去征兵的,那么老妇为何会被抓去充军呢?一般人会说因为战争需要,而又有一些人会说因为老翁的“逾墙而走”。拥有前一种想法之人,往往心中有太平,对战争充满厌恶;而拥有后一种想法之人,往往心中有责任,对逃避责任之举深恶痛绝,这些人往往心中有两处不解。首先,在这些人心中,老翁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在突如其来的人祸面前以及妻子即将被捉上战场之时,其没有挑起作为一名丈夫应尽的责任,这是对老翁逾墙而走的不解。其次,老妇在面对官吏时为何要用“请”,仅仅是为了让官兵不抓走儿媳从而牺牲自己?这是对老妇“请从夜归”之不解。面对这两种不解,只能说这些人只是看到了人情世故的表象,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看似推卸责任以及自我牺牲之举,其实是处于战乱中的贫苦之人尽力保全自己以及家人得以苟活的最后之无奈和希望之举。
我们可以看出,“请”在此处首先是要表达一种请求之意的,它并不是老妇无意说出口的。对于这一点,从“老妪力虽衰”中便可以看出,她既然能认识到自己年事已高之不足,可见其神志还是清醒的。那么面对捉人的官吏,老妇为何要请从夜归?其中的缘由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为了屋中的儿媳不用被抓,这样自己的小孙子也就能生存下去。而用“请”字,一来体现自愿之意,二来表示对官吏的礼貌,官吏听到之后会更容易接受自己“从吏夜归”的诉求,这样屋中“无完裙”的儿媳就能多一点希望继续留在家中照顾“乳下孙”,他们娘俩才能暂时得以苟活。那么为何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之举是由老妇来做,而不是老翁呢?其实这在文中是有解释的,从“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老妇有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还有一个儿子的命运面对残忍的战场也是凶多吉少。而此时的老翁作为家中唯一一个能养家糊口的男丁,若也被抓去充了军,那么即便自己跟儿媳和乳下孙三人在家,也不一定能支撑多久,因此需要用自己来代替老翁继而保全儿媳跟乳孙。其次,作为一名妇人,自己上战场做后勤虽有面临死亡的风险,但相对于处在一线拼杀的男丁来说,生存的几率显然要更大一些。杜甫在《兵车行》中也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由此可见,在战争年代,往往生男比生女更好,这在中国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是如此地罕见,这也说明了在战争面前,即便是人们心中看似牢不可破的陈规旧俗也显得不堪一击,因为在生与死的面前,那些所谓的陈规旧俗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老妇的“请从吏夜归”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老翁逾墙而走也绝非逃避责任和贪生怕死之举,显然这一切都是早有商量和打算的,因为相对于老翁被抓去战场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个保全全家人性命的方法了,兴许在战争结束之后一家老小还能再次团圆。然而,即便是去部队做后勤,也仍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加之老妇年事已高,能活多久也不得而知,其主动“请”求去死,为的仅仅是换取日后全家几乎不太可能的重逢。这种向死而生之“请求”,也许是战乱中的贫苦人民为求苟活的最后的生存之道了吧。此中的无奈与悲痛之心,常人又怎能体会得了呢?
2 痛彻心扉之“哭泣”
文中除了“请”字值得我们细究玩味之外,还有一个“泣”字同样值得我们玩味与思考。文中写道“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为何而泣?一般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为老妇被抓而泣,当然这是非常正确的答案。因为随着老妇被抓,原本残缺不全的家,又一次受到战争的摧残与重创。亲人的离别之痛,家庭的支离破碎之悲,难道还换不来一滴分离悲伤之泪么?然而,此处之泣并不仅仅是生离之泣。上文说过,老妇之“请”是全家人面对战争的威胁为求苟活而采取的最后生存之道。然而,这看似“两全之策”,又怎么能真正敌得过战争的残忍与无情呢?正如上文所说,谁又能保证老妇能在兵荒马乱的战场上苟活呢?因此,这一泣无疑也是死别之泣。
那么,此处仅仅是与老妇的生离死别之泣么?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战争所带来的疾苦,往往是精神和物质上的。从精神层面来说,与老妇的生离死别只是导致哭泣的原因之一。对于老翁来说,三个儿子,战死两个,而最后一个还处在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之中。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对于一个
垂垂老者来说又岂能不泣?而对于儿媳来说,肖涤非同志在《杜甫研究》中也提到:“老妇被捉去,儿媳想起婆婆,想到战死的丈夫以及将来的命运等,因而啜泣”。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儿媳为婆婆而哭可以理解,但是何以说明是为丈夫而哭呢?诗中写道:“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老妇的儿子还有一个幸存。诗中既没说明儿媳是三个儿子之中的哪个儿子的媳妇,那么,何以断言儿媳的丈夫已经死去。所以有人认为,此处儿媳之泣或许并未为丈夫离去而泣。但是,即便那个幸存者是自己的丈夫,那么此处老翁之儿媳回想起两个弟弟的死就能无动于衷了吗?加之“唯有乳下孙”一句表明儿媳刚刚新婚不久,却要忍受与丈夫的生离或者死别之痛。此外,“出入无完裙”则进一步点明了战争笼罩下的生活之艰苦物质之匮乏,这些种种悲伤的记忆,难道还不足以让一个新婚之妇孩儿之母为之哭泣么?因此,此处之泣有为儿子之泣,也有为丈夫亦或兄弟之泣,更有为生活之艰苦而泣。
此外,这里的泣还有对未来之泣。文中“独与老翁别”则表明老妇已经被抓入伍,老翁与儿媳暂且逃过一劫,可谁又知道战争的阴云何时散去?下一次“吏夜抓人”又会在何时上演?兴许明天?兴许明月?亦或明年?下次再来,老翁若还健在怎能不去?老翁若已不在,儿媳乳孙又能咋办?儿媳会被抓去服役?乳孙会因无人照顾而死……种种忧患,怎能不泣?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则进一步点明此处之泣不是嚎啕大哭之泣,而是若隐若现之幽泣。这说明,面对以上种种现实以及未來之痛楚和忧患,人们白天却不敢大泣,只有到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才敢小泣。可以说此文之泣,是痛彻心扉之“哭泣”,不光光表现了在战乱中苟活的贫苦人民的无奈之悲痛,还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创伤和疾苦。
作者简介:吴旭东,男,浙江杭州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