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个时代的历史似乎往往是由某种商品界定的。18世纪当然是属于糖。当年西印度群岛竞相种植糖料作物,用法国启蒙时代的作家纪尧姆·托马斯·德雷纳尔的话说,“是搅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的主因”。在20世纪以及之后,这种商品是石油:决定着从战胜国在一战后瓜分中东、到希特勒大举抢夺巴尔干和里海油井、再到美国与波斯湾各国政府结成命运攸关的关系等事件的发生。19世纪搅动全世界最厉害的是棉花。棉花为工业革命的“发射台”。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
应该说,棉花的故事,不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故事,而是全人类的故事。
说来惭愧,在我写这部著作之前,对棉花知之甚少。应该说在我脑海里,知道棉花,了解棉花,懂得棉花,走进棉花,并将棉花在脑子里纺成经线和纬线,织成一块布,一点儿一点儿体悟着棉花那温暖、厚实、蓬松、轻柔而又带着些许的亲切和体贴,因为那是“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的棉花!是全天下人都离不开的一朵花!
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只知道棉布是一种透气性很好,很柔软的布。尤其是近些年,在化纤充斥整个布料市场的时候,棉布尤显得弥足珍贵,甚至成了商人推销布匹或衣服的一个噱头。
在百度上输入“棉花”二字,我看到如下的结果:
中文学名:棉花
拉丁学名:Gossypium spp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锦葵目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属:棉属Gossypium
分布區域:中国、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
英文名:cotton plant
通过度娘,我知道:
棉花是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等品种,论年龄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等,有的木本棉花的年龄居然可长达15年。据说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棵棉花树竟活了40岁,可算是棉花中的老祖宗。在众多的野生棉花中,有4个棉种经过人类的长期选择,演变成为世界各地广泛采用和推广的品种。它们是“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
通过度娘,我知道:
棉花对水的需求量很小(75毫升的雨水或灌溉足矣)。但开花时节需要充足的热度,尤其是阳光。目前,在北纬37度和南纬32度之间,是世界棉花的主产区,棉田达到3500万公顷,遍布9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60%。
通过度娘,我知道:
关心棉花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昆虫对棉花也是情有独钟的。为了避免虫子与棉花亲密接触,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棉花研究专家绞尽脑汁在想,如何才能拆散它们,他们挖空心思想出的锦囊妙计则是将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中的转基因棉花!目前,占全球种植棉花品种的三分之一。
通过度娘,我还知道:
棉花浑身都是宝。
首先,棉花身上最宝贵的是棉绒。就是包裹在棉籽上的白色长绒,它是穿在棉籽身上的外衣,可以用机器把它们从棉籽身上剥离下来。千万别小看这细细的绒毛,它柔软,有韧劲,有弹性,经得住外力的拉拉扯扯;它还抗水、抗潮湿、透气性好;不仅如此,棉绒还能经得起人们成百上千次的漂洗、熨烫,坚强无比,从不改容。棉绒在历经了成千上万年的淘洗后,仍然是大多数人穿在身上最贴心的衣。如果说羊毛和亚麻是披在皇室贵胄身上的衣,那么,棉花则是寻常百姓可以穿得起的布。至于说近些年流行起来的合成纤维,根本不能与棉花同日而语。只有棉花才可能“衣被天下”!
其次,棉籽也有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勇于牺牲自己的品格。宁可榨干自己,也要将富有营养的棉籽油提供给人类。或许是棉籽油成本低?也或许棉籽油更普遍?还记得那个物质生活特别匮乏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吗?大多数中国人的餐桌上食用的全是棉籽油。可以这么说,二十世纪6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国人,是吃着棉籽油长大的。只是近些年,随着物质品种的极大丰富,各种类别的食用油才摆上人们的餐桌。而据专家说,我们目前普遍食用的所谓“植物油”仍然有棉籽的功劳。怕人们嫌贫爱富,生产商在油桶上羞答答地将棉籽油换成了“植物油”。人类不仅靠棉籽调节胃口,一些动物也要靠棉籽养活,像牛啊、羊啊、骆驼啊等等,棉籽和棉花壳渣是它们口中的美味佳肴。何止是动物青睐棉籽呢?就连许多石化产品也对棉籽情有独钟,人们把棉籽送进精密化工厂的神秘“厨房”,经过石化工人的精心烹制,含有棉籽成分的各种石化原料就出炉了。比如我们使用的五颜六色的塑料用品,它的原料里就有棉籽的成分。其实,棉籽的用途还远不止这些,像我们日常用到的肥皂、农作物用的化肥、杀虫剂,甚至炸药里面全含有棉籽。
棉杆经过粉碎可以制成纤维板、胶合板,它们可是制造家具、地板的好材料,棉杆皮中的棉杆纤维可以用来制作麻袋和绳索,还可以用来造纸。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吧。生活中,你吃过槐花蜜、枣花蜜,你吃过棉花蜜吗?据说,棉花朵及叶片上有蜜腺,分泌着丰富的蜜汁,棉花田里养蜂不仅可以帮助棉花传粉,人们还可以吃到香甜的蜂蜜。棉根可以入药,它具有补气、养神的功能,这也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哟。更神奇的是,棉花不仅是人们穿在身上的衣,而且还是吃在嘴里的食,人们利用棉仁粉(运用低酚棉或经脱毒处理后),制成多种食品,主食:面条、水饺、烧饼;副食:饼干、蛋糕、桃酥、萨其马甚至棉仁果露;更不可思议的是,棉仁粉居然还可以做出像奶油一样的冰淇淋,这个冰淇淋不仅色泽洁白,而且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很受欢迎哟。
细想想,在人类环境一天天恶化,人类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棉花这种只要有阳光、有雨露就能生长,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栽种、培育的资源,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这难道不是上苍对我们人类特殊的馈赠和惠泽吗?
人类,请珍惜大自然的恩赐!请爱护给我们温暖的棉,让她在我们人类历史中衣被天下、常开不败吧!
一、“羔羊树”的故事
“羔羊树”的故事,发生在人类刚刚诞生不久的蒙昧时代。
在古印度河流域,一天,有一个人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印度大平原上,突然他眼前出现一丛灌木——一丛茁壮生长、枝繁叶茂的灌木,在浓密翠绿的掩映下,还闪烁着点点白光,微风一吹,白光若隐若现。好奇心促使他走上前,将手小心翼翼地伸出来,他想试探一下这个“白色精灵”到底是什么鬼怪,而他手触碰到的却是从未有经历过的柔软,这柔软立刻将行者的心融化了,这位印度人禁不住心头一颤。
于是,这位聪明的印度人将这柔软的花朵摘下来,拿到家里,他试着往身上一贴,真是舒服极了。他想,如果能将这朵柔软的花穿在身上,那该是怎样一种温暖。激动之余,他将这朵花捻成了一缕长长的线,他兴奋起来,再次来到那丛枝繁叶茂的树木前,摘下一朵又一朵温柔的棉,捻成一缕又一缕细长的线,将所有的线,辫成一股又一股的绳……终于成了一个片。这一片就是古印度河流域先民们最早御寒的衣,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衣!这件衣既轻盈又柔软还无比温暖,比先前的树皮和兽皮舒服多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古印度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骄傲起来了!因为,他们身上披着与众不同的衣——棉衣!
大约到了公元前480年,希腊这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地方,这个走在世界文明史前列的国家,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当时有包括印度等几个国家的军队同时入侵,他们的穿着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利比亚人披着笨重的兽皮,行动起来极不方便;亚述人身着粗糙的亚麻军服,将皮肤磨得奇痒难耐;唯独印度人穿着轻盈的棉布军装,行动自由,身轻如燕。这支身着棉军装的印度部队一出现,立马就震惊了所有的军人,他们好羡慕啊!
到了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他自己的军队渡过了印度河,亚历山大和他的士兵们再次看到了那种曾经让他们十分震惊十分艳羡的服装。当他们知道,那是由一种植物开的花制成的,他们更加好奇了。士兵们四处打探,终于找到了那种可以生产这种衣服的植物,他们将这种植物的种子小心翼翼地从印度带回了自己的国度,并种到了希腊人自己的土地上。
棉花这个原本生长在古印度河流域的植物,一下子飘洋过海,扎根希腊了。从此,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珍贵物种,又有了自己的新家。他们在巴尔干半岛上,生根、发芽、开花。爷生父、父生子、子生孙,一代一代的,棉花这个外来的物种,由此在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上大放异彩。
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年至公元前425年),是古希腊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富豪家庭,父亲是奴隶主,叔叔是一名诗人。在争夺城邦的斗争中,叔父被杀,他被放逐。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浪迹天涯,周游世界。他的足迹印在了从黑海北岸,到埃及南端,从两河流域下游,到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等大片的土地上。这位具有诗人潜质的作家,每到一地,不仅喜欢听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还喜欢浏览名胜古迹、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一切全都记录下来了,著成《历史》一书。我猜想,这应该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游记式散文集吧。
他在印度旅行时,就详细记述了印度棉花生长的情况,他说:“那里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地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就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这个形象化的描述,给那些长期穿着羊毛和兽皮、从未见过棉花的人以十分奇异的联想,他们把它想象成一棵浑身上下长着白毛的大树,像羊一样,称这种树为“羔羊树”。
时间到了1332年,有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也详细描述了那个被叫作“羔羊树”的植物:果实成熟时就自动开裂,从里边钻出一个有骨骼有血肉的小动物,看上去好像刚长胎毛的羔羊。这位了不起的学者还按照他自己的想象,繪出一株结满果实的“羊毛树”的实物图,给人们的想象扎上了一个会飞的翅膀。
随后,第一个为物种进行分类的约翰·雷(John Ray)(1627-1705)在他出版的《植物的历史》一书引述了上面的说法,并且更加离奇地指出,在黑海北岸的古代斯基泰人仍然种植着这种“羔羊树”:满身白毛,从它的肚脐中长出比较粗大的茎和根,支持着它的身体,并牢牢地嵌入土壤中……当地居民都穿着这种“羔羊树”上的毛制成的衣服。
说到棉花,世界上有两个起源地,一个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印度,另一个是美洲。
当然,世界上种植棉花历史最悠久的还是印度!
曾经,有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以及巴基斯坦的古墓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的棉织品和棉线遗迹,这应该是至今人类利用棉花最早的实物证据!距今大约有3500年前,在印度《佛陀经典圣诗》里称棉花是:“织布机上的线”,这大概是有关棉花最早的文字记录。此后,印度佛经中,有关棉花的记述就已经屡见不鲜了。
历史在前进,时间在推移。大约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印度平原上棉花已经遍地开花了,成了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褪去了它神秘的色彩。
在史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印度人的精美棉织品已经享誉死海,远销各地。
公元前519年波斯国王亚哈隋鲁王在庆典时,专门用印度织的白色和蓝色条纹棉帐装饰圣殿,在当时,那是一种相当奢侈的高规格。
公元前500年埃及王阿迈赛司曾赠送给斯巴达使者一件精致的棉背心作为珍贵礼品,这位使者如获珍宝!
那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家们,没有不爱棉织品的,他们称印度的棉织品“样式新颖,纤如蝉翼。”
有这么一个故事:
当时,一位印度商人经常携带棉织品到非洲一些地方做生意,那时的非洲还在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用兽皮和树叶遮体。这位商人因携带有大量棉织品很受非洲国家的欢迎,怕他走后不再来非洲,非洲人就将自己的公主许配给他。从此,植棉和纺织技术也随这位商人一起“嫁”到非洲去了。
而美洲棉花被人发现,则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关。
公元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的航船航行到美洲一个叫巴哈马岛的地方,当地人为欢迎这位航海家的到来,把棉线团赠送给他作为纪念。
在古巴靠岸的时候,哥伦布用艳羡的眼光欣赏当地人用棉花织成的色彩艳丽的棉布衣和棉线吊床。
后来,他再到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等地,发现那里的人穿的全都是棉衣。棉布还被染上各种颜色,织上漂亮的花纹和图案,做成各种式样的衣服。不仅如此,他们还用棉花做成褥子、软床、绳索和吊网,擀成毡子和其他物品。
哥伦布还惊奇地发现,巴西人居然把棉布和线团作为货币用来交换他们需要的东西。
20世纪初期,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文化遗址中,发现古代织法十分特殊的精致棉织品碎片。
考古学家推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种棉花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
原本,世界上野生棉花也像其它物种一样,有许多个种,经过优胜劣汰的洗礼,最终,在世界上能留下来的栽培种也只剩下: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
不妨,我们来看一看她们在地球上的行踪吧。
亚洲棉原产印度,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落叶乔木,植株高约三五米至十多米不等,在热带地区每年春夏开花,夏秋棉铃成熟后自然开裂,吐出洁白的棉花,花絮有弹性。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10世纪,亚洲棉从印度向西传播到非洲和地中海各地,向东传播到缅甸、越南、马来亚等地。公元4世纪我国张勃著《吴录》中说:“交趾定安县有木棉,树高丈,实如酒杯,口有绵,如蚕之丝也。又可作布。”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越南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了棉花,是佛教僧侣从巽他群岛引进的,但是直到3世纪-4世纪才广泛种植。柬埔寨种木棉的历史也很久远,有“棉株过屋,高几丈,株龄长达十几年,结果累累,产棉万石”的记载。
非洲棉又名草棉或小棉,是一种一年生棉花,株高1-1.5米,原产热带非洲,种植历史也很悠久。在史前时期通过部落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步向外传播,经埃塞俄比亚、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腊传到东方各国。考古学家在埃及距今2000年前的法老王古墓中发现盛有棉籽的器皿,在埃及古代木乃伊上也发现缠绕有棉布彩带。大约在公元7世纪-8世纪,非洲棉先后传播到亚洲一些国家。俄国考古学家在撒马尔罕古墓中发现了10世纪左右的草棉种籽。由于非洲棉产量低、纤维短、品质差,在很多地区逐步被淘汰了。
陆地棉和海岛棉在美洲的栽培史也很悠久。可以肯定,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已在美洲南北广泛种植了。由于陆地棉适应性强,产量高,纤维长达13毫米-30毫米,而海岛棉纤维更长,最长达60毫米,因此,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20世纪以来,这两个棉种几乎遍布世界大部分国家,栽培面积占植棉总面积的90%以上。
二、棉花,19世纪搅动世界最厉害的那朵花
(一)
千万别小看棉花哟,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曾经独领风骚近百年!
19世纪,如果说,有一种植物是人类共同关注的;如果说,有一部历史是人类共同书写的。毫无疑问,那一定是棉花!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在他的《棉花帝国》中曾经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一个时代的历史往往是由某种商品决定的。18世纪是糖,19世纪是棉花,而20世纪则是石油。
不妨,我们就顺着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的思路,来看看,一朵小小的棉花到底是如何搅动整个19世纪的。
应该说,1835年是一个很平常的年份,我曾经问过度娘,她说,1835年是世界近代儿童文学诞生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出版了;183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成立的年份;1835年还是世界上第一支有实用价值的左轮手枪发明的年份。历史似乎有意隐藏了独领风骚的棉花。
而对于棉花来说,1835年应该是一个不太寻常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一位来自纽约的年轻商人约翰·马斯特森·伯克,开始了前往南墨西哥的航程,而他的这一次航程,对于棉花业的发展则具有里程碑意义。
约翰·马斯特森·伯克的目的地是墨西哥的小镇巴利亚多利德,他去那里干什么呢?说来话长,约翰·马斯特森·伯克的朋友西班牙人唐·佩德罗·巴兰达已经移居墨西哥多年了,他和苏格兰人约翰·L·麦格雷戈在墨西哥开办了一家棉花加工厂,而伯克前往墨西哥是受朋友之托替他管理棉花加工厂的。
因为,巴利亚多利德盛产棉花,这里到处都是一片片白花花的棉田。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在他的《棉花帝国》曾经这样描写:“从兰开夏到洛厄尔,从尼罗河三角洲到瑞士山區的村庄,到处流传着人们依靠棉花致富的故事。”巴兰达和麦格雷戈正是在这些财富故事的吸引下,才千里迢迢来到巴利亚多利德开的棉花加工厂。
其实,在巴利亚多利德这个远离航运和港口的地方开工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交通不便外,这里既没市场也没技术,唯一有的就是大片大片的棉田。
为了启动生产,伯克不仅从纽约带来了加工机器,还带来了四位工程师,然而其中两位不久便死于疟疾。没有建筑师来设计厂房怎么办?他们就自己动手设计工厂,结果:“拱顶断裂了两次,整个建筑也倒塌了。”和许许多多的创业者一样,他们也经历了创业者初创时的种种艰辛和磨难。无论如何,巴兰达、麦格雷戈和伯克还是将工厂建立起来了!
接着,他们从当地人中招募到53名工人为他们做工,有64户印第安家庭为他们的发动机供给薪火,还有另外117户印第安家庭为他们的工厂种植棉花。就这样,他们的棉花加工工厂终于开张了。
应该说,这是建立在巴利亚多利德的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工厂。自此,棉花将美国人、西班牙和英格兰,牢牢地缠绕在一起了。
大约10年后,巴兰达他们的棉花加工厂已经能生产出95000码的布匹和约1700磅的纱线。
巴兰达他们之所以能在巴利亚多利德这个闭塞的小镇建立起自己的棉花加工厂,说明一点,那就是在整个漫长的19世纪中,棉花对于全球各地的企业家们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棉花在哪里,就吸引着商人、工厂主、种植园主往哪里跑。
就是因为棉花的得宠,棉花种植,棉花加工及棉制品消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使得棉纺织品,从那种以往只是西方少数人能够获得的奢侈品,一下子变成了大众消费品;棉花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下子便成下里巴人了。
棉花,成为19世纪全球的指挥棒。哪里有棉花,哪里就是人气最足的地方。在棉花带来的暴利诱惑下,全世界的商人、工厂主、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在帝国建立过程中的一些政府官员、奴隶、纺纱工及织布工等等,他们皆因为棉花而聚拢,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因为那一朵小小的棉花被改变了。
棉花,的确是19世纪整个世界最重要的商品。在当时,除了棉花,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产业能雇用那么多的工人!没有任何其他制造业的商品能激发出如此多的技术创新!
为了能网罗更多的人手,来充实他们工厂的雇员队伍,英国、美国、巴西和日本的棉花加工商们同其他同行一道,发起了一场全球前所未有的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徙。因为需求更多的棉花以满足他们工厂的需要,工厂主们鼓励种植园主极大地扩展棉田,而要耕作所有这些棉田就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与新领地的殖民运动一样,这也强有力地推动了上百万奴隶的迁徙。为了更高效地生产更多的棉纺织品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市场,棉制品经销商们摧毁了各地土生土长的低效率的纺织品生产方式,他们还决定性地将工业的中心从亚洲移向了西欧和美国。把印度从一个棉制品出口地区变成了一个消费大量英国棉纱线和布匹的殖民地。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棉花,美国人伯克,西班牙人巴兰达和苏格兰人麦格雷戈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总的来说,伯克、巴兰达和麦格雷戈的故事,事实上就是由棉花串起来的故事。对于整个棉花来说,伯克他们的故事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例,世界上有成千上百万的人,都是像伯克、巴兰达和麦格雷戈一样,也是被棉花串起来的。不仅仅是欧洲,就连美洲也不例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19世纪的世界史,棉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二)
棉花,在20世纪之前人们的眼中,始终是一朵备受青睐的花。不妨,我们就来看一看,19世纪的棉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向着辉煌出发,又如何从巅峰发着芽、开着花、结着果,跌落到谷底的。
应该说所有被入侵者的故事,都是悲惨的。对于墨西哥来说,也不例外。1519年的2月,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率领一支拥有11艘船只、500多名士兵的远征队向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进发。4月,在今韦拉克鲁斯登陆。8月,深入墨西哥内地,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通过贿赂、利诱和威胁等方法,拉拢敌视阿兹特克联盟的印第安部族,组成一支15万人的大军,向阿兹特克的首府特诺奇蒂特兰进军。
阿兹特克首领蒙特苏马出于对“白神”的迷信,把西班牙人迎入特诺奇蒂特兰,科尔特斯伺机囚禁了蒙特苏马,强迫他向西班牙国王宣誓效忠,并挟持他对印第安人发号施令。1520年5月,阿兹特克人发动武装起义,包围科尔特斯军队,切断其粮食、弹药和饮水的供应。6月30日晚,科尔特斯率部突围,遭到伏击,损失惨重。在历史上,这一晚被西班牙人称为“悲伤之夜”。
1521年5月,科尔特斯再次向特诺奇蒂特兰发动围攻。阿兹特克人在夸乌特莫克领导下顽强抵抗,坚持战争达三个月。8月城陷,居民惨遭血腥屠杀,城市被夷为废墟。科尔特斯率军继续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奠定了西班牙对墨西哥殖民统治的基础。
正是在入侵的过程中,科特斯发现了墨西哥的棉织品是如此的优良,于是,他将在墨西哥见到的一些棉织品作为礼物,寄给他自己的国王,以表忠心。
事实上,棉花在整个前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用于制作布匹,供家庭消费,而且有时它还被用来作为进贡的礼物或者作为货币流通,如果不是得到人们的喜爱,棉花如何能有如此尊贵的地位呢?
时间到了15世纪末期,棉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贸易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以印度次大陆为中心。尽管对于欧洲来说,高昂的运输成本意味着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买得起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棉织物,因此,这个贸易体系为欧洲带来的棉布数量是相当有限的。因为,那时候大多数欧洲人穿的是亚麻和羊毛制成的衣服。棉花,这个既轻薄又柔软的“尤物”,一旦被富庶的欧洲人看上,他们就再也难以割舍对它的钟爱了。
时间走到17世纪早期,随着欧洲人的势力进一步扩张,西方商人更强有力地深入到亚洲的棉花贸易网络中心,他们利用自己入侵者的身份,利用自己是殖民统治者的强势,在这个棉花贸易网络中,源源不断地将亚洲的棉花制品输送到欧洲去。
等到了18世纪的时候,欧洲殖民侵略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将亚洲的棉纺织品运送到欧洲去了,因为,路途的遥远,交通的不便,使他们吃尽了苦头,受尽了艰辛,关键是他们付出的较多,却赚到的较少。聪明的欧洲人开动脑筋想,我们为何不将棉花的生产制造搬到欧洲去?
于是,在欧洲,首先是在英国出现了生产制造棉制品的工厂。当时,英国的商人们把乡下的人们组织起来,就在他们自己的家里,用手工操作的纺轮纺棉线,并用手摇纺织机织布匹。
到18世纪末期,英国的商人与新兴的制造商们一道进行资本重组,他们共同看好英国的棉花制造业,资本的二次注入,使英国的棉花制造业如虎添翼,很快英国的棉花制品市场极速扩张,慢慢地,人们发现棉布衣服的好处,为了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机器代替了手工,于是,棉花制品的工业革命开始了,英国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工业革命的中心。
英国棉花制品加工业的迅猛扩张,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首先,对于原棉的需求增长得特別迅速,这使棉花种植园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起初,英国的棉花大多来自西印度群岛和奥斯曼帝国,但是到了1781年,巴西的原棉也开始在英国的利物浦码头卸货了;两年后,苏拉特的棉花紧随而至,并且在一年后,第一批来自美洲的棉花也上岸了。
更令人称奇的是,美国的棉花仿佛是一夜间就占领了整个世界棉花市场。
斯文·贝克特在他的《棉花帝国》中说:1800年,在利物浦上岸的棉花中只有25%来自美国;可是20年后,这一数字增加到59%,翻了一倍还要多,也就是说,在英国的棉花制品中,有将近六成是用美国的棉花制造的。并且到1850年,也仅只有50年的时间,英国消费掉的棉花中整整有72%来自北美。确实,仅棉花这一项就树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美国能如此迅速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棉供应商呢?
原因有二:其一,美国有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这是棉花生产中所必不可少的。其二,似乎与美国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有关,美国不像英国那样,有根深蒂固的民族保护意识,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思想意识也为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埃及和印度要进行棉花种植的扩张,首先是来自土著居民的阻挡,而在美国,显然不存在这种问题。在巴西和西印度群岛,蔗糖同棉花在争夺劳动力,这种情况在美国也不存在,当时,美国种植最多的是烟草,而恰在这时,烟草进入了衰退期,而棉花种植顺理成章地就成了烟草种植的替代品。
到了19世纪早期,棉花自然就成了美国出口商品中的座上宾。棉花赚来的大量外汇,使得美国有能力支付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在美国与棉花制品有关的一切工业也相继建立了,这些工业很快就鼓起了整个美国经济的腰包。
棉花加工制造能给人带来财富和力量。这一点,不仅聪明的美国人看到了,世界各地的统治者和商人全都看到了。
英国兰开夏的棉花加工业之所以能极速扩张也缘于此。他们也试图像美国一样,在自己身上复制这一切。像织布厂一样,纺纱厂也在欧洲和北美的乡下建立起来,并且遍布于瑞士山区的村庄、阿尔萨斯和萨克森的丘陵、尤卡坦平原,也沿着马萨诸塞的河流和埃及的尼罗河两岸分布。另外,纺织厂在西欧和北美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茁壮成长。而这时,在棉花王国里,坐在头把交椅上的仍然是英国。
所有这些变化总括起来就是,到19世纪中叶,一个全球性的棉花运营体系形成了。
十分可惜的是,1861年的美国内战,不仅破坏了美国原有的秩序,也对全球性的棉花运营体系产生了影响,促使棉花世界的重新建构。对于棉花帝国来说,这是一个如此重大的事件。埃及经济史学家认为,这是在埃及19世纪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最富有戏剧色彩的是,该战争却刺激了印度、埃及和巴西的种植园主们种植更多的棉花。
美国的战争不仅大大减少了对欧洲棉花加工厂的原料供应,也破坏了美国南方和英国之间来往贸易的关系。而更富有戏剧性的是,战后,美国却以一名主角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英国棉老大的地位给动摇了。战后,美国的纺织品进口替代工业把纱锭数量从1832年的120万个扩充到1895年的1610万个,这一增长速度是英国的两倍多,像这样如此迅猛发展的项目,在美国以外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地区确实都无法看到。
事实上,美国的内战最令棉花工厂主和商人担心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棉花供应会受到威胁,一旦棉花的供应链断了,以棉花为基础的所有加工制造业都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他们觉得,完全依靠像美国、印度和埃及这样的国家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因为这些国家更多地把他们的棉花用于自己的生产后。精明的欧洲商人如何能坐以待毙呢?于是,他们纷纷向自己国家的政府呼吁,开辟新的更多更可靠的棉花供应源。为此,他们还成立了许多棉花协会,在英国就有曼彻斯特棉花供应协会、不列顛棉花种植协会、殖民地棉纺织工人协会、殖民地经济委员会和中亚贸易协会。在商人们的强烈呼吁下,欧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将他们的殖民地变成了他们本国棉花的供应源。如法国人在马里,俄国人在中亚,德国人在多哥及英国人在埃及、苏丹和印度。
最早实施这一措施的是英国,其他国家也随后效仿。
德国就大量地向他的殖民地多哥派遣“棉花远征队”。不仅如此,他们雇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专门从事与棉花有关的工作,并将他们送到多哥去,让他们在那里定居下来。
19世纪中叶,当地处世界西方的美国还在为自己的内战应接不暇时,地处欧亚的俄国也并没有闲着,俄国人同样也意识到了棉花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俄国人并没有依靠外援,而是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开始了种植棉花的努力。
应该说,俄国大规模推广棉花的种植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俄国对突厥斯坦的统治稳固之后。为了寻求在中亚扩大棉花生产的途径,一群棉花加工厂主聚集于莫斯科,借助于沙皇帝国的支持,他们创办了中亚贸易协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尤其是铁路及灌溉工程。而起初,棉花则是依靠骆驼的驮运来运输的,那种艰难可想而知:人和骆驼要经过三到四个月,走600英里路程才能到达最近的火车站。而假如这600英里有铁路,也就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一条铁路能让俄罗斯商人节约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他们怎么能不建呢?正应了中国人20世纪经常说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到1890年,铁路贯通后,突厥斯坦就成了俄罗斯棉花种植的大本营,俄国工厂使用棉花总量的四分之一皆来自这里。经过近40年的努力,到19世纪90年代末期,俄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种植国之一,排在美国、印度、中国和埃及之后,居第五位。
19世纪末,随着重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棉花已经淡出了西方的核心经济,棉花在西方经济世界里失宠了!到20世纪初,棉花加工制造业开始从世界的核心地位移出。尽管全世界的人经过了近一个世纪努力,棉花加工制造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棉花逐渐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棉花离开了原来的中心地带,来到美国南方和东欧,来到了印度、拉丁美洲,尤其是日本。与此同时,棉花种植也渐渐地实现了机械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种植世界的劳动模式。随着棉花加工制造业的迁移、棉花种植的机械化以及新产业的出现,19世纪棉花盛极的时代渐近结束。
棉花,它就是这样,将一些互不关联的人联系在一起,如美国的伯克、西班牙的巴兰达和英国的麦格雷戈,在棉花的“穿针引线”下,将一些新的技术和社会关系也联系起来了,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前进的方向和步伐。可以说,整个19世纪的世界史完全是由棉花来主宰的。
不难想象,整个19世纪,如果没有棉花参与,那该是一段多么没有情趣的历史。毫无疑问,19世纪的世界则是由棉花的种植、棉花的营销和棉花的加工共同组成的运营史,也是一部棉花成长的历史。难怪斯文·贝克特称之为“棉花帝国”!
三、衣被天下中国棉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左河水:《七绝·咏棉花》
(一)
在整个19世纪都被棉花搅得纷纷扬扬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中国人什么事。而再从棉花的源头上看看,与中国的关系也不大。的确,棉花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她仅只是个异乡客。
向来,我们中国人思考问题是有定向性的,衡量一件东西重要不重要,似乎只有历史记录还不能算数,还要看看她在文人那里的表现,如果能引起文人的足够重视,那一定是有分量的,如果连文人都不屑一顾,那肯定是分量不够了。
棉花,在中国人的心中到底重要不重要呢?棉花,在中国文人的心中到底分量如何?不妨,我带你走进一段有棉花参与的文学史。
讲故事前,我粗略翻了翻中国文学史,发现从古至今,能入文学家法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上贵为金银,下贱为粪土,没有那样不能入诗入文的。偏偏棉花的印迹鲜有。
鲜有并不等于无有,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就有“细软轻丝履,光明白叠巾”,这里的“白叠”指的就是棉花;白居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苏轼“江东贾客木棉裘,会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苏轼《金山梦中作》)
自古文人多委婉,除了善用的假借和会意外,也有直抒胸臆的,像南宋朱熹的父亲朱松就曾经作过一首叫《吉贝》的诗:“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投种望着花,期以三春秋。茸茸鹅毛净,一一野茧抽。南北走百价,白叠光欲流。似闻边烽急,绿江到貔貅。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吉贝,是古时候对棉花的一种别称;《木棉诗》“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緜白几分。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南宋进士:艾可信)。宋朝著名文学家谢枋《谢刘纯父惠木棉布》:“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虫事殊艰辛,木棉收于枝,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角齿不兼与,天道始平均。所以木棉制,不畀江东人。”元代学者陈高诗曰:“炎方有种树,衣被代蚕桑,舍西得开园,种之漫成行,苗长初夏时,料理晨曦忙,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培根灌浇频,高者三尺长,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结实吐秋籣,皎洁如雪霜,及时以收敛,采之动盈框,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御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
若论描绘棉花从生产到织布成衣的全过程最全最真实的诗,当推元代的陈高,而若论对于棉花的推崇备至,我以为当数清代诗人袁枚的“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开,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袁枚的这首诗,实际上也道出了普通老百姓對于棉花的万般依赖。
当然,以上仅是我目力所及,古代文人骚客描绘棉花的诗词歌赋自然不止这些,只是与歌颂牡丹、赞美玫瑰的诗词歌赋相比,这个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棉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略微逊色了些。
自古文人喜猎奇,大概是因为棉花太平凡了,平凡到与我们吃饭穿衣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才难入浪漫文人的情怀。而自古勤劳朴实的中国老百姓对棉花敬重与文人则形成明显的对比。“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仅这一句话,就足见棉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怕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在民间,老百姓还自发为棉花过生日,《清嘉录》就记载“七月二十,俗称棉花生日。忌雨,喜晴。”老百姓能奢侈到拿出一整天时间专门为一种植物过生日,足见他们对于这种植物的敬重了。
其实,敬重棉花的不单单是中国的老百姓,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国的统治者从来都不敢小觑棉花。
宋代以后,历朝历代都绘有《耕织图》。清代耕织图创制始于康熙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都曾绘制过《耕织图》。清康熙有御制《木棉赋》,褒扬种植木棉的益处:“棉之为力于人溥矣,衣被御寒实有赖焉……”雍正皇帝还将自己的肖像绘制在了《耕织图》中,足以看出这位皇帝对发展植棉业的重视程度。
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了我国北方地区从布种(播种)、灌溉、耕耘(耕畦)、摘尖(打尖)、采收(采棉)、捡晒、轧核(轧花)、弹华(弹花)、拘节(纺穗)、纺线、挽经(成纴)、布浆(上浆)、上机到织布、练染成布等全过程的图录,共16幅。每图都附有文字说明。完成后方观承将图谱献给朝廷,没想到乾隆皇帝会那么重视,竟在每幅图上都题诗一首,连同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一起制成了《御制棉花图》。雕刻在石头上,并留在了直隶总督署。乾隆皇帝在《布种》一节的题诗是:“本从外域入中原,圣赋金声实探源,雨足清明方布种,功资耕织燠黎元。”既点明了植棉的起源,也提及了康熙帝的《木棉赋》,还指出了棉花的播种期和植棉的益处。总之,《御制棉花图》不仅仅是一部有关农业种植的科技文章,同时它还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有学者称其为:“迄今所知我国最早较为完备的棉作学图谱,是清代倡导棉作学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同时“是一幅写实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中国古代现实主义风俗画瑰宝,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诗赋以尽其物状,书法以尽其风格,绘画以尽其现实,钤章以尽其意境。彼此辉映,相得益彰。”
嘉庆十三年,内务府还发行了木刻雕版印刷的棉花图,并更名为《授衣广训》,是记载清代前期冀中一带棉花种植业及棉纺织手工业情况的一部专著,也是研究我国植棉史、棉纺织业史及清前期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资料。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就大力主张推广种植棉花;以往我们只知道蒲松龄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作家,我们称他为中国最早的小说家,他的《聊斋志异》中的鬼怪狐媚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实,他还是个农学家,他的另一部《农蚕经》,就详尽阐述了棉花种植的经过;而林则徐除禁烟外,还大力提倡种棉花,即使被发配新疆,也不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至今新疆人为纪念林则徐倡导的种植棉花,感念棉花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将自己纺棉用的车称为“林公车”;张謇,这位近代史上的功臣,历史之所以能记住他,就在于他提出的“棉铁主义”:“顾所谓农工商者,犹普通之言,而非所谓的也,无的则备多而力分,无的则智不集,犹非计也,何在?在棉铁。”张謇的一生,实际上就是扶持“棉铁”发展的一生,他一生都在为他的“棉铁主义”奋斗。
细想想,棉花,这朵唯一能穿在人们身上的花,是多么的朴实而又伟大。不管文学家的笔下有没有她,也不管花开得怎样,棉花始终以她自己不张不扬的性格存在着,开花虽不缤纷,却能衣被天下。
棉花是温暖的。当棉花掠过你的指头时,是丝绸般的润滑,冰雪般的清纯。她是植物中的隐者,先隐去了色彩,后隐去了筋骨,然后花开二度,将温暖送至人间。无论是人们身上穿的衣,还是夜晚盖的被,只要沾了棉花,总会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特别的贴心。当衣被经过太阳的炙烤,带上阳光的体温,那种温暖,那种舒心,那种惬意是再优美的语言都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只有母亲才能给予的味道,带着母亲般温暖,睡在棉被里犹如钻进母亲的怀抱,是那样的干净、那样的纯洁、那样的甜美……
棉花是沉默的。在不声不响中,像魔术师一样,花开二度,完成了一生的蜕变。第一次是序曲:红的、白的,粉的交相辉映,美丽而大方,却一点也不张扬。第二次则是重生:将所有的绕指柔一股脑地化做爱,将温暖送到人间。尤其是那些棉桃们,一半是坚硬,一半是柔韧,它经历了无数个昼与夜的洗礼,才孕育出了一朵花蕊,它是棉花的孩子,棉花是它的希望和未来。
棉花是仁慈的。鲍尔吉·原野说,棉花是“花中最仁慈的花”,给人温暖。他把棉花比成一个羞怯的没上过学的小女孩,悄悄地躲在乡下。我想,为棉花取名的那个人一定是那种朴素到词穷的诗人。我们低声说棉花的时候,仿佛眼睛是明亮的,我们的双手是温暖的。棉花是一个安静的字眼,她的内蕴始终是朴素的。岁月深处,各种花事均如过眼烟云,只求赏心悦目,唯有棉花,不邀宠不抢功,以洁白处世,将温暖带给人间。
与其它农作物比,小麦、玉米、水稻等,无论是对气候、土壤和肥料都是有苛刻的要求,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像一位待字闺中的娇小姐,“无房无车”绝对是不肯低嫁。而只有棉花是不讲究条件的泼小子,气候热也成,气候冷也罢,土壤肥可以生长,土壤贫瘠也能活,即使盐碱地又能怎样?棉花还是照样生长。从来不讲究条件、不要求环境,哪里需要哪里安家,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
与娇滴滴的观赏植物论,棉花有花的鲜艳美丽,却没有花的矫揉造作。她从来不与浪漫的玫瑰争宠,也不与富贵的牡丹比尊,就连以清高淡雅自喻的菊也不屑与之为伍。悄无声息地开花、结果,不管人们关注不关注,她都衣被天下,情暖万家。她谦虚地躲在以牡丹梅花为首的百花之后,拒绝俗世的荣华,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中,只与辛苦勤劳的耕种者为伍,是农民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她是一朵既谦虚又尊贵的花,在百花之中,唯有她“花开天下暖”;她是一朵懂得自爱的花,收藏温暖,不事张扬,将爱埋藏在心底。作为棉被、棉布、棉鞋,哪怕是一块小小的手帕,也将温情送到人间。将风雪、阳光、星月转化为人世间的关爱,情暖全天下。秋天,在旷野上绽放一片雪白,让自己的心情永远风轻云淡。不经意间,上苍把大把大把如云朵一样洁白的棉花撒向人间,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温暖,她就是上苍对我们人类的特别青睐——棉花!
(二)棉从远方来
棉花的祖籍并不在中国,她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异乡客。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棉花这位来自远方的朋友,一踏进国门,就给中国人带来了福祉。自从棉花来到中国,人们就抑制不住对棉花的依赖和喜爱。有人说棉花“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又有人说“百花一谢成尘土,剩我缠绵暖万家。”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斯文·贝克特则说,棉花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射台”。
而这个能够搅动整个世界的小小“花朵”,到底又是如何温暖整个中国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下:
据相关资料介绍,棉花传入中国的路径大致有三条,一条是由印度,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之后传入福建、四川等地区;一条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也有人将这两条路径合二为一,称之为南道棉,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主要是亚洲棉;另一条途径则是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稍后的南北朝时期,史称北道棉,主要是非洲棉。
而《尚书·禹贡》上“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一般认为是中国有关棉花的最早记录,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
而这个衣被天下的花朵,这个“百花一谢成尘土”,而唯独“剩我缠绵暖万家”的花朵,到底怎样由异国他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呢?
说棉花传入中国的经历,一定跳不过一个人和一段故事,這个人是张骞,这段事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2世纪的中叶,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登基,成为汉朝的第五位天子,这是一位很了不起君王,中国老百姓眼中的明君。他7岁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间击灭了匈奴、吞并了朝鲜、遣人出使西域,使中国的疆土幅员辽阔,人民安居乐业,首创年号,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彪炳史册。
汉武帝初年,中国就已经开始走向富强了。但总有西域的匈奴人时不常地来中原骚扰,使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成了汉时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何才能消灭匈奴,还老百姓一个安宁平和的生活?就成了新上任的汉武帝首要办的大事。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汉武帝决定派使者前往匈奴西边的邻居月氏国,准备与月氏联合起来,采取东西夹击的办法,共同除掉匈奴这个祸害。派谁去呢?经过海选,张骞在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最为合适的人选。
于是,以张骞为首领,以匈奴人堂邑父为副手,由一百多名勇士组成的代表团,于公元138年,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南)浩浩荡荡出发了。出了陇西就进入了匈奴的地界,没几天,张骞他们就被匈奴兵逮住了,做了匈奴人的俘虏,这一虏就是十年。十年后,张骞和堂邑父才从匈奴手里逃脱出来。
他们一路西奔,却不料又闯进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当张骞他们说明来意,并请求大宛国王支持,将他们送到月氏国时,大宛国王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大宛王早就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个中国,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都很讲究,金银财宝、绸缎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他们终于到达了月氏国,并见到了月氏王,当张骞向月氏王说明来意,准备联合起来消灭匈奴时,没想到,月氏国王却不想干了。因为,十年的时间月氏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月氏国王不再想与匈奴为敌了。无奈张骞他们只得往回返,为避免被匈奴人再次发现,张骞他们决定不再从月氏国往东行,而是出月氏往南,不料,还是被匈奴发现了,又在匈奴待了一年多,再次趁机逃出来。这样,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前前后后历经了十三年,无功而返。
回到长安的张骞心有不甘,稍做休整后,又向汉武帝提出再次出使西域的打算。他说,我在大夏(位于当时匈奴的西部)看见邛山(在今四川)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买卖人从身毒——天竺(今印度)弄来的。大夏人能从身毒买到蜀地的东西,说明身毒离蜀地不远。这次,我们从蜀地出发,走西南那条道儿,经过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经过匈奴了。
当时,雄心勃勃的汉武帝也正有结交邻国的打算,与张骞不谋而合。于是,他再一次派张骞为使者,从蜀地出发,带着金银财宝和丝绸等礼物去身毒(印度)国结交朋友。
也正是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返回的时候,作为身毒国回赠中国的礼物,棉花才被带了回来。从此,棉花这个温暖千家万户的植物在中国扎根了。
毫不夸张地说,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开辟了我国的“丝绸之路”,同时,他也开辟了棉花进入中国的通道。确切地说,如果我们将丝绸送往域外的路称之为“丝绸之路”,那么,从外域运往中国的棉花是不是叫“棉花之路”呢?张骞就是那位送温暖进中国千家万户的棉花使者。可否想象一下:在浩瀚的沙漠上,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路,这个路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驼铃声声,不绝于耳。而伴随着声声驼铃前往的,既有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也有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西方人。黄种人驼着丝绸、瓷器往西去,白种人驼着棉花、棉籽、棉布往东行。在这条路上,既充满了丝绸的丝滑,又充满了棉花的温暖。
若这样论,张骞开辟的这条通往西域的路叫“丝棉之路”,是否更为妥帖呢?
(三)棉花的“棉”
那么,“棉”这个字,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她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中国有一部字典叫《说文解字》,是由东汉的经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许慎编撰的,许慎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编撰了这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们国家第一部解说文字来源的经典,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凡是研究汉字的人,没有不以它为蓝本的,从古至今,无一例外。因此,人们尊许慎为文字学的鼻祖,称《说文解字》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字典。
就是这么了不起的一部书,我们在里面却没找到“棉”这个字。而只看到了与“棉”长得比较相像的“绵”或“緜”。“緜”字为“绵”的古汉字,关于汉字简化的是是非非,因为离题太远,我们就不去说了,先来说说这个“绵”字吧,严格说来,此“绵”并非“棉”花的“棉”,它与棉花的“棉”没有任何关系。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緜,联微也,从系,从帛”,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此“绵”指的是丝绵,丝织品,是由桑蚕抽丝而来的。即使现在你查一查《新华词典》,也会发现,包括由“绵”产生的延申义如“绵长”、“绵连”“绵密”等等,仿佛都有一些“丝丝”在里面。
那么,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为什么没有说“棉”呢?西汉时棉花不是就已经传入中国了吗?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棉花还没有广泛地流行开来,棉花还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许在一些闲章杂句中会出现“棉花”二字,人们图省事,就直接用“绵”代替了,所以,棉曾经被“绵”掩盖了好多年。
问题接着又来了,那时,无“棉“的中国人到底穿什么呢?难道中国人就不穿衣了吗?老百姓还好说,尤其是那些皇室贵胄、文人学士们,他们可怎么办?难道要“光屁股而扪虱谈道”吗?当然不是了!没有棉,他们穿丝和麻。有考古发现,自商以来,人们穿衣的料子有三类:丝、麻葛、皮革。主要是丝和麻。丝又称帛,从蚕茧中抽取而来,麻和葛属草本植物。当时,由于喂养桑蚕的量有限,丝制品是很珍贵的,只能供皇宫贵族和达官富人穿戴,皇室贵胄身上的绫罗绸缎皆是由丝制成的,称为帛,或锦帛。而麻和葛呢,与丝相比就次一些,无论从舒适度还是透气性都与丝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称之为布,普通老百姓和穷人是只能穿以麻葛为原料的布。因此,自古中国人比喻达官显贵用绫罗绸缎,称呼普通百姓为下里巴人,也叫布衣。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花这个来自异域,“柔软蓬松”又“洁白纤细”的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总该给她个名号吧,总不能让她像“小三”似的一直躲在暗处。这时的古人开始犯愁了,既然从国外而来,那就先随着外国人叫吧,这样,从外国人的嘴里秃噜出来的那串曲里拐弯的词,到了中国人的耳朵就变成了“吉贝”“白叠”或“白答”等等之类的声音。于是,中国人就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开始喊棉花为“吉贝”“白叠”或“白答”等等。其实,关于“棉花”这个词的外来音,除以上所说的“吉贝”“帛叠”或“白答”外,还有“斑枝花(攀枝花)”“橦花”等等,不一而足。不难理解,原本棉花就是个外来物种,传入的地方不同,叫法极有可能不同;再者,中国地大人多,人們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有关棉花的称谓多种多样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一边喊着,一边想,这东西与我们的“绵”何其相像?既有绵的洁白,又有绵的柔软和蓬松,可不就我们的绵吗?索性就叫她绵吧。又觉得这东西似绵又不是绵,中国的绵是来自桑蚕,而外国的棉却是来自植物,总该有所区分吧,于是,聪明的中国人想当然喊它“木绵”。其意很是明了,就是从树上直接生出来的绵。颇有点像中国人区分“大老婆”和“小老婆”一样,无论是大老婆还是小老婆都是老婆,为内外有别才始分大小的。
“木绵”一词在中国的书中出现大约在公元3世纪,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说:“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邑。……男子皆露紒,以木绵招头。”这应该是在我国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木绵”一词。
宋代的时候,棉花已经开始在中国普遍出现了,颇有遍地开花之势,最早,“棉”字开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出现了。南宋袁文的《(雍瓦)牖闲评》中曾经有这么一段文字:“木绵,只合作此绵字,今字书又出一棉字,为木棉也。”
要说,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这个“棉”字造得是相当有水平的,“木”表明了棉花的血统来源是植物,而“帛”则表明了棉花的柔软蓬松如丝一样的特性,两者合二为一,则又与中国特有的“绵”字区分开了。
一个文字从出现到被人们完全接受,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从宋到元再到明,“棉”和“绵”一直是齐头并行,在行文中,无论出现的是“棉”还是“绵”字,宽容大度的中国人都能接受它。只是到明的时候,与棉花的发展相比,“绵”的势头有所减弱,而到了清“棉”字就彻底占上风了。于是,小老婆终于转正上位,成了辞书字典中的“胜利英雄”了。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在我国的云南一带仍然有还有一种植物“木棉”的存在,此“木棉”与上文中所说“木棉”即棉花又是不相同的,尽管它们同属于锦葵科。
木棉(学名:Bombax ceiba),又名攀枝花、红棉树、加薄棉、英雄树等,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落叶大乔木,高10-25米,枝轮生,叶互生。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木棉树又被称为“英雄树”,木棉花为我国攀枝花、廣州、高雄、台中等市的市花。更有意思的是,与棉花同属木棉科的木棉树生长迅速,材质轻软,木棉纤维短而细软,无拈曲,中空度高达86%以上,远超人工纤维(25%-40%)和其他任何天然材料,不易被水浸湿,且耐压性强,保暖性强,天然抗菌,不蛀不霉,可填充枕头、救生衣、可供蒸笼、包装箱之用。
以上文字是由度娘给出的。
正因为木棉的这些属性,我国近代棉作学奠基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或棉花所)第一任所长冯泽芳先生曾经对它做过专门研究。
(四)衣被天下
1
棉花刚到中国时,还是一个稀罕之物,人们并没有看到它能够“衣被天下”的特性,那时的人们只是将棉花当成一种观赏的植物,供在富人们的亭台楼榭前,看她开花结果。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他的《苏莱曼游记》中曾说,在中国看到的棉花,是被人们种在花园里当花来观赏的。
渐渐地,人们才慢慢发现,棉花这个花不同与其它的花,她不仅可以花开二度,并且那个白生生、蓬松松又软绵绵的花不仅可以观赏,而且还可以用她来取暖,效果不亚于桑麻。“木棉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苎麻,免渍缉之工,得御寒之益。黎民百姓,无不夸赞。”若要细论起棉花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她的物美价廉是丝帛所不可比拟的。其次,她的纤维是弯曲的,纤维与纤维之间更容易黏合,这更是许多直纤维所不具备的。其三,她的中空性更保暖,再加上她的柔韧性也很优秀。关键是,当时的富人可以穿丝织的绫罗绸缎,而穷人却只能靠麻葛甚至树皮之类御寒。人是越来越多,而穿衣的材料却增长缓慢,这也是令当时的统治者很头疼的事情。怎么办呢?而恰恰就在这时,棉花这个拯救中国人穿衣的精灵出现了,棉花一跨进国门,就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先是边疆地区,再是岭南,接着是黄河长江流域,随即就花开神州大地,情暖万户千家。
若细分起来,棉花在中国开花结果,并根植于大地,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边疆植棉时期,二是岭南植棉时期,三是长江、黄河流域植棉时期,四是近代植棉时期,五是现代植棉期。不妨我们就顺着棉花历史专家已经给我们划分好的时期,来进一步认识中国棉吧。
2
先说边疆植棉,大约在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当中原的人们还在为身上穿什么发愁的时候,远在我国的海南岛、云南和新疆,那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享受棉花带给他们的温暖了。载于《禹贡》:“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就是说海南岛的人尽管身上穿的仍是卉服,但已经将精美的织贝(棉花)装于篚中,当作有用的植物,此时,他们已经不仅仅把它们看成是观赏植物了。事实上,在此后不久,海南岛的先人们真的就将棉花织成布匹,并且穿在身上了。到了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海南岛上种植的棉花不仅可供自己穿衣,甚至还被当成供品献给当时的皇帝来抵挡赋税。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献之,蛮不堪役。”
关于云南植棉,历史也有记载,《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人……知染采文绣……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圩。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当时云南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棉布不仅品种多,布幅也可以达到5尺宽,而且也能印染各种花色,还能绣花,精美程度可以与锦相媲美。
据专家考证,新疆植棉的历史也不下两千年。《梁书》(公元503-557年)西北诸戎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的棉不仅质量好;而且已经在市场上作为商品交易了。此后,关于新疆棉花的记载在史书中又出现多次:《北史》西域传:“康国者,康居之后也……其王素冠七宝花,衣绫罗锦绣白叠。”《旧唐书》西戎传:“高昌……有草,名白叠,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新唐书》西域传称:“高昌……有草名白叠,撷花可织为布。”此外,据德国人瓦勒在其所著《中国农书》中考证:白叠就是突厥文的译音,连“布”这个字的发音也是从西域来的。
3
再说岭南植棉。应该说,此处“岭南”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岭南,而包括四川、福建等地。
西晋左思(公元265-316年),在他的《蜀都赋》中说:“布有橦华”,时间大约是3~4世纪,而作于5世纪的《南越志》云:“桂州丰水县有古终藤,理人以为布。”“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毛,核如珠珣,治出其核,约为丝绵,染为斑布。”唐著名诗人王维(公元699-759年)在《送李员外贤郎》诗中有“橦布作衣裳”一句。这位“贤郎”是上铜梁去的。另在他的《送梓州李使君》诗中也有“汉女输橦布”之句,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棉花纺织技术。由此可见,岭南及四川当时已有植棉和棉花纺织业了。
北宋时代的庞元英于1085年撰的《文昌杂录》说:“闽岭以南多木绵,土人兢植之,采其花为布,号吉贝”更明确地说明闽岭以南不仅有棉花,而且“多”,农家植棉的积极性也很高。积极到什么程度呢?同一朝代的彭乘所撰《续墨客挥犀》和范正敏所撰《遁斋闲览》中都有“土人兢植之,有至数千株者”的句子。
宋人方勺撰的《泊宅编》载:“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树如柞,结实如大麦,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茸然。土人摘取出壳,以铁杖捍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宋末元初的谢枋得(公元1226-1289年),所作《谢刘纯父惠木棉布》一诗可谓是对岭南时期百姓种棉花的全面总结:“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角齿不兼与,天道始平均,所以木绵利,不畀江东人。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塞上寒堕指,挟扩谁为缊。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4
三说长江、黄河流域植棉。从13世纪至20世纪初,我国棉区逐步扩展到长江及黄河流域。
在与谢枋得诗同时代的《农桑辑要》中,已明确记载植棉发展到黄河流域了。其文曰:“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接着还对“风土不宜论”作了批判,要求推广。可见这时棉花不过初入陕右(即陕西)而已。
《农桑辑要》为当时元朝司农司所编,相当于我们今天农业部。其中有一节叫“木棉”,是专门用来阐述棉花的。第一句话就是:“新添栽木棉法。”尽管这篇文章总共只有321个字,却极为扼要地总结了当时陕右棉花栽培业及棉花加工业的情况。它应该是我国官方政府第一篇专门记载棉花的文献,也说明当时的政府对于植棉业已经十分重视了。
在《木棉》这篇专业文献的后面,还有一篇《论苎麻木棉》的文章,算是推广苎麻、棉花的评论,全文也仅只有229个字,但例证极丰,说理极透,对棉花评价极高,非常精彩。
與此同时的《资治通鉴》中也有一句:“木绵,江南多有之。”明确指出,棉花在江南已经十分普遍了。
公元1313年王祯撰的《农书》中是这样说木绵的:“夫木绵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木绵叙》)在《谷谱十》一节又说:“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
当然,随着棉花的推广,赋税也来了。《元史》载:“至元……二十六年,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这应该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大规模地征收棉赋的记录。此后,在江南征收棉花的赋税已经十分普遍了。
《明史》食货志二记载:“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木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并规定木棉亩征四两,不种木棉者,征棉布一匹。至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棉花在衣被原料上已占了首要地位。1487年丘浚撰的《大学衍义补》中说:“至我朝,其种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枲盖百倍焉”。即南北都种植棉花,贫富都靠棉花。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578年撰)木部木棉集解:“江南、淮北所种木棉……此种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矣。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由此可见,棉花不唯独南方所有,而且已经遍及中州。
《群芳谱》(明王象晋1621年撰)曾摘录徐光启《吉贝疏》(已失传):“今棉之利遍宇内……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纴而寡于艺。若以北之棉学松之织,利当更倍。”棉花由主产于江南而遍布北方。由此,可以证明棉花在神州大地上已经遍地开花了。
大约在唐代,耐不住寂寞的棉花就已经开始从中国漂洋过海东渡日本了,与棉花一起进入日本的还有他的名字——木棉。“棉籽发芽,看扶桑日出。”据说,时至今日本还将棉花叫木绵,将棉布叫绵布。到了元代,不安分的棉花趁人不注意,拐了个弯儿又到了朝鲜,在高丽的木槿花树下开放,同时,棉花也听懂了《桔梗谣》,渐渐地也成了高丽一座白皑皑的宝山。
5
大约从20世纪初,随着世界植棉业的发展,棉花也成了世界列强欺行霸市的一种手段。英、法、德、美、日等帝国列强如何能轻易放过中国这个市场呢?他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不仅仅是为了索要我们的黄金白银,还为了向我们倾销洋纱、洋布。著名作家刘震云在他的《俺村、中国和欧洲》中说:
我从小生长在中国河南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接触欧洲,是从身边的生活用品开始的。直到现在,中国人划分世界还用两个概念:西方和东方。西方是指欧洲和北美,东方是指中国和中国附近的国家。由于水的关系,太平洋的关系,中国人还用另外两个概念划分世界,称欧洲和北美为“西洋”,日本为“东洋”。从19世纪中叶,“西洋”和“东洋”轮番入侵中国,中国人便称欧美人为“西洋鬼子”,日本人为“东洋鬼子”。随着“西洋鬼子”和“东洋鬼子”的入侵,他们的商品也源源不断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身边。我小的时候,村里人仍称煤油为“洋油”,点燃煤油的灯为“洋灯”,村里织布机织出的布叫“土布”,从西方漂洋过海运过来的机器织出的布叫“洋布”,洗脸的肥皂叫“洋皂”,自行车叫“洋车”。俺村的吃、穿、行,都和欧洲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外国列强的大肆掠夺,无奈清政府被迫采取对策,提倡所谓的“棉铁救国”,在扩大棉区的同时发展机器纺织。据张謇1910年著《奖励植棉及纺织业说》一文载,至宣统元、二两年,全国有纱锭75万个,每年成纱50万箱,用棉350万斤。民国三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大力推广美棉并聘用美国棉花专家蒋普生为顾问,先后在正定、南通、武昌、北京及其他地方设立棉业试验场,这是我国官办专业棉花试验机构的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20世纪植棉和纺织业的鼎盛期在1914-1925年。那是因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因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他顾。据相关资料记载:1925年,全国有纱厂87家,其中属我国资本经营的有53家;全国有纱锭357万个,其中属我国资本经营的205万个;全国有织布机23000台,其中属我国资本经营的有13000台。1925年全国植棉面积已由1914年的2812万亩扩大到5621万亩,皮棉总产也由1914年的753.4万担增加到1446.8万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日等帝国列强对我国财富的掠夺更加疯狂,再加上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国植棉业及棉纺织业进展极其缓慢,至抗日战争前夕的1937年,全国植棉仅有6842万亩,皮棉总产1966万担。
到解放前夕的1949年,全国棉田面积减少到4155万亩,皮棉总产仅888.8万担。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棉花是个外来物种,这位谦逊的异乡客,从不挑肥拣瘦,她特别随和,只要给块土地,就能扎根、发芽、开花,并且花开二度,絮暖万家。因为,棉花索要极少,所以,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她的家。南起海南岛,北至新疆北部的玛纳斯河流域;东起我国的臺湾地区和长江入口沿海地带,西到塔里木盆地西缘的绿洲,处处适合它的生长。这么说吧,凡是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滨海一带的盐碱地带,有灌溉条件的内陆平原,都可以种棉,让人立生以给点阳光就灿烂之感。
6
五说现代植棉。如果我这样问,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战线上,除粮食外,政府首要抓的经济作物什么?毫无疑问是棉花。
的确,新中国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开始着手抓棉花生产工作了。
首先任命当时的棉花专家杨显东为农业部副部长,主抓棉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政务会上,周总理就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棉花生产落后,亩产只有二十多斤皮棉。每年进口棉花、棉纱和布匹,不仅要付出大量的外汇,而且帝国主义一卡我们的脖子,那我们的纱厂、织布厂就会停产,几亿人民穿衣盖被就成问题了。我们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尽快地把我国棉花生产搞上去。”能将棉花生产问题提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政务会上说,可见当时中央领导对棉花有多么的重视了。
也就是在这次政务会上,作为农业部副部长的杨显东代表棉花专家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有关促进棉花增产的几项措施:
一是改良品种,从美国引进岱字棉和德字棉,繁殖推广;二是改进栽培技术,改撒播为条播;三是施足棉田底肥,进口部分化肥;四是积极防治棉花病虫害;五是要适当扩大棉田面积;六是提高棉花收购价格,使棉农能得到实惠,提高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六是提高棉花分级标准制度,实行优质优价。为了实施上述技术措施,各地必须培训大批棉花技术人员。
对于作为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提出的棉花措施,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云和薄一波都很赞同,并决定立即通过各种渠道,从美国引进岱字棉种。
说起岱字棉的引种,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小故事呢?
经周恩来总理授意,政府拨专款13万美元,由棉花专家胡竟良等负责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美国对中国经济还在进行封锁,如何才能买到优良的品种,并将其顺利运达国内,这成了一大难题。
1950年初,胡竟良首先联系到了当时在美国纽约任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代表邹秉文。
邹秉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农业专家、爱国人士。他当时恰好在美国的和昌公司工作,胡竟良决定通过邹秉文以和昌公司名义购买美国棉种。
当胡竟良将购买棉种的消息告诉邹秉文后,邹秉文立即对美国的棉种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考察,美国斯字棉种已退化,其纤维短,细度差,产量低,在美国已经淘汰。”建议用美国的岱字棉15号:“产量高、质量好,美国种棉农场都购买岱字棉种。”
邹秉文在复电中同时声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估计收购难度很大。”
不久,邹秉文接到国内复电:“请你在美国尽快选购几百吨岱字棉种,力争赶上明年播种之用。”
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农业专家的邹秉文深知时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他很清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的道理。尽管,邹秉文当时正患病毒性流感,四肢酸痛,浑身乏力,但他一刻也不敢耽误。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奔波,联系良种。岂料一听说是为中国购买,许多种子公司均以“岱字棉种已颗粒无存”的理由拒绝了。
这可怎么办?这时,之前说好与中国合作的昌和公司的老板也开始动摇了,打算将中国的汇款退回去,不做这担生意了。邹秉文听说后很着急,他说服老板一定要接下这担生意,“千万别退款,我想办法去购买”。
就这样,邹秉文拖着病体飞往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产棉区。老板于心不忍,劝他病愈后再去,他说:“再不抓紧时间采购,更无法买到,届时,我无脸见父老乡亲”。
到达密西西比州后,邹秉文说服当地华侨同胞与他一同深入棉区收购棉种。
侨胞们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来采购岱字棉种呢?”邹秉文便向他们讲明“岱字棉”良种的重要用途。在邹秉文的力劝下,侨胞们答应与邹秉文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出把力。
“要购买多少?”
“越多越好。”邹秉文吩咐说:“对此,不要声张,不分昼夜,尽快尽量抢购。”他是怕当地老板知道了是为中国收购,又不卖了。
不仅如此,邹秉文还亲自教华侨如何鉴定岱字棉种的方法。经大家努力,3天内居然收购了480吨。侨胞们腾出一个仓库,将这些棉种打包,运到新奥伦港,运往中国青岛。
岂料,美国一听说是运往中国的,无论如何都不给运。无奈,邹秉文只好找朋友帮忙转船先运到南美,随后又从南美运到中国。几经周折,终于,在1950年4月份,这批岱字棉15号良种历经曲折和磨难,终于安全运抵青岛港口,所幸未误农时。运输途中,邹秉文整天提心吊胆,他怕被美国政府觉察,扣下棉种,那样,不仅前功尽弃,而且祖国就很难再得到如此大批优良棉种了。当他得知岱字棉15号已经顺利到达了青岛,才如释重负,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正是由于这480吨岱字棉15号的播种,1951年我国的棉花喜获丰收,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得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新中国,棉花产量比解放前的1949年猛增55.8%。周恩来总理听到汇报特别高兴,当他听说邹秉文为引进岱字棉15号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非常感动。将岱字棉15号视为珍宝,并指令在全国大量推广种植这个品种。
新中国的棉花产量连续数年的速猛增长,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搜集情报,1953年终于查出中国推广的是他们的岱字棉,并知道是由邹秉文购买运出的。美国政府大为光火,于1953年11月将邹秉文夫妇传到美国纽约移民局。整整一天,不让吃饭,不给水喝,照明灯直射在他俩的脸上,企图从邹秉文嘴里能问出点什么。“你为什么要替中国共产党运去大批优良棉种?”
邹秉文很坦然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也是学农的,为了发展中国农业,为中国购买棉种是我应做的事。况且和昌公司经营中美贸易已有多年,这次购买棉种也是公司的业务。至于两国政治问题,我是一名商人,从来都不过问。”
对方又问:“你们为什么把5个子女都送回新中国,是否早有思想准备?”邹秉文反问:“你们美国当父母的,难道能管得了自己成年儿女的志愿和选择吗?”
美国人见从邹秉文夫妇口中实在问不出什么,只好将人放行了。但为防止他们回国,将护照扣留了。
后来,周总理到欧洲访问,专门绕道美国,亲自登门看望邹秉文夫妇,并希望邹秉文能回国工作。这给了邹秉文很大的鼓舞,邹秉文回国心切,他借口去欧洲旅游,取回护照。1956年,历经千辛万苦,邹秉文夫妇终于回到祖国。此后,他为祖国工作,一直到1985年逝世。
假若你问邹秉文,这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将美国的岱字棉15号的引进中国”。
1951年3月,农业部召开解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布置全国的棉花生产任务。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棉花会议几乎年年都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棉花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視,有些年份还是国务院亲自主持,为鼓舞全国人民种棉的士气,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到会祝贺,并与代表合影留念。特别是周总理,召开棉花会议的次数多了,对于全国种棉能手,产棉大县等都记在心里了。往往在开会中,他随口会问:“某某县的县长来了没有?某某县的植棉劳模来了没有?吴吉昌,吴吉昌来了没有,你们那里棉花生产怎样?种植棉花你们要带好头啊!”总理的一声问询,对于棉农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居然还记着一个棉农的名字,能不感动吗?正是因为感动于总理的认真和关怀,而棉花劳模吴吉昌才拼命工作,才有了后来新华社记者穆青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1966年1月,寒风呼啸,中南海的湖面上披着冰甲。周恩来总理刚在全国第五次棉花生产会议上作完报告,又立即请几十位植棉劳模来国务院会议室座谈。
当头裹白毛巾,身穿黑棉袄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进门时,总理指指自己右侧的座位说:“老吴同志,坐这里来。”
总理对大家说:“毛主席又给咱们任务了。主席指示:要粮棉并举,学会两条腿走路;要继续研究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主席把任务交给我,我依靠大家。”
总理和大家亲切地谈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他握住吴吉昌的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吴吉昌说:“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你把它担起来!”吴吉昌迟疑地说:“中,可我是个大老粗,一没文化,二来岁数也大了……”总理打断他的话问:“你多大了?”吴吉昌答:“五十七。”总理说:“你五十七,我六十七,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我跟你说,再过二十年,我八十七,你七十七,咱们一起用二十年时间,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行不行?”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响亮地回答:“行!”
这就是吴吉昌不平凡的战斗历程的起点。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段《毛泽东与棉花姑娘》的视频,20世纪50年代,河北成安县是全国著名的产棉大县,据当时的棉花姑娘们回忆,全县棉花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是全国的棉花高产的示范县,周总理誉其为“河北大寨”,有棉海仓田之称。由于棉花产量高,全国棉花生产会常在河北成安召开,全国各地纷纷到成安学习植棉经验,甚至苏联、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常派代表到成安参观。对那些摘棉花特别快的姑娘,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棉花姑娘”。1959年9月24日,毛泽东亲自到河北成安县视察,这可喜坏了棉花地里的“棉花姑娘”,大家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会一个劲地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主席走到那,她们就跟到那,跑着喊着,一直不舍得离去。棉花能手李素梅、李瑞芳、王素梅、高瑞芹作为成安棉花姑娘的代表还受到主席的接见。据棉花姑娘李素梅回忆:当时给主席准备了一把椅子,主席一直不坐,对姑娘们说,你们是英雄,你们坐。当时,成安的棉花产的特别多,棉花一垛一垛的都堆成了山,从棉田出来,毛主席还亲自登上棉花垛,并兴奋地说,我登上“棉花山”了。由此可见,当时的国家主席对于棉花生产也是十分关心的。
就此事采访中棉所的老同志,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说,那时候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多么关心棉花啊。中棉所的许多老同志都曾经好几次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有的还与毛泽东、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尽管那时的他们还很年轻,并且是作为工作人员参与的,但仍然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原中棉所所长汪若海在他的《棉花生涯五十年》中写道:
20世纪60年代初,棉花资源仍然十分紧缺,棉布、棉絮都是计划供应。原棉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党中央国务院对棉花生产十分重视,抓得很紧。自1962年开始,直到1976年周总理逝世前,国务院几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布置任务。
1964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集中产棉县棉花生产工作会议。出席会议代表497人,我和我所其他六七位同志,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會议。这次会议与前两次一样都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周总理公务繁忙,日理万机,而对棉花生产却抓得很紧,很细,使人由衷地生发敬佩之情。他亲自在主席台上作报告,分析形势,布置任务。在报告中,还不时点到台下代表中一些基层县负责人名字,提出问话,要他们回答。
中棉所的老同志郑玉生在《棉花界的一次盛会》中回忆1964年春,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集中产棉县会议的情况,称这次大会是“棉花界的一次盛会,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这次大会开得非常隆重,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亲自作报告。在葵花向阳的大厅里,迎来了四面八方棉花大面积高产县的代表。当周总理步入大会主席台时,台下群情激昂,人们纷纷站立起来,大厅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自主地向前排无人的席位上移动,大家都想离周总理近些,以便能够目睹到总理的面容,聆听到总理的教诲。记得我身旁的安阳县杨县长,他顾不得“县太爷”的身份,连滚带爬地向前冲去,把鞋子都搞掉了。周总理挥手示意让大家坐下。在报告中,他像老师上课一样,不时地点各主产棉县县长的名字,询问他们那里棉花生产情况,提出他们那里棉花生产的问题。记得最清楚是提问身后慈溪县女县长。问:“你们那里危害棉苗的蛞蝓还厉害吗?”答:“已经找到了防治方法,控制住了。”一个国家总理,日理万机,能够亲自抓棉花生产,又如此的了解农情,使大家深受教育,倍加爱戴。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周总理接见了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和劳模,对他们在棉花战线上做出的成绩表示感谢,同时为他们每人倒杯白开水,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辛苦了,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你们都是内宾自家人,我没有用高级茶款待你们,我想你们不会见怪的。”周总理如此的关爱和鼓励大家,使大家深受感动,终生难忘。
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接见了与会全体人员,在宴会厅合影留念,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棉花生产的重视,也为这次棉花会议增添了光彩,同时也使这次棉花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曾经在中棉所工作过的、棉花战线的“老兵”沈仍愚先生回忆说:
“60年代,全国的棉花生产会议年年开,一直到周总理去世,均由国务院主持召开,周总理每次都到会讲话。记得有一次,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对大家说,拜托诸位了,一定要把棉花搞上去,要不然,我口袋里没有钱,怎么给你们发工资?怎么给老百姓发布票?”
为了促进棉花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各个省还成立了棉花办公室,专门从事棉花管理工作。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新中国成立后仅三年,棉田面积扩大了一倍,总产皮棉达130.4万吨,比解放初期增产了两倍。
原中棉所所长汪若海在他的《中国棉史纪事》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棉花的发展是这样总结的:
“自1950年至2005年的56年间,全国平均年度棉花总产为285.6万吨,平均单产为每亩37.5公斤,总产和单产的水平均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全国棉产更上一个新台阶。1982年,我国棉产首次列居世界首位。此后,基本上保持了世界最大棉花生产国的地位,实现了中国棉业发展史上“从小到大”的跃进。与此同步,棉花纤维品质也大幅度提高,基本满足纺织工业需要,而且还生产优质的超级长绒棉等。
在此期间,我国以棉纺为主的纺织工业也有巨大进展,纺织能力与主要纺织产品以及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贸易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棉花购销、加工、流通、贸易的组织与体制渐趋健全、完善。
此期间,以“陆地棉”替换了传统种植的“亚洲棉”,进行了7次全国性的棉花品种更换更新,逐渐减少自国外的引种,自育棉花良种逐步普及,并建立了棉花种子加工、繁育、推广的技术与体系。棉花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提高,多熟制种植、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植棉及化学调控等技术的创用和施肥、灌溉、病虫害治理技术的改进提高,对促进棉花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及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均取得新的进展,有的已在棉花产业上应用。科学技术对棉花增产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至21世纪初已达55%。
50多年来,由于我国棉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全国10多亿人的穿衣问题,而且大量出口,惠及世界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棉花在我国广大棉农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呵护下,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像绽放在天空中的礼花,生长更为恣睢。屈指算一下,棉花在中国已经落户有约2000年的历史了,在这2000年中,棉花从一朵花到一片花,再到成片花,如今我国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00万亩了,占世界棉田总面积的15%;皮棉产量约600万吨,占世界皮棉总量的1/4,居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地地道道的产棉大国。如今,我国自己生产的棉花不仅解决了国内13亿多人的穿衣问题,还出口国外,衣被天下。
7
应该说,新中国的棉花振兴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经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不仿,我们在此梳理一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有4亿多人口,但是全国的棉花总产量只有44万吨,算下来人均棉花占有量只有可怜的一公斤。这一公斤棉花,意味着人们连穿衣这个最基本的需求都成问题。大凡20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中国人,谁没经历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时代呢?
为了解决棉花的极度匮乏,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领导人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繁荣经济、稳定市场、保障供应的重要政策措施,并发出了“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的口号,鼓励、奖励农民多种棉花。与此同时,为了迅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农业部门采取了许多增产措施,并在1950年进行了第一次棉花品种更换工作。有关“岱字棉15号”引种的故事,就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棉花品种更换工作中。
美棉的引进,中国棉种的更新换代,给我们棉花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大面积的品种更换,以及植棉新技术的推广使我国的棉花产业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58年,我国的棉田面积比1949年扩大了一倍。棉花总产量达到了197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多吨增长了四五倍,但是这还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纺织工业用棉和人民日常的需要。有人统计当时美国棉花的品种占据了我国棉田的80%,80%美棉品种像是一块重石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更压得棉花科技工作者喘不过气来,我泱泱中华大国,岂能没有自己的品种呢?
1976年,山东棉花研究所庞居勤等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育成的“鲁棉1号”良种,把中国的棉花产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82年“鲁棉1号”的推广面积达到了3160.5万亩,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36.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国自主培育的“鲁棉1号”问世后不久,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谭联望研究员等人育成的“中棉12”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棉花良种迅速覆盖了中国大地。1984年以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我国的棉田里有95%以上种的是国产棉,中国棉终于在中国的大地上普遍开花了!1984年棉花产量达到了625.84万吨。比1949年高出了13倍。占世界34.4%的份额,大大超过了美国、苏联和印度,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一大产棉国!“要想富,种棉花”已成了中国棉农的共识,中国棉花花开富贵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一场毫无征兆的棉铃虫悄悄来袭,一下子打破了棉农致富发家靠棉花的美梦,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却从1986年的一亿多亩一下子锐减到六千万亩,国家和棉农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纺织业停顿、出口创汇大幅缩水,黄河流域的很多棉农甚至是谈棉色变,全国棉花产业濒临绝境。
要想真正扼制住棉铃虫的强劲势头,就非得种植含有抗虫基因的棉花不可,那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培育出来,而美国乘虚而入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转基因抗虫棉几乎占据了我国所有的棉田。
这似乎又回到了40年前,当时美国的棉花品种也是占据了我国的大半个江山。
要想再次夺回市场,重现80年代的辉煌,我国的育种专家必须培育出比美国抗虫棉更优良更高产的抗虫棉良种!
我国的棉花科技工作者再一次面临着严峻考验!,赶快培育出能够抗虫的棉花新品种是当务之急!
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棉花品种呢?在栽培棉花的野生品种里面,没有发现抗虫的材料。而自然界中有些物种是能够抗虫的,但是依靠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实现不了物种之间的杂交,唯一的办法是采用转基因抗虫技术。
于是,由生物技术专家郭三堆提供抗虫基因,由中棉所科技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化到棉花中去,并培育出既抗虫又优质高产的抗虫棉新品种,就这样一场人虫子大战开始了!
仅仅用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中国就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经过试验,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吃了抗虫棉的棉铃虫80%会死亡,有的植株甚至可以达到100%。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国家,这意味着我国濒临崩溃的棉花产业有救啦!但是科研工作者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抗虫效果,防患于未然。科研人员希望在原有杀虫基因的基础上再往棉花里植入一种新的外源基因,达到双管齐下的目的。1994年开始项目启动,仅用一年的时间,我国棉花科研人员再一次成功地将另一种基因植入棉体,这种基因也是编码一种有抗虫性的蛋白。
两种抗虫蛋白的植入让棉铃虫在劫难逃!
在棉花里面植入两个抗虫转基因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双价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抢占了世界抗虫棉研究的制高点。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争夺战!各国的科学家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育种竞赛。我国的育种专家们把压力变为动力,通过杂交、回交等手段,在短短的4年内,先后培育出了“中棉所29”,“中棉所41”等可以跟美国品种相抗衡,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抗病、抗虫性能更高的本土抗虫棉良种。
由于国产抗虫棉的优点越来越显著,更多的农民开始从进口抗虫棉纷纷转向国内的品种。我国的育种专家经过十几年的育种攻坚战,最终赢得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挽救了危难中的棉花产业。
截止2008年,我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3.15亿亩,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3%,。而棉花总产量达到了750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7倍。
8
公元2014年4月4日,对于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或棉花所)所长的李付广来说,是个难得的清闲日。第二天是周末,又恰逢清明节放假,李付广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了,按正常下班时间离开办公室,回家。
難得早回家一次,吃完饭,收拾停当,妻子就硬拉着李付广出门散步。
原本工作就忙的李付广,自从当上所长后就更忙了。由于中棉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下属单位,所址在安阳,给农业部或农科院的领导请示或汇报工作就得去千里之外的北京;再加上中棉所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北内陆等多地均有试验地,一年到头,李付广仅在部里、院里、试验地里来来回回地穿梭,就占去了大半时间。一个月能在所里待半个月就不错了;即使在所里,也多半待在办公室或会议室,不到八九十点钟,不到天昏地黑时,李付广很少回家。
李付广心里清楚,这么多年,欠谁都没有欠妻子的多。所以,妻子提出陪同散步的要求,能满足就满足。
出门右转东行2千米左右就是安阳师范学院,这是一座有着百年建校历史的老学校。校园十分干净整洁。尽管李付广夫妇大学毕业已经二十多年了,不知道为什么,对大学校园仍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只要散步,就会到这座校园里走走看看。
刚刚走进安阳师院的北大门,李付广的手机响了。
电话是河南省科技厅的一位领导打来的,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告诉李付广近期有重要领导要来中棉所视察。
重要领导会是谁?近期是什么时候?第二天就是清明节假期,是假期中,还是假期后呢?……
没容李付广多想,紧接着电话又响起来了。这铃声将李付广陪妻子散步的从容彻底打乱了。
这次是所办公室主任打来的,通知李付广晚上9点到安阳市政府大楼11楼开会。不用说,李付广已经猜到了,肯定与上级领导来中棉所视察有关。果不出所料,是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要来,点名要看中棉所!
要说,刘延东副总理与中棉所的缘分还真不浅。
刘延东副总理的父亲刘瑞龙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的常务副部长。1958年中棉所自北京整体搬迁到河南安阳,是经刘瑞龙副部长签字同意的。巧的是,中棉所的选址则是由刘延东的公公杨显东带领棉花专家考察后确定的。杨显东时任农业部副部长,棉花专家。可以这么说,中棉所选址安阳,刘延东副总理的父亲和公公均参与了。
而最关键的是2013年3月,所长李付广曾经代表中棉所给刘延东副总理写过一封信,建议我国今后棉花发展向西北干旱地区转移。
尊敬的刘延东副总理:
您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1957年成立于北京。随后,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杨显东先生带领我所专家在全国多地进行选址考察,最后,经综合评估,将所址确定在晋冀鲁豫交界处、位于棉花主产区、适宜进行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河南安阳。1958年,我所整体迁至河南安阳。2010年3月4日,杨元惺先生(杨显东长子。作者注)莅临安阳,专门视察了中棉所,看望了当年随杨显东副部长考察中棉所所址的老专家,并与老专家们座谈,追忆当年的艰苦岁月,畅想美好的未来。老专家们说,杨显东副部长平易近人,工作认真,他们很多人都与杨部长结下了深厚友谊。杨元惺先生说,其父生前曾嘱咐他,有机会到安阳的时候,一定代他看看中棉所的专家们,看看中棉所的发展状况,向专家们问个好,替他了却一桩心愿。我所参会的领导专家都很受感动,感谢杨显东副部长为我国棉花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他老人家晚年还惦记着中棉所的发展。
我作为现任中棉所所长,特向您汇报一下我所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一点建议:
中棉所是全国唯一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在农业部党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所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6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3项)、二等奖11项,为我国棉花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末,美国跨国企业——孟山都公司,凭其领先一步的高新技术,于1997年將其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成功推向中国市场。1999年,美国抗虫棉就占领了我国抗虫棉市场份额的95%,我国棉花产业再次面临严重危机。在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我所率先开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工作,先后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40多个,支撑并引领了国产抗虫棉的发展,使其市场占有率由1999年的5%上升到2012年的98%以上,并将美国抗虫棉彻底赶出中国市场。
继成功培育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之后,我们又将来自亚洲棉的TPS基因和来自拟南芥的EDTI基因转入棉花,成功创制了抗旱转基因棉花新材料。TPS基因能够使棉花合成海藻糖,增强了其保水能力,从而提高抗旱性;EDTI基因可使棉花叶片的气孔数量减少50%以上,使棉花的蒸腾作用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抗旱的目的。
在选择抗旱棉花新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抗旱试验。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一次性彻底灌浇,之后,棉花全生育期不再进行任何水分处理,同时,连续测量30cm深土层的水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5月3日(播种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25%,6月4日(苗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9%,6月28日(蕾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4%,7月23日(花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2%,8月15日(铃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9%,10月18日(吐絮期)土壤绝对含水量为5%。至8月中旬,30cm深土层已处于严重缺水状态,种植的普通棉花开始表现出萎蔫现象,而转基因抗旱棉花则生长良好,至10月中下旬,30cm深土层进一步干旱缺水,普通棉花逐渐出现死亡现象,而转基因抗旱棉仍能正常生长。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广人稀,虽然尚有5亿亩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盐碱旱地,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也使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利用高新技术,创制抗旱转基因新材料,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将主要农作物尤其是棉花生产逐步向盐碱旱地种植,对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北生态条件类似,也同样面临干旱少雨和地广人稀问题,如果我国西北地区旱地作物生产发展顺利,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中亚地区将逐步纳入到我国农业生产的辐射范围,对进一步稳定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转基因棉花已全面大规模推广应用,民众接受程度很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极为显著。因此,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依靠高新科技,大力推进我国西部地区旱地作物产业发展。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见附件)
非常感谢刘延东副总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
2013年3月22日
刘延东副总理对这封信很重视,曾对当时的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书记李钢作出指示:
万钢、春礼、李刚同志:
付广同志所提建议很有价值,我盐碱干旱的沙漠滩涂地区若能扩大种植棉花等作物,将为缓解我国耕地危机带来革命性的机遇。请研究论证并给予大力支持。
中棉所所长李付广为什么会想起来给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写信呢?
故事还得从2010年说起。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受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委托,中棉所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建立了“内蒙古棉花综合试验站”。当年籽棉花亩产达到了1000斤,这引起了所长李付广的好奇。
实地考察后,李付广发现,阿拉善是个很适宜种植棉花的地方。
一方面,阿拉善地广人稀,不到20万人口的阿拉善盟有2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一个人,可利用的土地较多。另一方面,阿拉善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130天以上,与新疆北疆具有相似的生态条件,这是棉花生长特别需要的。考察中李付广还发现,阿拉善的土壤比北疆的还要好,盐碱含量低,黄土层很厚。土壤整体属碱性,壤土、重壤土居多,含有一部分砂土。这样就使得棉花病虫害种类少、危害轻,棉花品质好,产量高。这是许多棉区都达不到的,美中不足的是阿拉善缺水。
阿拉善地处内蒙古最西端,与新疆和宁夏接壤。中国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阿拉善与宁夏仅一河之隔,黄河流经阿拉善约85公里,却没给阿拉善带来富足,是高高的堤岸将黄河水挡住了。中棉所所长李付广大胆地设想,阿拉善守着黄河,能否将黄河水引到阿拉善?
李付广自己在心里悄悄替国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将来阿拉善盟能种植500万亩棉花,就相当于内地可调减约1000万亩棉田用于粮食生产。按内地玉米产量1500斤/亩计算,每年可增收粮食700~800万吨,这对于缓解内地粮棉争地矛盾,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是相当重要的。
但水的问题,却是中棉所力所不及的。思虑再三,李付广决定给刘延东副总理写信。
来了!来了!
2014年4月9日上午,刘延东副总理真的来了!
浅蓝色的衬衣,深蓝色的西服,黑色的短裙。永远是那样的得体!永远是那样的雅致!还是那样的温文尔雅!
还是那样的气度非凡!还是那样的从容淡定!还是那样的平易近人!
像邻家大姐一样,延东副总理款款地向李付广走来。手一握,张口就说:“中棉所所长李付广!”
在去日光温室的路上,刘延东副总理对李付广说:“我和农业有感情,和棉花更有感情。我公公就是个棉花专家,中棉所建在安阳,是我公公选的,临终他还一直惦记着。”
一迈进日光温室,刘延东副总理就迫不及待地问:“这就是抗旱棉吗?”只一句话,所长李付广就已经明白了,刘延东副总理心里一直记挂着他信中提到的抗旱棉呢。
看到又低又矮的棉花,刘延东副总理很担心地问:“会不会影响产量啊?”
李付广告诉她,这只是育种的材料,不是品种。她才如释重负地“噢”了一声,心里的担忧算是放下了。
随后,所长李付广给刘延东副总理解释,别看这种又低又矮的棉花,它可是中棉所为适应棉花机械化采摘专门培养的新材料。
刘延东副总理问在场的工作人员:“你们都是本地人吗?”
听说他们都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大学毕业生,延东副总理很深情地说:“不容易啊!”
在去转基因研究实验室和早熟育种实验室的路上,正好看到中棉所自建所以来的图片展。她听说第一批来安阳的一部分老同志还健在,提出想见一见他们。
85岁的蒋国柱来了!84岁的邢以华也来了!……
一见面,总理就赶忙迎上去,拉着他们的手嘘寒问暖,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讲他们的杨显东副部长……
“杨部长工作很认真,很平易近人,没一点架子……”
听了老人的话,刘延东副总理很激动,拉着蒋国柱老人的手说:“你们为我们国家的棉花做出了大贡献。要多多保重,一定要健康长寿啊!”
在会议室,看完李付广精心准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工作情况汇报》的PPT后,刘延东副总理很动情地说:
今天来到农科院棉花所,确实感到非常高兴。去年5月11号收到李付广所长的信,知道了中棉所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棉业发展所做的贡献,确实感到非常高兴。今天到这儿,我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的公公,原农业部副部长楊显东也是研究棉花的。他是我国最早留美研究棉花的博士之一。他在康奈尔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写的就是美国的棉花产业。抗战时回国,一直都在从事棉花研究工作,一生对棉花情有独钟。当年是我公公和一些农业科学家一起确定了把棉花所的所址选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棉花产区比较集中的中心地带安阳的。现在57年过去了,棉花所在我们党和国家,特别是在棉花所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接着刘延东副总理对中棉所57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她认为,中棉所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棉花研究所,能够以国家的需要为目标,瞄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等为棉花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棉花科研的国家队,能将创新驱动发展贯穿于整个成长过程,这很难得,可以说是一个范例。要求农业部和农科院要很好地总结中棉所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出去,为“十八大”后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点贡献。
她认为,57年来中棉所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关键是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度责任感的科研队伍。
她希望中棉所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到:
第一,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研究方向要始终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做大做强我国的棉花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又提出了中国梦,两个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缺乏、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所以“十八大”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我希望你们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方面,走出一条节水、节地、节能、节劳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棉花所作为国家棉花科研领域的一个国家队,在这个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是更好的不负使命,勇攀高峰,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要更好的探索和实践如何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创新。扩大视野,凝练目标,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棉花所建成创新能力更强、体制机制更活、业界影响更大的高水平的研究所。
第三,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你们的优势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能够很好地结合。刚才萌山同志(陈萌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作者注)讲“接地气”,这点很好,下一步要更好地推广。怎么推广?特别是你们刚才讲到的走出国门,到中亚地区、非洲等当代丝绸之路去,这不仅扩大了我们的经济服务对象,也对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外交大的战略都有促进作用。希望棉花所的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的家里,以科技的進步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而且要把农业方面的创新战略联盟这个工作进一步搞好。能够使1加1大于2,使科技成果能够惠及棉花产业,惠及更多的农民。
最后,刘延东副总理对中棉所所长李付广提出的在内蒙古干旱地区发展棉花种植的建议表示肯定,还特意提出了有关在阿拉善盟扩大种植棉花的事情,要求农业部和农科院协助解决,将这项工作做好。
从来就没有忘记,根本不需要想起!没有稿子,也不用提示,一切均是刘延东副总理有感而发!
2014年4月30日,刘延东副总理在离开中棉所21天后,作出批示:
万钢、长赋、志刚同志:
半个世纪以来,农科院棉花所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一线,艰苦创业、勇克难关,为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科技部配合农业部认真总结、加大宣传力度,注意发现、推广好典型好经验,使科研院所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2014年5月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示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和农业部党组成员毕美家:
请桃林、美家同志阅。
我部要按照延东副总理批示精神,与科技部配合,系统抓好棉花所这一农业科技战线重大典型学习宣传,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业科技人员风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并营造更好的农业科技社会氛围。
早在2014年4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就已经在全院发出了向中棉所学习的通知:
一是学习棉花所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攻克重大科技问题。……
二是学习棉花所登高望远的超前思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
三是学习棉花所合作包容的开放胸怀,坚持协同创新,发挥国家队引领作用。……
四是学习棉花所敢闯敢试的改革锐气,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一流研究所的步伐。……
五是学习棉花所潜心科研的精神追求,弘扬核心价值,凝聚创新力量。……
2014年5月19日,《农民日报》:《将创新大旗高高擎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艰苦奋斗创业、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2014年5月28日,《科技日报》:《扎根泥土与棉种共成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记事》
2014年6月24日,农业部、科技部联合下文:《农业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学习活动的决定》(科教发〔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科技厅(局、委、办):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于1957年8月在北京成立,1958年3月整建制迁到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大寒村。57年来,中棉所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一线,艰苦创业、勇克难关,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建所以来,中棉所累计培育棉花新品种88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2项;1990—2010年间,培育棉花品种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最高年份达50%。为学习中棉所的先进事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部、科技部决定在全国农业和科技系统开展向中棉所学习活动。
一、学习中棉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二、学习中棉所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
三、学习中棉所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优良品质。……
2014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中棉所创新撑起棉花“国家队”》
2014年6月26日,新华网:《一心只为中国棉——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创新纪实》
2014年6月26日,《光明日报》:《花开天下暖》
2014年6月27日,CCTV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创新再创新》
2014年7月14日,CCTV1新闻联播:《培育新品种创新中国棉》
2014年10月13日,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下文,《关于开展向中棉所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4年12月15日,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决定特别邀请安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艳丽同志牵头撰写大型报告文学《中国棉》。
……
责任编辑/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