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
(南充市石油南路小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了身心二元对立局面,它主张身心一体,身体是思想与行为的基础。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人们认识外界事物、学习知识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身体;具身认知理论;教学策略
17世纪,笛卡尔提出了身心二元论理论,相对于心灵(心智),身体是短暂、片面、非理性的,它让人们无法认识与判别事物。因此,身体的非理性感知是科学与理性的敌人。1945年,梅洛·庞蒂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知觉现象学》,他对笛卡儿式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身体与意识不能区分开来。他主张身体的直觉是思想与行为产生的基础,身体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中介。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概念
具身认知理论是对身心二元理论的批判,它主张身心一体,身体是个体得以存在的基础,身体的感觉与知觉是心灵与理性认知的来源。人的认知具有“情境性”与“生成性”,即它不会凭空产生或是凭借心灵而生,它需要借助载体,而这个载体便是个体具有感觉器官的身体。认知并非是心灵加工的结果,它发生于一定的物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个体通过身体感官去感觉与感知,从而生成知识,得到经验。这里的“生成”强调,知识和经验既不纯粹是人对外在世界的表征,也不纯粹是心智的臆造,认知是身体同环境、历史文化相互作用之下不断生成的过程。总之,“心智和认知是基于身体和涉及身体的,心智始终是具(体)身(体)的心智”。
皮亚杰认知理论萌发了早期的具身认知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期,即“感觉—动作”期是人形成认知的最初始阶段,它是个人认知形成的基础,具有特别的意义。人在婴儿时期是主客体不分的,在通过身体对外界的长期探索后,主体的动作逐渐达到内部的协调,从而形成内在的动作结构与认知图式。同时,人的智识会随着环境和身体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梅洛·庞蒂的“意向弧”概念,认为人在应对情境变化时,其精确区分情境的技能会不断得到加强,这种由“情境—人—情境”的反馈模式即为意向弧。意向弧是身体与外界之间牢固的经验性联结,它使得人对外界事物主动做出反应,同时在行动中不断自动地修正其反应以获得积极的结果。
二、具身性教学策略的探讨
具身性教学策略以学生的身体感知和身体参与为重心。构建情境性、能动性、感受性的课堂,让学生用身体去感觉、用身体去思考,用身体去行动。
1.体验式教学,开启身体感知与潜力
福柯认为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技术,它是权利训练与监控身体的技术。工人、军人乃至学生的身体成为这种特殊权利得以实施的工具,通过对身体的干预、监视与训练,统治阶层的权利与权威得以实现。身体的“规范化”成为这种技术的核心特征,它包括身体移动空间的限制、身体形态的保持、身体感知功能的麻木等等,而“不规范”“不服從”的身体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教室场域便是实现监控的空间,而监控的对象便是学生的身体,学生的身体被严格控制,身体机能被限制着。在现代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技术与工具,为学生创造一种使身体能够放松,身体的感知功能充分启用,身体潜力能够得到激发的环境。如让学生的身体回归自然,用身体去感知自然与生命,利用身体去尽情想象。
2.学生身体参与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共创知识
改变教师主导控制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成为知识与权威的奴隶,这将抹杀他们对学习的喜爱、知识的渴求及创造力的萌发。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所选择,学生的行为反馈又将对教师的知识传授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在师生互动中,新的知识内容被创造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认知与创造能力,意识到知识萌生与师生互动的关系,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主体必不可少。如在课堂中,利用眼神的注视、身体的移动与跳跃、击掌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3.利用个别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身体会感知,身体会思考,身体会行动,身体能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身体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全都是认知的方式,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视觉与听觉,对于身体的其他感觉漠视不见。人类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有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触觉型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开启身体其他的认知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教学场域空间,不再将知识传授的场所局限于教室,让学生的身体置身于更宽广、自由的空间之中;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开启身体感知的环境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浩.具身认知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学理论,2014(6):181-182.
[2]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24).
[3]王靖,陈卫东.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与技术的应用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2(3):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