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炮轰”传统汽车四宗罪

2017-07-07 17:26王志明
汽车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李斌交通事故污染

王志明

6月21日—22日,腾讯在深圳举办了“云+未来”峰会,峰会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大佬云集。纵观本次峰会,尽管马化腾在演讲中端出了“用云量”等干货引起粉丝们的强烈关注,但总的感觉是波澜不兴,倒是一向温和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抛出了的“汽车烦恼论”,细数了传统汽车的“四宗罪”,激起了千层浪。

李斌说: “过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边,汽车一直是最受瞩目,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工业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汽车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讲,它意味着空间和速度的解放。每一个小朋友,特别是小男孩,最喜欢的玩具都是汽车,汽车给人带来的快乐都能感受得到。但是,汽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已经离它最初带来的这个欢乐越来越远了。我是学社会学的,我确实看到了这个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另外一面,汽车让我们越来越远离这个欢乐,它已经成为一个工业时代的流行病。”

那么,李斌对传统汽车到底有哪些不满意?

一宗罪:堵车(让每天有9000万人无法工作)

李斌说,现在在北上广深,你迟到已经不太需要理由了,你说堵车就好。确实堵车,因为堵车全球每天有1300亿分钟被浪费在路上,相当于有9000万人整整一天被方向盘铐在车上了(相当于9000万人无法工作)!汽车还在增加,道路越来越稀缺,中国人口密集城市越为越多,浪费会触目惊心。

二宗罪:污染(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汽车带来的第二个负面的影响就是污染。”李斌说,汽车大量使用石化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北京,特别是中国的北方的雾霾,这几年吧,是大大影响我们生活质量。“这是我创办蔚来汽车的一个动力。蔚来汽车不光是指来自于未来的汽车,也代表我们的愿景,希望蔚蓝的天空会回来。”

三宗罪:车祸(全球每年多100万个家庭悲剧)

“那第三个问题呢,是这个交通事故。”李斌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数字来印证,2015年全球有100万人死在交通事故上。每一个交通事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相当于因为交通事故全球每年多了100万个家庭悲剧。

四宗罪:无助(买车时美妙,用车时烦恼)

“像我这样从2000年就创办汽车网站的人,在修车这件事情上都经常感到无能为力,很无助。“李斌通过自己的用车体验,来分析了汽车离快乐越来越远的原因。汽车产业链分工是一百多年前形成的,主机厂他只管生产,他不对这个汽车使用的全程体验负责。车一旦卖出,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就把用户当成唐僧肉,保险公司、加油站、维修站,每个服务对用户来说都是被动的,不透明的。汽车生命周期里唯有在购买的那一刻有些美妙,后面其实都是无尽的烦恼。

不破不立。在“炮轰”了传统汽车的“四宗罪”后,他自己的蔚來汽车就能解决“堵车、污染、车祸和体验不好”的痛点吗?

在演讲的后半段,李斌也对蔚来汽车的发展进程做了介绍与展望。他认为,蔚来汽车是“云计算+电动+无人驾驶”组合,这样的蔚来汽车能解决传统汽车的用户和社会痛点。

首先,是时间的解放,能把你在车上的时间解放出来。每天全世界的人有1300亿分钟的时间堵在路上。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把这个时间解放出来。他介绍说,蔚来今年年底要量产的SUV ES8,从技术来讲已经能够解放大概50%的时间。蔚来预计到2025年,100%的时间都会被解放出来。

其次,是服务体验的改善。李斌认为充电会变成一种美妙的体验。他说,我们不要再用传统加油站的方式思考加电站怎么部署,为什么不能让电来找你呢?云可以把所有的用户、所有的电池、所有的充换电基础设施、车辆、服务人员全部连在一起,提供一个高效的、按需使用的模式。云服务会让充电的体验超越每个人的期待。蔚来的目标市场是在北京、深圳这样的城市,你的车没电了,从你知道车没电到最后车辆充好电,一个小时内帮用户解决,不需要操心。

再次,是安全的提升,未来的汽车也会变得更加安全。电动车会取代汽油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天生的基因和架构更符合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将是一辆安全的车。

关于李斌的发言,网络上也是众说纷纭。有网友说李斌这是明目张胆地炮轰传统汽车,会树敌太多,他对未来汽车的展望不靠谱;也有人为他辩驳,认为他对传统汽车几宗罪的总结都是事实,谈不上“炮轰”和“树敌”,认为他对未来汽车展望基本靠谱,期待他的蔚来汽车尽早造福人类。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但蔚来汽车的量产车辆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届时大家就可以看看,他到底是“光说不练”,还是真“有几把刷子”。

猜你喜欢
李斌交通事故污染
World Wetlands Day
The Wizard of Oz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The Wizard of Ozby L. Frank Baum
预防交通事故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