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口译研究与实践进展

2017-07-07 14:12章昌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口译范式研究

陈 雯 章昌平

(1.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内外口译研究与实践进展

陈 雯1章昌平2

(1.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为掌握国内外口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现状及为我国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检索和梳理,在界定口译定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口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各阶段主要特征和成果,阐述了口译研究五大范式的基本内容。

口译;研究与实践;趋势

“翻译始终是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1]从历时性来看,无论是希腊文明的传播、欧洲文艺复兴的爆发、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还是丝绸之路的贸易、汉唐佛学经典和明清科技文献的翻译、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进乃至五四前后马列主义思想的传播,都离不开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行为。口译作为翻译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口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诞生的早期,从氏族、部落间发生交往开始,就诞生了口译活动,比笔译的历史更加悠久。[2-5]

而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和地区间的往来和联系更加密切,当今世界更加表现为多语种并存和文化多元的特性,这就使得各项国际交流活动更加离不开口译在其中起到的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用。二战的胜利、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全球贸易的开展、奥运会与世博会等全球会议的召开,以及重大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均离不开口译员的工作。[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口译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国内外口译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开展口译实践和口译理论研究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梳理,对国内外口译研究进展和相关实践进行总结。

一、口译的定义

从语义学上来讲,口译一词“interpreter”来源于拉丁文“interpres”,意思为“解释者”,即“解释模糊不清的话语的人”。[7]有关口译的理论研究很多都集中在“解释”相关的各种命题方面。[8]因此,大多数口译概念的界定都是从其特点或过程进行阐述,既表明了其作为快捷、准确的信息传译活动,[9]也强调其涉及人在交流中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10-11]更表明其最终目标是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11]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12-13]

二、口译实践的历史

口译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不同语言族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有了口译活动。早在公元前3 000多年,古埃及法老时代就有了口译活动的记载,我国在夏商时期也有了口译人员的活动。公元前1900年,闪米特语下属语中的阿卡德语(Akkadian)就有代表从事口译工作的人的词汇Targumanu。[14]口译的从业人员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译”“寄”“狄鞮”“象”“舌人”“通事”或“通译”等。《礼记·王制》中就有“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的记载。[15]《癸辛杂识》后集对译者解释为“今北方谓之通事”。[16]《后汉纪·和帝纪》则提到了当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17]口译作为一种现代的正式职业开始于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结束后的和议和国际审判,则为口译成为现代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9年的巴黎和会使得交替传译登上历史舞台;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开始了同声传译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国际上成立翻译学校和翻译机构,出版口译教材,开始培养专业的口译人才,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ers,简称AIIC)也在日内瓦成立。20世纪中叶以来,口译译员成为备受各类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跨文化机构青睐的人才。我国在19世纪末晚清的同文馆时期开始正式的口译教学,并于195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公开使用了同声传译。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后,口译人才培养进程日益加快,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始开设口译课程或培训班。目前,许多从事外国语教学的高校都建立了高级翻译学院,培养职业口译人才,口译课程也成为外国语本科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从2003年开始,口译从业资格的认证工作也得以开展。口译在国内外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大致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口译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时间代表性事件主要内容1919年巴黎和会打破法语垄断,英法双语交替传译,标志口译职业化开端1926年发明同传设备IBM公司发明了同声传译设备1945年联合国成立多国语言使用成为需要,1947年联合国采用同声传译1945年纽伦堡军事审判首次大规模使用同声传译,使用英法德俄四种语言1953年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成立口译职业的全球性专业协会成立,促进口译发展1970年阿拉伯语受重视开始六语同用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文在国际社会使用频率增加,中国口译活动增加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口译活动快速发展1990年中国承办国际会议增多中国口译发展迅速,同声传译活动增多1995年上海外语口语证书考试中国开始口译职业化探索2000年口译成为必修课口译成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2003年CATTI考试中国口译职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注:根据文献[4]、[18]和[19]整理而成。

三、国内外口译研究的发展

(一)国外口译研究的发展

相对于口译实践,口译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于20世纪60年代才相继开展。我国学者肖晓燕根据吉尔的分析,将国外口译研究主要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初级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从业人员研究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今的“蓬勃发展阶段”。[20]也有学者将第四阶段划分为两个部分,把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的阶段划分为“口译神经生理学”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观察口译员的工作环境、访谈个人工作经验和对口译行为的思考,研究包括影响译语产出的因素、口译员语言与知识水平、口译员与客户的关系及口译中所面临的困难等。在这个阶段,学者们对口译的意义、特点、类型、原则、译法、表达技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口译员在口译中面对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听说时差、术语的影响、工作语言、符号与练习等进行了总结,对口译史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21-24]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以经验性的总结为主,成果的理论性不深,但出版了《交替传译中的笔记》和《口译手册》两部著作,其中许多原则和观点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口译中的认知问题,特别是源语言与译语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包括从听辨、转换、存储到输出的不同阶段,对存在的噪音、音速、时间差、影响与焦虑及处理方法等问题的研究。[25]学者们从认知的角度对口译的过程进行了丰富的研究。[26-27]

第三个阶段开始了职业译员主导口译研究的时期,形成了强调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语言符码机械转换、“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释意派理论。但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单一,各流派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实证研究的价值也不被重视。

第四阶段以意大利Trieste大学召开“会议口译教学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为起点,实证研究成为主流,开始注重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各流派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其中口译神经生理学对口译过程中译员脑神经的反应及译员脑组织的偏侧性等进行了分析。[28]这一阶段口译研究蓬勃发展,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大量实证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主题涉及口译的教学与培训、口译的语言问题、口译过程的认知、口译的质量和职业化等问题[29]。

(二)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

国内对口译的研究大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90年代末期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对口译和口译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形成了广泛的成果;讨论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口译的语言特点、原则、译员的条件、口译教学内容等方面,主要以思辨性和归纳性的经验总结为主。[13]后一个阶段我国口译研究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国外口译理论与成果的引进,开始向着跨学科的实证研究转变[30];口译模式、口译思维、口译过程与认知、口译能力、口译方法论和口译评估等研究得以不断开展;口译职业化的目标也开始推进,口译研究逐渐趋于科学化;[13]在研究主题上出现了广度不断扩大和多样化、内容不断具体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加强,由静态向动态转化,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等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31]

四、国内外口译研究的主要范式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对口译的研究形成了释意理论(IP)研究范式、认知处理(CP)研究范式、神经语言学(NL)研究范式、目标文本产出(TT)范式和对话语篇互动(DI)范式等较为成熟的口译研究范式。

释意理论范式主要基于个人经验与直觉,对口译过程创建解说模型,强调口译过程中的“意义对等”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把口译过程分解为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强调口译过程中的理解、翻译和表达所传递的是发言人的意义和思想,而非承载这些意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32]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文献[32]整理的口译交际流程如图2所示。

图1 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

图2 口译交际流程

认知处理研究范式主要借鉴认知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在口译过程中处于多任务信息处理活动的译员大脑其有限注意力资源的配置,提出了“口译认知负荷模型”“同传信息处理流程模型”“话语理解模型”“同传过程模型”与“精力分配模型”等口译信息处理模型。[33]其中吉尔教授提出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型影响较广,该模型分为“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和“交替传译认知负荷模型”两部分,前者为“SI=L+M+P+C”(即“听与分析、短期记忆、语言表达及协同”),后者分为“CI=L+N+M+C”(即“听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及协同”)和“CI=Rem+Read+P”(即“记忆、读出笔记和产出”)两个阶段。[34]

神经语言学研究范式是口译借鉴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处理模式及其神经生理基础,即探究口译过程中语言习得、语言掌握、语言生成和语言理解的神经和心理机制,研究人类大脑如何接受、存储、加工和提取其中的语言信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35]林郁如、刘绍龙和仲伟合提出了基于神经心理语言学的口译信息传播“元交际”模式、连续传译神经心理语言学模式等模型(详见图3)。[36-37]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学观点在口译理论研究中得以应用,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口译产生影响,人们从社会、文化和交际等视角对口译活动开展研究。功能主义认为,所有的翻译首先要遵循“目的法则”,提出了以意义研究为中心,同时关注译员的中介作用,并重点探讨口译质量标准和目的语语篇功能的目标文本产出范式。建构主义则认为,口译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处理、认知处理和语言转换的行为,更是一种话语互动和交际互动行为;口译员在发言者和听众之间的这种互动中起到最重要、最关键的作用,需要承担交际双方的话语协调、交际协调甚至文化协调作用,而非仅仅只作为“传声筒”存在,从而形成了对话语篇互动范式——研究口译活动中话语互动关系、译员在各个层面的协调活动对译语的生产和交际成效的影响。这一范式在对话口译、社区口译及公共服务类口译中得到了专门的研究。

图3 元交际过程模型

五、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口译研究进入了更具科学性和跨学科性的研究阶段,更注重跨学科的实证研究,并存在多种研究范式的有机结合;人们也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口译进行了多元化的研究;电话口译、社区口译等新型口译方式的研究也成为口译研究的新热点。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关系日益紧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和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翻译从业人员,尤其是口译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黄友义曾指出:“外语专业出身不一定就能当好翻译”,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要推动“翻译专业化、标准化,推广翻译教育”。[38]其在《社会需要更多的使用翻译人才》一文中指出,社会需要复合知识型的、良好作风的和谙熟中译外的翻译。[39]其他人员关于口译人才素质(或者质量)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朱彤楠认为,做好口译需要熟练掌握口语、非凡的记忆和相当的速记能力、积累广博的知识、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等6个方面的素质;[40]宋歌和郭力嘉等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口译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语言能力和口译水平、应对多样性工作能力、人际沟通协商能力、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1-42]陈康从全球化背景下的口译职业发展出发,认为电话口译、远程视频口译和手语翻译职业将是未来口译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口译的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层次化等要求上。国际翻译机构的进入以及我国翻译机构走出国门、海外背景的口译人员逐渐增多,我国对跨文化交流的高层次口译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翻译专业本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蓬勃发展,人社部、教育和上海开展了口译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和考试,各类口译服务规范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等。

[1]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5]PÖCHHACKER 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4.

[6]曾静.基础口译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7]徐丽芹.实用英语口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8]张文,韩常慧.口译理论初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0]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1]仲伟合.口译教学刍议[J].中国翻译,1998(5):19-22

[12]耿静先.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口译[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13]梅德明.通用口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5](西汉)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6](宋)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7](晋)袁宏.《后汉纪》集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18]Phelan M.The Interpreter’s Resourc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

[19]柴明颎.口译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7(01):48-50.

[20]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4):71-76.

[21]HERBERT J.The Interpreter’s Handbook[M].Geneva:Librairie de L Universit,1952

[22]ROZAN J.Le Prise de Notes enInterprétationConsécutiv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56

[23]HERMANN A.Interpreting in antiquity[M]// Pchhacker F,Shlesinger M.The Intepreting Studies Reader.London &New York:Routeledge,1956.

[24]张吉良.从研究方法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口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63-68.

[25]杨柳.西方口译理论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接受[J].中国翻译,2007(2):5-9.

[26]GERVER D.Empirical Studie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Review and a Model[C]//BRISLIN R.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New York:Gardner Press,1976.

[27]SETTON R.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28]FABBRO G.Neurolinguistic Research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M]// Gile& Taylor G.Conference Interpreting:Current Trends in Research — what do we know and how? Amsterdam: Benjamins,1997.

[29]GILE D.The History of Research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A Scientometric Approach[J].Target,2000(2):299-323.

[30]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3):26-29.

[31]穆雷,王斌华.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中国翻译,2009(4):20-25,94.

[32]SELESKOVITCH D,Lederer 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Interpretation[M].Alexandria,VA:The Registry of Interpreters for the Deaf,1995

[33]LEDERER M,LarchéN.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M].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2003

[34]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5]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神经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36]林郁如.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7]刘绍龙,仲伟合.口译的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连续传译"过程"模式的构建[J].外国语,2008(4):86-91.

[38]蒋佳佳,刘歆.黄友义:外语专业出身不一定就能当好翻译[EB/OL].(2008-08-30)[2015-3-20].http://www.china.com.cn/book/zhuanti/2008fy/2008-08/05/content_16138349.htm.

[39]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07(01):47-48.

[40]朱彤楠.试论做好口译的素质要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116.

[41]宋歌.实用型本科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基于地方性口译市场需求的调查[J].前沿,2014(ZC):111-112.

[42]郭力嘉,张丽,李砚颖.口译职业化趋势下的西部口译人才培养探究——一项基于川、渝两地口译职业调查的研究报告[J].外语电化教学,2011(05):54-59.

(责任编辑 邓 颖)

The Practical Progres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rpreting Research: A Literature Review

Chen Wen1Zhang Changping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Guilin, Guangxi 541004)

This paper adopts documentary research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practice and stud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and achievements in each stage and elaborate on the five paradigms of interpreting. The paper endeavors to offer a lens through which to grasp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in interpreting studies and practice concerned, thus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correlative practice in China.

interpre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ndency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14

H059

A

1008-293X(2017)11-0075-07

2017-01-11

2014年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基于会展经济发展的广西会展口译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gxsk201458)

陈 雯(1980- ),女,湖北武汉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文化。

猜你喜欢
口译范式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