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莎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中国提高人们的素质,多培养人才。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简单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是最根本的目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教师,我们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80
大家都知道评价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并不是看这个人多么的有才,多么的懂礼,而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掌握数学规律和方法。如果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学习数学的精髓,善于挖掘更深入的东西,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真正做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那么他一定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重新优化了课堂的教育教学结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真正使学生做到爱学、乐学。因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个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说地简单点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情感和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所要讲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使之最大限度的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教学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的环节,主要研究让学生得到哪些知识,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具体如何操作等等;教学过程主要指的是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的落实。
经过很多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要想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和培养,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要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和转换。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认知规律
教学设计的制定其实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意进行的,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的教学思路就不能相同。教师还要根据所要讲述的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脑海中组建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的组建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数学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转换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其实就是对数学结构进行认知和组建,使之逐步完善的过程。在组建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综合素质等都得到提高。
(一)结构初始阶段的教学设计
大多数的数学概念都属于结构的初始阶段。教师进行概念教学尤其是初始阶段的概念教学是最难的,因为它是开始,是起点,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阶段。小学生的头脑比较简单,抽象思维还比较差,这时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的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尽量做到直观教学。根据“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做更多的了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这些知识的学习都可以为今后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打好基础。我并不满足于用教具演示,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通过边看课本,边观察摆弄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比如,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有十二条棱;相对应的两条棱的长度是一样的;认识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模型的平放、侧放、直立的三种形态来说明长、宽、高是相对来说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把知识讲“活”,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概念,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知识结构。
(二)建构发展阶段的教学设计
关于建构发展阶段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多的。例如,整數的混合运算、小数的混合运算、复杂应用题的运算、分数应用题的运算、百分数应用题的混合运算等。对于这些复杂数学知识要想给它们建立知识结构是非常不容易的。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给错综复杂的数学知识建立知识建构呢?首先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和知识的同化原理来完成教学任务,组织教学。将原来的旧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异同,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寻找解题规律,进而扩展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知识结构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先让学生熟悉分数应用题的解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表示相关联的量的倍数关系,特点都是一样的。通过比较来学习,学生一目了然,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三、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轻松、和谐。
(一)导思和探索
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知识过程的探索,例如学习百分数这个概念。百分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课本内容比较简单、抽象。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具备本身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这个概念呢?为了使学生顺利建构,我补充设计学生思维的素材,让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步步深入引导。
(二)练习和反馈
练习和反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基础练习是让学生在新知识初步掌握的情况下作为巩固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完成,作为教学效果的检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新旧知识综合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对所学知识了解“为什么”问题,变学生的“练知识”为“知识链”;智力题是为了强化知识而设置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主要是让优生也能“吃得饱”,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分层练习既能培养学生个体素质优势,又兼顾差生,摆脱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同时,我注意做好练习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及时的、有目的的、有效的反馈,引导学生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晓芳.小学数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商情,2014(26):281.
[2] 朱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开心素质教育,2014(9):34.
[3] 周吉宾.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教育,2016(6):00025.
[4] 王素玲.数学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之我见[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