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思维空间,拓宽求新之路

2017-07-07 14:16王祥辉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时代气息创新

王祥辉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的作文教学,目前面临着学生作文模式僵化,内容空洞无物的尴尬。加强创新作文的辅导,不但让学生知识、情感外化,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以及培养创新性思维。根据新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导思想以及在教学上,所取的成效,本人着重从“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用教材范文、刷新写作角度、摄取新材料、运用多样文体、作文点评”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与阐述,力求在作文教学中能寻求到新的突破,切实辅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创新;联想与想象;刷新;时代气息;个性风采;点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导思想是:作文教学要抓“纲”靠“本”,注重创新的精神。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创新作文的设计与训练指导,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作文创新实践,才能体现新颁布大纲的指导思想。那么,怎样强化创新作文的辅导呢?下面谈谈几点浅见。

一、善于观察与思考,发展联想与想象思维

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当前学生作文模式化、内容空洞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新的想象力。写作文,只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而联想与想象恰恰是写作的翅膀,作文离不开联想与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把学生看作是一块大理石的话,那么雕刻这块大理石的因素(即教育因素)有六个方面:(1)家庭(尤其是父母;;(2)教师;(3)集体;(4)自我教育;(5)课外活动;(6)交往。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生活中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联想与想象才有起飞的基础。有了生活的体验而不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去用联想与想象思维进行写作,缺少方法的指导,学生仍不知如何下手。这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1)联想思维在写作中的训练,如:“晴——阴”的接近联想,“街灯——明星”的相似联想,“大——小”的对比联想,“听春雨——买杏花”的因果联想;(2)想象思维在作文中的训练,如:“梧桐树——雨伞”的比拟想象,“试卷发下——昏倒桌上”的夸张想象,“白杨树——抗日军民”的比喻想象,“白天看到蜜蜂忙碌——梦见自己也成了蜜蜂的梦幻想象”,等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先从片段再到整篇作文练起,通过尝试性的指导,发现学生写作比以前的思维更为活跃,语言也更具活力,主题也更加深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用心观察生活,留意周边,总有写不完的材料。为此我也做了以下尝试:(1)精心设计好主题班会,一举两得。(2)适当组织学生觀察日出、观察大自然、外出参观、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写一篇作品。(3)开展天天讲三闻活动(“三闻”即一闻,班中之事;二闻,校园之事;三闻,社会之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二、紧扣教材范文,拓宽写作题材

教材中的范文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在平常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鉴赏范文外,也可以把教材的范文作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完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我便要求学生回家后请教家长,了解家乡的端午节,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独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的作品。这样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的训练方法,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有些学生总是抱怨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的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题材缺乏。可事实是这样吗?想想看,从小学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故事,有过多少经历,又滋生过多少人生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关键是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因此,课本材料真不该错过,这也是创新作文的源泉。如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一种胆魄》的材料使用:作者先举了诸葛亮告别隆中安逸生活而投身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的事例,材料来自课文《隆中对》;又举了陶渊明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事例,来自课文《饮酒》;再举鲁迅告别医学,走上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的事例,来自课本《藤野先生》。像这样的满分作文,材料都来自课本,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当,教材范文是指导学生写作取之不竭的创新的材料源泉。

三、刷新命题角度,调动写作热情

陈旧老套的作文题目是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无话可说的祸根。要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作文命题中要注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命题要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可以命这样的题目:全命题作文《同桌小气鬼变了》《精彩初三生活剪影》《十年年回母校》《当掌声响起来》等题目。这些题目来自学生的生活,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迎合了学生的猎奇心,也就乐于写了。

自拟题、半命题作文最具发散性,能给学生拓展发散思维的空间。初中新课标的单元作文都是自拟作文,意在创新。八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以“桥”为话题,题目自拟,形式不拘,可叙可议,可说明可抒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便会把课外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尽情地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从而激励学生乐于创新,追求创新,不懈创新。如半命题作文,老师可出这些题目:《___我想对你说》《这件事_____了我》《_____使人自豪》、《读____真____》等更具创造性,教师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各叙所闻,各抒己见,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情感。

四、摄取新颖材料,折射时代气息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材料比较陈旧,所教的每届学生几乎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这样一些材料:自己生病了,老师送去医院,老师为自己付了医疗费,还送自己回家帮自己熬药,最后才拖着疲倦的身躯离开;或者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老师熬夜批改作业,等等。每次看到这些文章,我都跟他们说:“孩子们啊,这些材料老师读小学时就模仿过了,怎么现在还有市场呢?作文贵在创新,出新关键也在于选材的角度,因此,我主要运用下面两点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

1.转换角度,旧题换新

都是写歌颂老师的可贵精神,与前面例子相比,假如能引学生转换到另一个角度,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那天上课,老师一直盯着我,让我觉得好不自在,心里觉得怪怪的。下课后,还叫我到他的办公室,我更觉得疑惑不解,甚至是对老师起疑心。到了他办公室后,原来是老师发觉我今天脸色这么难看,问我是不是感冒了,还叫我注意身体。这才让我缓过神来,想起早上还吃过感冒药呢,老师的眼光真是犀利,老师是在关心我啊!”同一个主题,转换一下角度,就有了一股清新的滋味。

2.結合时代背景,旧题换新

在每个历史时期,党都关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如果写作时不去加以思考,也很容易落入俗套。有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在转弯处遇见您》,结合“党的免费医疗、对贫困生补助”的政策,叙述了他的家庭惨遭不幸,母亲不幸去世,父亲多年病魔缠身,他能从辍学到重新回到学校,父亲也从病魔中解脱出来这都是沐浴着党的恩泽,文中透出浓浓的感激之情。文章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归结于他懂得结合时代气息来展开写作,旧题换新,获得了让读者共鸣的效果。

当然,结合时代背景展开写作,要选择好切入点,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否则作品很容易落入大而空的喊口号式的地步。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家乡新面貌的文章,启迪学生寻找精神层面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时有位学生所叙述的事别开生面:家乡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邻村都建起了硬底化的水泥乡道,而家乡村口还是那条又窄又烂的旧路,乡亲们终于把村头的那座旧庙拆掉,铺上宽敞的水泥路,还在旧庙旁建起了一座图书阅览馆,乡亲们空闲时可以悠闲看书、上网。古老的乡村也终于吹起了崇尚科学的文明之风。这样的写作结合时代气息来展开,思路更加开阔,更加新颖,具有浓厚的创新色彩。

五、选取多样文体形式,释放个性风采

鼓励作文形式多样化,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作文创新的沃土。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情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是一种心理负担。”片段作文、填空作文、连词口头作文、编写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作文,使学生如同游戏,兴趣盎然。

还可以借助其他相关知识来使作文的结构形式新颖,达到另一种创新境界。

运用电影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使文章结构形式新颖,如:写一篇初三生活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运用三组镜头画面来展现:镜头一,初三学生在运动场跑操情景;镜头二,老师激情复习讲解动人情景;镜头三,同学们聚精会神、攻克难题的情景。每组镜头都用一小段对该组镜头中心加以概括;开头一般采用“引题”形式,结尾利用“小结”形式,做到首尾呼应、点明主旨。

还可运用“故事新编”形式展开,运用“化学实验报告”形式展开,运用“知心姐姐”的心语交流栏目结构形式展开,也可以运用“记者采访”“日记”“寓言”等模式来展开,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

六、注意作文评价,培养独特风格

作文评讲是师生相互交流对生活的认识的过程。应该看到,每位学生都具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当他们的这种认识用作文表达出来后,教师可以最先了解到。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如何,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而且影响到对学生生活认识的指导。作文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哪怕是一点闪光的东西,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到作文成功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佳作自不必说,就连佳句或者一个好的过度照应,都应该给予肯定。诚挚的交流,中肯的评价,热忱的鼓励,是作文评讲的主旋律。那种在作文中指责、挖苦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作文评改之后,要做好点评,评讲时形式上也要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譬如,我点评命题作文《这件事,我做对了》时,采用活动颁奖形式,运用“榜上有名齐祝福”形式来展开。评改时把这次学生作品分成几个类型,如:写得最好的学生颁发“闪光之星”奖,有创新特色的学生颁发“创新大师”奖,书写工整的颁发“秀美之星”奖,还设了“真情之星”“悬念之星”“语言之星”“描写之星”等奖项,对这些类型的奖项都一一做出点评,并且要求获奖同学作领奖感言,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此外,还要在壁报上张贴学生的这些获奖的好作品,老师写上评语进行交流。有时还要现身说法,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且说说自己的构思与写作过程,激励更多的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总而言之,将创新教育渗透到作文的教学中,会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在学生写作陷入困境时,要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创新的火花,点燃火花之后,还要帮助他们燃起创新的火把,并使之燃烧更旺,从而真正提高作文水平。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对新时期的每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应更努力地为学生架起创新思维的桥梁,使学生作文从小就有一个独特的创新见解。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冯善亮主编.作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8.

2.冯善亮主编.初中语文教学案例集.语文出版社,2008.9.

3.冯善亮主编.2008年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记录.广东出版社,2008.10.

4.贤才文化编.新课标创新作文.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雷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时代气息创新
巧用比喻,彰显课堂魅力
创新,一种时代气息
利用英美文学选读促进英语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