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面,自主阅读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途径,本文探究了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 自主阅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15-02
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语文课堂应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应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主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主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1 抓好预习,先学后教
叶圣陶说过:“学语言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阅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渐渐脱离对老师的依赖。建立起先学后教的原则,坚持一种原生态阅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一篇课文在学习之前,学生不通过查资料或先听老师介绍,而是自然而然的进入阅读文本中,对课文内容进行独立的感知,对文本先有一个初步感知,再深入钻研、吸收,形成独特的感悟,允许学生读课文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更容易产生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同一篇课文,读者不同所产生的认知也不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极大的丰富了课堂资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指导学生预习要注意:(1)明确预习的目的。熟读课文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培养自学能力。(2)明确预习的要求。提出的预习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我的教学对象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按照分层的方法来布置预习,初级要求是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的感知课文的内容,这是最低的要求。每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先读预习提示,先把握阅读要求。把预习当做一项作业来布置并及时检查,计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对于一些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上课时公布预习的成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问题教学,激发自主
“读思结合”是自主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主动思考、质疑、探究,再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具体做法有:(1)在诵读中提出疑问。在阅读教学中,课堂诵读是不应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提供充足的实践,让学生对文章充分的诵读,进而才能让学生去体味和领悟课文的美感和意蕴,特别是散文和诗歌,诵读法效果就很好。同时,在读的时候学生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会加深印象,问题便由此而生了。(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如在《雷雨》的教学中,抓住矛盾冲突提问。学生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的种种行为上,认为他实际上是善良的,笔者就从学生认识的这个冲突点来设问,让学生分析周的形象,鼓励学生结合人物的语言、行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还可从课文标题入手,标题往往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概括全文,是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概括,因此,理解标题也成了学生读懂文章的关键。如学习了《致橡树》后,再学习外国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设计疑问:“我们学习了《致橡树》,了解了女诗人舒婷追求的是一种彼此心心相印而又平等
的、独立的爱情观,那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观又是怎样呢?他们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讓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爱情,从中寻找答案吧。”在设问的过程中,应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来设置,问题应让学生的思维呈一种开放性的状态。用这样的方式提问“你喜欢那些诗句?说说理由?”思维没有终点,理解也可以个性化,这样的问题情境就是开放性的,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自主阅读的开放性。
3 深层探究,实现自主
对阅读内容进一步的探究是自主阅读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接受,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的语文阅读。”[2]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只不过它更强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在质疑中探究,在比较中探究。因此,在学习中,可交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按自己的意愿去阅读,把阅读由被动变成一种自主性的活动,激活思维。具体的方法有:(1)比较法。比较是一种阅读的基本方法,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有联系的文本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他们的共性或特点的方法。学生可以从文本的主题、语言、人物、技巧或结构、风格等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探讨这些作品间异同的原因,对作品来进行新的认识。文本的选择可以是同时代的或同体裁的、相同主题的、同一作者的等等。如笔者在推荐《老人与海》给学生阅读时,就把《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相比较,它们虽是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作品,但反映的主题都是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不屈之心。愚公移山,他明知开山绝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老人与海》中有句名言: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写出了老渔夫的勇敢意志,老渔夫84次的失败都没有放弃,最终在第85次的努力中获得成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困难是难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指出“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冰冻三尺”等等,不都意味着“有志者,事竞成”吗?把自己和文中的主人公比较,去学习文中主人公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挫折的不屈服,从而鼓起勇气去战胜困难,树立自信心。(2)换位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各种情感、情景。借用文中的角色或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从而理解作品,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特别是在小说和戏剧的教学中,对故事结局进行拓展,设定“假如我是……”的内容,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想象,可使学生更贴近人物和剧情。
4 合作交流,强化自主
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继续。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来分辨正误,不同的观点在讨论中互相补充和修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理解。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
短,并不断反思自身观点的不足之处。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发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清晰明白的交流思想看法的能力。在自主阅读中,讨论由学生参与完成,拓宽了学生自主的空间,对于课文的一些难点问题或学生提得比较多的问题,教师应抓住机会,不要急于作答,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可用自然式讨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
总之,自主阅读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去接触文本,理解文本进而从中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注重实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调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2] 徐东林.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入与出[J].语文教学研究,2007(2).
作者简介:余继梅,女,贵州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文副教授,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