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俐
近年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思想、新的举措层出不穷,然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却依然没能走出“高消耗低收入”的怪圈。语文学科在理论上是“基础的基础”“百科之母”,实际上是“打入冷宫的皇后”。老师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们却依然难以感受并表达出文本之美,写作时往往言之无序、言之无物、言之无文、言之无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内容有所改变的高考指挥棒的导引之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一场旨在“还语文以语文”的静悄悄的革命。
一、关于教材
1.选文的时代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邓小平同志更是很早就明确指出:“教育制度中有很多具体问题……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教材的选文应注意融合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精神。“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意接受,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教材所选文本,如果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太远,学生根本没兴趣去看去读,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读了教材中的节选,会产生去看看原著的冲动,读了某位作家的作品,会想去找出他其他的作品来继续品读,这样的选文就占得了教学的先机。
我们以2013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中当然不乏文质兼美的经典名作,但总体而言,选文以古代、近代为主,反映当代社会人情伦理、公德意识、竞争合作意识等思想的文章少之又少。教学这套教材,总感觉在过去的、他人的世界里打转转,哪怕是《背影》这样的经典,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情感,恐怕也还得回到那个特定年代。笔者在教学该篇时,推荐并带领同学们一起阅读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龙应台的《目送》,试图分别从孩子、父母和既是孩子又是父母的中年人的角度,来探讨亲情伦理,也借此认识到从不同身份不同角度表现亲情伦理的写作方式。笔者并不否认《背影》的价值,但事实是,学生们对后两篇文章更感兴趣,两位作家的作品集也随后出现在学生们的课桌内。由此看来,教材的选文是否应更多一些反映当代社会的思想、生活的内容?
此外,2016年全国九套语文高考试卷的文学作品考查,有六套取材于当代生活,关注当代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情、法制、传统传承、环境保护等时代题材。高考的导向,与教材的选文,是否脱节了?
台湾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为学励志”选编的两篇文章分别是《论语选》和王溢嘉的《音乐家与职篮巨星》,这样将前人智慧与今人范例结合起来的编排,是否对学生而言更有实际的启示意义?就写作而言,是否也更能贯通古今,拥有更开阔的心胸和视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应能从中有所借鉴。
2.选文的文学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对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概括。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语文学科的确需肩负起精神熏陶、思想导引的重任。但是,目前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实际,是否仍然工具性太强、人文性太弱呢?
叶圣陶说:“我尝谓选文必不宜如我苏人所谓‘拾在篮里就是菜,选文之际,眼光宜有异于随便浏览,必反复吟诵,潜心领会,文质兼顾,毫不含糊。其拟以入选者,应为心焉好之,确认堪以示学生之文篇。苟编者并不好之,其何能令教师好之而乐教之,学生好之而乐诵之?”叶老还说:“吾人首须措意者,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楷模,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绝不宜问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唯以文质兼美为准。”“文质兼美”“典范性”,是叶老不断强调的选文的标准。综观2013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已然增补了一些关注人文、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具有批判性、斗争性的文章还是占主流地位。老师们教学时,总不忘从思想性上狠狠挖掘,学生们分析时动辄出现“批判”“阶级”等字眼。习惯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学生,又如何读得懂诸如《会明》(2016年江苏卷)、《峡谷》(2013年新课标II卷)、《捡烂纸的老头》(2015年浙江卷)、《塾师老汪》(2015年新课标II卷)之类的文章呢?
这是民国时期小学生的课本,这里没有“革命性”,没有“批判性”,没有动辄“精神品质”,这里有的是文人气息和儒雅气质。这些文字清新质朴,却极具美学感受、哲学意味,让人感受到母语久违的自然和张力。民国时代,大师辈出,风骨琅然,这与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恐怕不无关系。反观现实,不仅大师难出,就是普通大众的眼里心里,又能看到多少儒雅之气或是开阔心胸呢?教材选文,须慎之又慎啊!
二、关于教法
1.课文都是美丽的“模特”
优秀的作品,就是一个个仪态万方的“模特”,往往具备动人心魄的形象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丰富生动的文字美,更具让人越品越称叹、越品越能感受其魅力的神韵美。试问,我们欣赏哪个美人儿的时候,会将其肢解开来,逐一孤立地分析她的这个手肘长得好,那根睫毛特别美?即便是特别欣赏“她”的美目,也一定是仔细欣赏她美目的顾盼神飞使整个人更增神韵。所以,语文老师应带着“审美阅读”的概念来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领扶持下,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结构,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比如说学习《边城》,我们可以着重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其中的人情美、人性美,尤其是翠翠的自然的性灵之美。除课文节选部分中的有所体现之外,我们还可以补充其他关于翠翠的形象描写以及沈从文自己谈及《边城》、谈及文学的有关内容,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翠翠身上凝聚着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的特定内涵,体会到这个人物身上所浓缩的人性最纯美的形态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从而认识到沈从文对于生命彻悟的大智慧和深沉之爱。
2.课文只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课本只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工具和手段,使包含在里头的种种东西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动、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是目的,教师要尽责任,就得努力达到这个目的。”在此基础上,叶老提出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的著名论述。课文这些“例子”,应该给学生提供思想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的启发和教益。
比如《故都的秋》,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问题总领:作者是怎么写出故都浓浓的秋味的?围绕这个问题探讨完课文、总结出方法之后,就可鼓励学生尝试写写你最熟悉的家乡的味道。即使学生作品模仿痕迹过重或是仿得粗劣,又有什么关系?哪个书法名家不是从临摹别人的字帖开始起步的?关键是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将所学习的写作的方法开始内化为自身的写作意识,这样的练习不断累积,学生作文又怎会总是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再比如《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初见贾母,短短的场景中,机巧善变的熙凤、谨慎孤高的黛玉等一干人等,形神兼备。欣赏完课文这个节选部分之后,我们可以马上拿出另一个场景,让同学们揣摩、分析其中展现的不同人物形象。比如说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中对众人笑的描写就非常经典,请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笑所展现的性格特点作点评分析。待学生心领神会,就可以付诸写作了。让同学们也试着描写一个场景,要求写出其中人物的不同表现,展现人物的不同个性。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例子,引导学生将之与自身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习在生活中进一步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到语文所带来的诸多实效。
3.课文只是一个引子
“最要紧的是教者学者都要认清楚:教科书不过是个纲领,是宾,真实的事物才是教学的材料,是主。教明白了教科书,清楚了教科书,算不得数。必须学者真个懂得了真实的事物,方才是教者教到了家,学者学到了家。”叶老的这段论述,帮助我们分清了教学中真正的“主宾”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问题上,通过教科书,真正懂得“真实的事物”呢?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以一年级下册“元宵节”单元为例。这是本册教材第一个单元,春节刚过开学不久就是元宵节。这个单元安排两篇主题课文,一篇是一首儿童诗《元宵节》,一篇是一首儿歌《看花灯》,在“语文天地”中安排了“猜灯谜”“编灯谜”“看春联”的活动,还安排了查找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过元宵节的活动。
这样的安排可谓是真正“到了家”了。钟敬文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写春联,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欢乐、智慧的追求。设计这样一个主题单元,对孩子們进行文化熏陶,使中国“尚圆”的审美追求,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根,使这个孩子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哪儿落脚生根,都有深深的中国根。同时在这个单元里孩子又学了平常经常接触到的事物的相关文字,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主题单元,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使他们尝到了创造的愉快。
北师大的这种教材编写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现有高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性地补充相关内容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达到通过教科书懂得“真正的事物”的目的。
比如前文谈到的《背影》,除了老师提供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目送》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推荐他所读过的表现亲情的文章,诗歌也好,小说也行,新闻都未尝不可,大家互相交流,不仅是阅读量的增加,积累了众多关于亲情的文字,而且对亲情的感悟、对亲情的体会等,均在无言中进行。兴之所至,捕捉住心灵的触动,情到成诗,落笔成文,又怎会言之无情?若能收集佳作,再出一本《心中情》,遍传学生与家长,其收益,又怎是仅教学一篇《背影》可比?
语文学科的教材教法,其内容与形式历来都与时代息息相关,为当时科学文化条件所制约,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21世纪的语文教学面临信息社会的挑战,必然需要调整自身之面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更多选择贴近当下社会生活,又不失语文本身所应具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摆正“课文”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例子”“引子”的作用,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中“真个懂得真正的事物”。如此,善莫大焉!
作者简介:湖南省地质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