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2017-07-08 16:35韩丹丹
价值工程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韩丹丹

摘要: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应对当今的腐败和失控现象,从而保证我国公共资金得以有效运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完善力度已迫在眉睫,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更是民心所向。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探讨,对所存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事业单位相应内部控制具体有效的措施,进而使其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public institutions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phenomenon of corruption and out of control,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public funds.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public institutions has been imminent,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of governance, but also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 public institu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and on the basis, puts forward spec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internal control, so as to make the institutions obtain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s;internal control;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023-02

0 引言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确定了比较迅猛的发展,其内部控制相应理论受到了诸多领域的应用,而恰当的内部控制能为组织带来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且是反腐倡廉、预防经济犯罪的有效措施,故而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日益加强,资产其相应总量同样日益扩大,因此完善其内部控制势在必行。由于事业单位于此项方面比较落后,实际进行控制时存在大量的挑战以及阻碍,内部管理同样需要进一步增强,由于这种现状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腐败行为以及失控现象,甚至会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相应安全。鉴于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

1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及重要性探讨

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无论是财政拨款还是自收自支,均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事业单位在具体成本核算中所面对的压力并不太大,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其内部控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度,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根本未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或将财务制度来充当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种相对松懈的管理方式使我国国有资本流失严重。

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加强财务核算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层面,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体系。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内部控制多依靠行政命令和职工的道德水平来进行,但此方式已不适于现代市场经济大环境,对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和组织整体运行效果也不再是依靠党员带头就能实现。通过运用恰当的管理方式,策划其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具体业务流程,另外,需要细化各个环节的业务,进而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然后判断出实际风险度,之后结合国家具体标准要求进而策划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体制。

而这些制度的具体制定需要长期的实践努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事业单位也正处于规模与结构的转型期,面临着事转企的这一发展机会,但同时也面对着一系列挑战,所以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才可以确保事业单位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定的发展。由此可见,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迎接挑战、抵御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力量。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全面性是指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和岗位的各项经济业务的过程;重要性原则即指对于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要进行重点控制,从而实现预防腐败的目标;制衡性原则是在单位内部的部门与岗位等方面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实际功效;适应性原则指随着动态的内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适时的更改和修订,以保证其作用最大化,实现监督與控制的目的。

2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事业单位其内部缺乏全面的会计控制体系,同时其具体规范也没有得到细化,这会使得事业单位在实际处理具体事项时没有要求限制,那么其结果也会缺乏科学性;二是所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符合自身具体情况,虽然可以于一些方面监控事业其内部相应的经济行为,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也会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阻碍其实际发展,内部会计制度同样无法顺利执行;再者,单位内部的相关控制制度因措施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沟通障碍。由于以上各种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使得事业单位出现职责分工无法准确到个人,操作存在不规范行为,对具体结果评估不科学等现状,其中分工授权不明确问题相对突出。

2.2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导致执行乏力问题。内控意识的强弱是内控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内控意识能够保证内控制度得以完善和实施。事业单位相较于企业来说,其内控意识较薄弱,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内控意识淡薄。我国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多认识不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认识有所偏差,认为部门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就是所谓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财务部门作为“过路财神”,会计同时还兼任出纳的角色,只能进行事后记录而无权参与单位决策等。多数事业单位仅对经费标准有签字审批权限,但并未建立明确的各项经费的支出范围和标准,而是采用实报实销制度,这就将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

其次,预算业务在控制中规范性较差。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覆盖面相对较广,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但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是由会计人员来执行的,由于预算任务工作量繁重、且时间较短,这使预算难以按照科学规范的编制方法来进行,使预算编制过程简单、质量较低。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对支出经费的审批制度比较松散,资金用途随意改动,导致开支范围增大,单位经费频频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大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新的预算考核制度,细化预算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尤其对经营利润的支配具有很大随意性,这就导致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编制有很大的偏差。

再次,事业单位在收支业务控制方面的规范性较差。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在收入以及支出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且事业单位采用领导负责制,导致财务管理被局限于会计记录,而无法确保支出申请、内部审批、付款审批、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审核等工作的科学性,经济决策具有片面性。

最后,事业单位在资产控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货币资金的控制不够规范,库存物资控制以及固定资产控制不规范等。因为事业单位其自身具备的庞大的执政和服务群体,一旦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中出现问题,极易滋生贪污腐败。规范化的库存物资控制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从而减少物资浪费和库存占用情况。

2.3 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原因之一。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与了解,并且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够科学严谨,这是导致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事业单位中一人兼多职的情况以及不相容职位未进行区分的情况较多,如对会计和出纳没有进行规范的隔离,这就在无形中默许并鼓励了不按规范进行内部控制的行为,进而导致各种贪污舞弊现象频频发生。

第二,事业单位的人员在内部控制方面缺乏专业素养。一方面是由于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较晚,理论指导薄弱,另一方是由于事业单位中的人员在更新知识和理念时不够积极,对新形势下存在的风险缺乏防范意识,加之意志不坚定,职业道德缺失等就会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损失。

第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事业单位中有效实现内部会计控制十分困难,一是因为内部制度不够完善,再者是由于薄弱的沟通力度所导致的控制执行力不足。究其原因,对工作岗位的分配不当,且内部业务处理工作过于交叉复杂,缺乏联系与协调,这就导致各部门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

由此可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是由内而外的,只有从基础工作规范做起,对基本业务工作加以程序化管理,从源头上进行廉政建设,才能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而保证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分析

3.1 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并明确职责分工,实施岗位轮换制度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有效优化单位的纪律构架,从而对员工的控制意识产生影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应优先重视单位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氛围的塑造来对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以实现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目标。另外,事业单位应通过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来明确指出各部门与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通过责任与利益挂钩的方式进行監督。在岗位设置中应进行必要的岗位分离,避免徇私舞弊行为。通过岗位轮换制度能有效消除在岗人员对国有财产的不良意图。

3.2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并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管理

事业单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应结合业务事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进。人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因素,承担着信息反馈的重责。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能够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处理等,推动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进行和不断完善。

3.3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力度

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措施,其职责包含审核会计账目、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性以及部门职能效率等内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力度有助于及时发现管理环节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解决,实现促进单位发展,提高会计信息制度并完善内控制度的目的。

3.4 通过全面实施人员素质控制来完善内部控制

财会人员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所在,只有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承担起内部控制的重任。同时还应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相应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的全能人才,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只有依据事业单位其自身的特点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并通过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方案措施来强化内部控制力度,为其之后的转型提供比较有力的支持,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中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张济新.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经济视野,2014(23):26-28.

[2]熊大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意见[J].山东地质,2008(8).

[3]钱钰.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2010(7).

[4]汪丽华.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4).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