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华+朱大明
摘要:文章对后进生存在问题及后进生学习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采取了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干预,以《大学生学业情绪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从项目实施效果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后进生的课程学习能力,降低后进生的学业情绪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learning and other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authors take the way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Emotion questionnaire in Group Counseling to intervene backward student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the project, it seems that group counseling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reduce the emotional problems of the backward students.
关键词:后进生;课程;学习能力;情绪问题
Key words: backward students;course;learning ability;emotiona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163-03
0 引言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他们要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改善后进生的课程学习能力,降低后进生的学业情绪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 研究概况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2014级所带班级挂科人次所占班级人次百分比:资堪卓越141班76.7%;资堪141普通班64%;安全141班50%;采矿141班71.6%;资环141班55.2%;勘查141班78.95%,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认知和课程学习能力需要迫切改进。这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5-2016-1被学院学籍处理为学习警示或退学警示的24名学生。通过走访宿舍和班委处了解到这部分学生有逃课现象,睡懒觉,沉迷网络游戏,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无法均衡,学习态度不端正,选择逃避科目难的课程,放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存在懒惰心理,学习方法不对等。
2 存在问题
课题组的24名后进生,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经常旷课,课下不复习,沉迷于小说、网络游戏和娱乐休闲,考前临时抱佛脚,甚至裸考,考试投机取巧,成绩一出来很多科目不及格,要补考、重修,累计学分40个学分左右的学生学院建议办理延长学制,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他们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遇到挂科比较多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无机化学、概率统计等科目,坚持一段时间听不懂,出现畏难情绪,不主动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就自动规避课程,连出勤率都无法保证。
这些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规划,要怎样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无法发现自身学习的优势,一味地选择逃避,网络游戏、休闲娱乐、睡懒觉等成了他们逃避的借口。他们知道要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必须刻苦努力的学习,可是又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目标是什么,没有清晰的概念,制定的计划和目标也没有指导性和可行性。
这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中学时有老师和家长天天督促学习,他们尚且可以刻苦努力的学习,到了大学,需要靠自觉和自主管理,他们看到同学玩,自己就控制不住也要去玩,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在课程学习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经常会由于一门功课没学好导致其他许多功课学不好。
3 后进生学习问题的影响因素
3.1 自身因素
①学习适应不良。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完全不同,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则是主动的。大学老师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每天督促学生学习,课代表也不会每天催你交作业,甚至很多科目很少布置作业。大学在要求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学习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些后进生还采取中学的学习模式,就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1]。②学习动力不足。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到,刚进入大学时,后进生同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期望自己学有所成,不辜负自己的寒窗苦读。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感觉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識对将来的工作没用,只是为了修够学分而已,因该院所学专业为艰苦专业且为二本招生,部分后进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也不想从事这个行业,有些不想毕业后进入矿山工作,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始下降。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指导,他们逐渐出现厌学情绪,不喜欢或学不懂的科目就采取逃课或上课不听讲的状态应付,导致多门科目考试不及格。
3.2 家庭因素
课题组24名后进生,其中50%学生的父母有公职,且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期望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这类学生惰性较强,认为高中的学习过于刻苦努力,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现在父母不在身边,就特别放纵,无法掌控时间,玩游戏,出入经营性场所,晚睡晚起,普遍存在逃课现象或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课。另外50%为农村家庭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只希望其快点毕业,找一份工作,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使之形成消极的学习心理。
3.3 社会因素
因该院专业都是与矿业相关的专业,受到矿业形势的影响,该院资源勘查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采矿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一部分毕业生无法从事本专业的行业,所以学生很迷茫,对专业课的学习也出现了懈怠,就业形势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4 部分教师的因素
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讲授方式和经验等,能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教师上课时仪表大方、精神饱满、言行得体,课堂气氛活泼,大学生就会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地学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部分教师教学内容枯燥难懂,一堂课只会满堂灌,只注重知识的机械传递,学习难点和重点不突出,体现学生参与交流能力的提问和讨论等太少。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丧失学习激情,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于一些大学生旷课、迟到早退、作业抄袭等不良行为听之任之[2]。
4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被试为24名后进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1名。
干预内容与程序如下:
第一步:干预前测,对参与本研究的大学生施测《大学生学业情绪问卷》。做好干预前的数据资料收集。
第二步:干预实施,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对干预组实行为期一个月的干预,固定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第三步:干预后测,对所有被试在干预训练结束后进行第二次问卷施测。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情绪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业情绪水平,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
4.1 被试在干预前的问卷总分结果分析
■
4.2 被试在干预后的问卷总分结果分析
■
4.3 干预前和干预后被试在问卷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
从表3可以看出,被试干预后的平均分大于干预前,即前测的平均分低于后测,同时,干预前和干预后,被试的学业情绪水平有所改善,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5 项目实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团体辅导的干预后,学业情绪问题有所降低,学习力有所提升,本研究设计的提升学习力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后进生课程学习能力。
根据每次团体辅导学生的评价、总结和反馈来看,整体的效果很好,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均很好。在活动后,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提高,学习计划性增强,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大部分学生均表示期待参加更多的此类辅导。
项目申报学习后进群体为24人,从期末考试成绩和院学籍处理文件看,其中21人全部通过期末考试的科目,其中11人取消学籍处理中的学习警示,有三人未获得学分大幅降低,说明他们三人不但通过了期末考试的全部科目,而且重修科目还过掉3-6门,分别从37→26,39→25,56→40。
6 分析与讨论
从本次辅导的效果分析来看,改善后进生课程学习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①建立合作学习机制有助于学生们在学习互助小组中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团体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活动。因此,“团体合作”成为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最主要特征。在高校,要特别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任课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讲授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力。
②把“快乐学习”的理念渗透到平时学习当中。在学习之余应该多参加社团活动或体育运动,懂得劳逸结合,以期获得更大的學习效益。
③制定适度的学习动机。最好的目标动机是进行有步骤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把学习目标定得过高,容易造成行动过急而导致学习和考试心慌。一旦动机过强或者急于求成,反而会阻碍行为,容易产生紧张感,对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就会降低学习效率。
④细化学习任务。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把学习任务进行细化,例如,学好小知识就是完成任务了这种小小的成就感,经过不断的积累,这种成就感就逐渐转化为强烈的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快乐的过程。所以,要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要害怕与别人进行比较,只有比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会取得进步,一步一步来超越其他人。
⑤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由于大学课程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课程,其内容多、范围广,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通过共同探讨和研究来面对挑战。与人合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战胜孤独与无助最好的方法。生活中处处存在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学习中还要学会平衡压力,如果没有处理好压力的平衡问题,就会被过火的压力击垮或者因为过小的压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要学会面对现实,减轻自己的压力,保持心情的愉快,这样学习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干劲,生活也会变得美好。
参考文献:
[1]杨玉宇.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77-78.
[2]唐金权.试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张连娜.辅导员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价值工程,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