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慧
摘要:蒲松龄著《日用俗字》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注本《日用俗字》,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但该注本在部分词语的解释上存在瑕疵。对照现在河北、山东等地方言材料,对“食嗓”“细犬”等方言词进行重新考释,补《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之不足。
关键词:日用俗字;方俗词语;食嗓;细犬
中图分类号:H312 文献标识码:A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先生所著《日用俗字》是一部七言歌谣体、日常使用字词汇编,全面反映了18世纪鲁中地区农村从生产到生活各个方面的情景,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日用俗字》一书用蒲松龄先生的家乡方言淄川话写成,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方言,根据钱曾怡先生《中国官话方言研究》(2010)对北方官话的分区,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1] 11 因而《日用俗字》一书的词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书中词语大都保存在现代淄川方言乃至冀鲁官话中,但因社会生活的变化,该书记录的一些名物、方俗逐渐消失,这给人们理解该书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之该书使用了不少冷僻字、异体字、俗字等,《日用俗字》一书成为蒲松龄所有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
迄今为止,研究《日用俗字》的成果不多,仅有不到10篇。张树铮(2009;2012;2014)、李焱(1999)校正蒲松龄用字之讹误;雷汉卿(2004;2006)、王珏(2012)、李彬(2012)、何茂活(2013a;2013b)考证和注释该书的方言词语。2015年山东大学张树铮所撰《蒲松龄〈日用俗字〉注》出版,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注本《日用俗字》,填补了《日用俗字》研究的学术空白。刘祖国(2016)认为:“该书从词语释义、字形考订、注音说明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点校注释,校勘精审、注释确当、资料详赡,融整理与研究为一体,是近年来一部高质量的古籍整理佳作。” [12] 155 该评价精辟到位,实非过誉。但《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一书中个别词语的考证和解释仍存在待商榷之处。现选取该书中九则词语疏误,结合笔者家乡方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方言(属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和现代淄川方言 ① 的用法,谈谈一己陋见,以就教于方家。
1、食嗓
鹅鸭虽好食嗓大
◎食嗓:食量。今方言仍说。[13] 299
案:“食嗓”义为“食管”,食管大则食量大,但“食嗓”无“食量”义。“食嗓”在近代汉语常见,并保存至今。《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席果菜之类,吃得罄尽。”清·李汝珍《镜花缘》:“遇刀石破伤,或食嗓割断,或腹破肠出,用药即敷伤口,以扇扇之,立时收口结疤。”清·袁枚《子不语》:“众奔上,见吴倒地,腹右刀戳一洞,肠半溃出,喉下食嗓已断。扶起之,绝无痛楚。”清·陈少海《红楼复梦》:“赵婆拿着杯箸,将头乱点道:‘再提一字叫我烂掉了食嗓。”“食嗓”一词多见于医书。明·李中梓《本草征要》:“爽利咽关,通畅食嗓。降气平逆,吞咽无妨。”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且入,食嗓在左,气嗓在右。”清·天休子《修昆仑证验》:“若积消长合,血止而愈,否则大吐矣。推而至于噎嗝,积成条块挤住食嗓,阳分开,阴分闭,非积之使然乎?”清·许克昌、毕法《外科证治全书》:“然气嗓在食嗓之前,或原生左前右前,故有左手剖者,多伤气断,危险之症也。”清·文晟辑《急救便方》:“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用鸡皮急为包裹,用些药末干掺,定痛止血,立时见效。”清·程鹏程《急救广生集·金疮铁扇散医案》:“昔有一人因角口,用刀自刎,伤长二寸余,食嗓半断,伤口冒血,痛甚。”
2、細犬
细犬傻(察)兔更无双
◎细犬:小狗。[13] 296
案:“细犬”,山东河北一带也称为“细狗”“细猎狗”,是中国古老的狩猎犬种。《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一书将“细犬”解释为“小狗”,误。“细”并非“小”义,“细犬”概因其身材细瘦得名。细犬凶猛善咬,可追捕猎物,看家护卫。成年细犬身高在50公分以上,体重约20-30公斤;头部尖细,流线型身材,腹部向背部收紧,细腰;腿长而有力;双耳长而下垂,嗅觉灵敏,动作敏捷,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0-80公里,且耐力好;转弯能力差,不适用于山地,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关中渭南地区等平原地区多见。细狗分为“山东细犬”和“山西细犬”① 。“头如梭,腰如弓,尾似箭,四个蹄子一盘蒜”是品质优良的细狗的标准。
《周礼·秋官·犬人》:“凡相犬、牵犬者属焉。”唐贾公彦疏:“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礼记·少仪》:“犬则执緤,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孔颖达疏:“犬有三种:一曰守犬,守御宅舍者也;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君子庖厨庶羞用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狗》:“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饌。”清·岳浚《山东通志》:“犬,种类不同。有吠犬,短喙善守;有田犬,长啄而瘦,驶善猎;有食犬,体肥,供馔;近多畜西洋种,矮小洁狯,可玩,名‘叭吧狗。”清·岫岩多隆阿《毛诗多识》:“盖田犬即今猎犬,习猎之,家常有畜者。与守犬相似,而腰细,口大,足长,行最捷,善解人意,俗呼‘细狗。出边外韩,为今山西地转未闻有猎犬也。”“田犬”即“细犬”“细狗”;“吠犬”“守犬”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笨狗”“土狗”。“细犬”形象在汉代陶俑、唐章怀太子陵墓壁画、元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均有出现。
“细犬”一词,宋元文献已常见。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内耗郡邑,外扰邻封,以至捕海东青于女真之域,取细犬于萌骨子之疆,内外骚然,祸乱斯至。”《宋史》卷一二一:“宋太祖建隆二年始,校猎于近郊。先出禁军为围场,五坊以鸷禽细犬从,帝亲射走兔三,从官贡马称贺。”元·无名氏《柳营曲》“白海青,皂笼鹰,鸦鹘兔鹘相间行。细犬金铃,白马红缨,前后御林兵。”《西游记》第6回:“(猴王)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水浒传》第9回:“牵几只赶獐细犬,擎数对拿兔苍鹰。”明·李梦阳《空同集》:“名鹰侧目思翻掣,细犬搔毛欲奋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猎犬》:“惟壁砖上遗一细犬。”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寒森曲》第7回:“把一个哮天细犬,只撑的肚大如瓜。”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金主因德进等献礼物十二床、马二十匹、海东青五、细犬五,赐赉与高丽使等。”
3、笨狗
笨狗拿獾为第一
◎笨狗:笨拙的狗。狗善捉獾,所以这里说即使笨狗也擅长捉獾。[13] 296
案:“笨狗”学名称为“中华田园犬”。“中华田园犬是中国本土犬种之一,肩高约40-55厘米,体重约20-25公斤。肉食性不强,饮食偏杂食。与狼的外形非常相似,嘴短,额平。地域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中原为中心的低海拔的汉族集聚地,是中国汉族几千年农耕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① 北方一些地区也称“土狗”“柴狗”,南方一些地方称“草狗”。“笨”谐音“本”,指“在本地土生土长的”之义,“笨狗”是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自然及人工筛选得出的犬种。
“笨狗”一词,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有2例,均出自老舍作品:“北平人不喜欢笨狗与哈巴狗串秧儿的‘板凳狗——一种既不象笨狗那么壮实,又不象哈巴狗那么灵巧的,撅嘴,罗圈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矮狗。”(《四世同堂》)“他比鹿书香年轻着好些,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圆头圆脸圆眼睛,有点傻气,可是俊得挺精神,象个吃饱了的笨狗似的。”(《东西》)
此外,山东、东北、河北等方言中还有“笨鸡、笨猪、笨猪肉、笨鸡蛋”等说法。《东北方言大词典》收“笨”土生土长的,没有使用过化肥和添加剂、助长剂的老品种。[14] 22
4、摋绳
摋绳捆绑积如山
◎摋:勒紧(绳索)。今方言仍说,音如杀。今多写作“煞”。[13] 39
案:张树铮将“摋绳”看作动宾结构的词组,误。“摋绳”是名词,是一种用麻或皮制成的粗绳,用于捆拢车上装载之物。雷汉卿释为“在大车(牛车、马车)上用来捆扎货物的大绳” [7] 221 ,是。
“摋绳”在近代汉语文献和现当代文献中常见,也写作“撒绳”“刹绳”“煞绳”。《朴通事谚解》:“(甲)‘车辆都做妥当了吗?(乙)‘还少套绳、撒绳、头笼、脚索、鞍子、肚带等类哩。”明·戚继光《练兵实纪》:“每车围幔一条,拔轴绳二条,稍坡绳一条,出索绳六条,撒绳二条,迎撒绳二条,大铁钚二个,小铁钚二个,铁索二条,皮肚带一条,皮后鞓一条,麻拥子十条,麻搭子共二十条,木鞍一座,屉子一个,草铡一口,柳筐一口,水桶二只,载水大篓一个。”民国期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改良绘图庄农杂字》:“大车小车,各自一辆。绞杆煞绳,件件妥当。”清末民初东北地区识字课本《买卖杂字》“马鞍类”列:“赶车鞭子藤鞭穗,辕鞍大肚皮条长。搭腰后秋熟的好,出套辕套生皮强。煞绳绞绳要粗大,偏缰撇绳要细长。”再举当代文献中的例子。昌耀《河床》:“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 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胡树青《打桩修桥》:“在平台上竖起一个三角形木架,木架顶端安装一个木滑车(定滑轮);把刹绳(粗麻绳或者皮绳)绕过木滑车,一头拴在石砨子(为打桩而制作的三四百斤重的大石锭子)的铁攀上。”秦宇《杀猪时节》:“杀猪要提前好几天做准备,叫好帮忙的人,请好该请的人。准备好捆绳刹绳,磨好刀具,垒好灶台,支上大锅,一切收拾停当之后,便等待杀猪那一天的到来。”(《北方新报》,2013-12-12)
“摋”也用作动词,“捆绑物体使之向内收拢”义,也写作“杀”“煞”。近代汉语常用,并保存至今。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7回:“到下处,叫人挑着纱灯,把皮袄叠了一叠,杀在骡上。”孙绪武、杨希英解释为“捆紧;扣紧” [15] 179 ,不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写作“煞”:“老爷也不禁大笑,及至坐好了,走了几步,腿又溜下去,险些儿不曾闪下来。那推小车子的先说道:‘这不行啊!我把你老萨杭罢,老爷不懂这句话,问:‘怎么叫“萨杭”?戴勤说:‘拢住点儿,他们就叫“煞杭”。”
5、挑壕
挑壕出粪用筐杴(轩)
◎挑壕:把牲畜圈中的粪土弄出来。今方言仍说。壕,指大牲口的圈(去声),如马圈今方言称为“马壕”。出粪:把厕所或牲畜圈中的粪弄出来。今方言仍说。[13] 24-25
案:张树铮将“挑壕”解释为“把牲畜圈中的粪土弄出来”,欠妥,且与后面“出粪”表义重复。“壕”为阳平字,与去声的“马号”的“号”不应为同一个字。《广韵》《集韵》《正韵》:“壕:胡刀切,音豪。城下池也。”“壕”原义为“护城河”,引申指“战场上所挖掘的沟(兵伏其中,以避炮火)”或“水道”。“挑壕”就是“挖壕”的意思,現代仍有“挑壕挖沟”的说法。
“挑壕”一词在元明文献中常见,并沿用至今。元·脱脱《金史》:“今方春东作,而亟遣有司修建行宫,揆之于事,似为不急。况西、北二京,临潢诸路,比岁不登。加以民有养马签军挑壕之役,财力大困,流移未复,米价甚贵,若扈从至彼,又必增价。”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三折:“洛阳者左山右水,四塞险阻。深挑壕堑,高垒城池,积草屯粮,坚守不战。元帅,此乃为长久之策也。”《明实录·世宗实录》:“令总兵官部署将令统领营军于郊外结垒防御,仍遣九卿大臣分守九门——郊外挑壕,壕边堆土,土上用鹿角柞,壕外设品字窖。”《明实录·英宗实录》:“自龙门至独石约二百五十余里,独石至黑峪口约三百余里,若沿边筑墙挑壕,工程浩大。”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军士无节制,任其退走,骑马者望风而奔,步行者躲奔山林,挑壕而营者为上等。”《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宣化府城、西门外连南北两角,飞沙积与城齐。应急刨去。刨平后,于旧沙堆边,挑壕一道,外筑长堤,密种箕柳,沙可刷落,不至复堆城下。”
6、巾沓头
巾沓头哀杖齐瞧看
◎巾沓头:当指丧礼中死者亲属缠在头上的白布。此处代指头缠白布的孝子和亲朋。[13] 240
案:“巾沓头”,《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4回写作“塌头”:“李氏、赵氏才欢喜了,说这还罢了。既这等,我还得缝个塌头,还得搓根麻绳。”邹宗良注:“塌头:用白布缝制的孝服帽子。” [16] 49 张树铮和邹宗良的解释不确。
山东河北一带的丧葬风俗:“戴孝男女不同:男人白布塌头、白布勒头、白布褡巴、白布裹腿、白布封鞋;女人白布塌头、白布箍子、麻绳系腰、白布裹腿、白布封鞋。亲疏有别:除子女是重孝,其他亲属男人只戴孝帽,女人只戴箍子,但孝帽和箍子大小要根据和死者关系亲疏决定。” ① 虽然各地风俗有异,但北方很多地区的丧葬习俗中都有“塌头”。“塌头”是长方形白布缝制而成的,两角重叠,像三角型的口袋扣于头上,供女儿、孙女、儿媳妇、孙媳妇等女性送灵时佩戴。按照河北沧州一代的丧葬习俗:逝者“倒头”后,家人亲眷戴孝,男女均身穿白布孝袍,扎白布裹腿,用白布封鞋,男人头戴孝帽,女人头戴白布箍子(一些地方叫“搭头”“孝塔头”:用白布折成的一尺宽的、七尺左右的白布条,对折后搭于头顶,以别针予以固定,下垂至腰部或小腿部,且根据亲属关系远近,长短有别。)“起灵送葬”时,女性亲眷将白布箍子换作“塌头”,直到死者下葬后,才可摘下塌头,且须在墓地拆开。
7、豕便嬴
豕便便(片)齿可嬴正吃糠
◎齿可嬴:克郎猪,或叫“架子猪”,已经长大但还没有养肥的猪。今方言仍说,音“科罗”。“嬴”当为“蠃”字之譌。清代山东临朐人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写作“廓落”。[13] 295
案:张树铮的解释不确,“齿可嬴”是半大猪,而非“长大”的猪,也称为“架子猪”。“齿可嬴”也写作“克郎”“廓落”“阔落”。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买上群廓落,冬天好踹栏。”《清初鼓词俚曲选》:“许多的粉渣酒糟豆腐浆,喂喂那两个阔落好上集卖。”
按照现代养猪场的标准,猪分仔猪阶段(45日龄)、架子猪阶段(90日龄)和育肥阶段(135日龄左右)三个阶段。“克郎猪”就是90日龄的“架子猪”,言其正处于生长骨架阶段。山东河北一代把不再吃奶的小猪叫“奶逛”,再大一些叫“克郎”,即“半大猪”。王其和《〈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补释》将“廓落”解释为“经阉割后半大不大,体瘦身长吃食正多的猪。” [17] 147 这一解释也不准确。阉割亦称“去势”,指摘除或破坏猪的卵巢、睾丸等生殖器官。其目的是加速猪的育肥,同时减少猪的野性。仔猪、克郎猪都可以“阉割”,因而并非“经阉割后的半大豬”才叫“克郎猪”。王其和先生还引用山东俗语“半大孩子廓落猪”,喻能吃好动,这一表述亦不妥,“半大孩子廓落猪”,言其能吃,并无“好动”义。山东河北一带还有“奶孩子的老婆廓落猪”的俗语,言克郎猪特别能吃。再看其他例子:周立波《盖满爹》:“‘你那架子猪也要杀了?端着碗、站在桌边吃饭的盖满爹吃惊地问。”陈朝璐《赶场》:“他们要把小春预分的几十块钱拿去再买一头架子猪。”无笔名《桃李劫》:“只要让知青得知,哪怕是瘟猪、小克拉猪都成盘中餐。”
8、餑飠齐
面烙餑(卜)飠齐(即)挀(百)作块
◎餑飠齐,一种干饼,今方言仍说。[13]81
案:王珏(2012)解释为“带着干面的面块” [8] 91 ,并举例:“你把面餑飠齐再揉揉,我们一会儿包扁食。”“你扭的面餑飠齐太大了,再小点。”张树铮和王珏的解释不确。“餑飠齐”在“面烙餑飠齐挀作块”中指“用和水的面团搓成的长条状物”。因其为面粉所做,故蒲松龄写作“餑飠齐”。北方人“包饺子”时,将面搓成长条状,称为“餑飠齐”。餑飠齐切成一截一截的,称为“剂子”;剂子经过擀压成圆形薄片,即“饺子皮”,用来包饺子。将生的面餑飠齐绕在长筷子或木条上,放在灶膛的火上直接烤熟。这种简单易行的做法做成的面食叫“烧餑飠齐”。过去农村生活困难,大人给孩子们解馋常做“烧餑飠齐”。
“餑飠齐”一词不仅指“用面团做成的长条状物”,也指其他“长条状物”。因其材质并非面粉,故不写作“餑飠齐”,有人写作“布结”。纺棉花前用棉花搓成的棉条子称为“布结”:把去籽的棉花,先弹松,而后把棉花摊成一小片,然后用圆筷子或者用细长的(高粱)莛杆,轻轻一滚,卷上薄薄的一层棉花,再把筷子或莛杆抽出来,一个大姆指粗细的空心的棉条就做成了,称为“布结”。把棉条儿尖端上的纤维粘在木锭子尖上,然后摇转纺车,边摇边把棉条子的纤维抽出来,即“纺线”。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写作“把拮”:“棉花纺成线,速叫机匠牵,把拮织成布,不要疼染钱。”
9、麦勿饼
米□扫去灿(烙)麦勿饼
◎麦勿饼:不详,当为一种烙饼。麦勿,《字汇》:“呼骨切,音忽。饼属。”《正字通》以为“俗字”。[13] 101
案:“麦勿饼”一词也见于《醒世姻缘传》,写作“呼饼”。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5回:“素姐拦在门外,举起右手,望着狄希陈左边腮颊尽力一掌,打了呼饼似的一个焌紫带青的伤痕。”孙绪武、杨希英解释为:用手拍捏而成的一种扁圆状食品 [15] 84 ,不确。“麦勿饼”就是用“麦勿”这种烹饪方法做成的饼。河北省沧州市一代农村“麦勿饼”的做法如下:玉米面、豆子面加上红薯叶、榆钱、榆树叶、胡萝卜缨子等搅拌成糊状,放入锅中,摊平,小火均匀加热使熟。
“麦勿”是一种烹饪方法,本字应为“烀”。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4回写作“呼”:“他家有长锅,呼吃了我罢!”王晓淮《蚌埠方言志》收“烀”:“烀:煮。” [18] 122 该解释不准确。《汉语大词典》“烀”条解释:“方言。一种烹饪方法。用少量的水,盖紧锅盖,半蒸半煮,把食物烧熟。” [19] 4089 今天山东、河北、江苏省徐州等地仍多采用“烀”的做法,如烀红薯、烀棒子(玉米)、烀猪食、烀豆子、烀土豆、烀猪头、烀肉等。再举明·陆人龙《型世言》例:“妙珍接了,打一张时,背影却是个和尚,吃了一惊。看罐中是一罐烂烀狗肉,他也就拿来安在地上,往房中便跑。”
参考文献:
[1]钱曾怡.中国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张树铮.今本蒲松龄《日用俗字》形讹字考正[J].蒲松龄研究,2009,(3).
[3]张树铮.《日用俗字》中的俗字[J].蒲松齡研究,2012,(3).
[4]张树铮.《日用俗字》形讹字补考——兼论路本、盛本、影印本之关系[J].蒲松龄研究,2014,
(1).
[5]李焱.蒲松龄《日用俗字》考讹[J].蒲松龄研究,1999,(3).
[6]雷汉卿.《日用俗字》方言词考释[C]//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汉语史研究集刊(第7辑).
成都:巴蜀书社,2004.
[7]雷汉卿.近代方俗词丛考[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8]王珏.蒲松龄《日用俗字》方言词例释[J].蒲松龄研究,2012,(2).
[9]李彬.《日用俗字》语词札记[J].红河学院学报,2012,(5).
[10]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J].蒲松龄研究,
2013,(3).
[11]何茂活.《日用俗字》庄农章解疏(续)——兼以《农桑经》及现代淄川方言为证[J].蒲松龄研
究,2013,(4).
[12]刘祖国.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J].蒲松龄研究,
2016,(1).
[13]张树铮.蒲松龄《日用俗字》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14]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15]孙绪武,杨希英.《醒世姻缘传》语词例释[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6]蒲先明,整理.聊斋俚曲集[M].邹宗良,校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17]王其和.《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补释[J].蒲松龄研究,2005,(1).
[18]王晓淮.蚌埠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19]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Abstract: Ri yong su zi written by Pu Song-l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erial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Mr. Zhang Shu-zheng wrote a book named annotation to words in Ri yong su zi written by Pu Song-ling. The book became the first the annotated Ri yong su zi,and filled the blank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But there are some flaws in this book,therfore the paper re-explains nine words such as shisang,making use of the living dialactal material of Hebei Province and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 Ri yong su zi;dialect words;shisang;xiquan
(责任编辑:李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