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欢
去年6月25日,美联社发布消息称,在中俄两国高层参与推动下,北京昆仑鸿星队正式加入KHL大陆冰球职业联盟,成为世界第二大职业冰球联赛中的第一支来自亚洲的球队。这则消息引起世界各地球迷的兴趣,他们在新闻主页上议论纷纷:
──“不可思议的大动作。如果美国总统和加拿大总理一起出席签署一支NHL北美联赛的球队加盟协议,球迷们会不会兴奋得发狂?”
──“好吧,生产了冰球装备的中国现在又要生产冰球球员了。”
与球迷们兴奋地评头论足不同,媒体对昆仑鸿星队的诞生有着更加透彻的洞见。《外交家》杂志专栏作家马特·莱纳总结说:“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仅有5年时间,中国希望在一些落后的冰雪运动项目中完成飞速发展。组建昆仑鸿星队是他们为努力提升国家冰球整体水准迈出的第一步。但是,他们的时间并不充裕。”
挑战 超乎想象
今年2月19日,2016-17赛季常规赛最后一轮正在十几个城市进行。北京昆仑鸿星队作客莫斯科,挑战迪纳摩队。比赛首节刚刚结束,球队就得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另一场较早开始的比赛中,同区的竞争对手西伯利亚队未能在常规时间赢球。这样,昆仑鸿星将靠胜场多的优势坐稳东部第八,并获得季后赛的资格。
那场比赛后,在VBT大球馆发布会现场,媒体向鸿星队主帅小尤季诺夫提出问题:“你要如何带领这支新组建的球队面对季后赛?”尤帅的回答十分简洁:“其实,过去5个月,我们面对的每一场比赛都像是季后赛。”
2016年6月底,球队正式宣布成立,7月底选拔的球员开始集训,9月1日在远东客场迎来第一场联赛。短短60多天,昆仑鸿星俱乐部从无到有,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昆仑鸿星俱乐部体育总监弗拉基米尔·克列钦在接受KHL官网采访时表示,过去的一个赛季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的时光,“我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将俱乐部所需的一切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克列钦慨叹,把KHL赛事在最短的时间内移植到中国,难度超乎想象,“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麻烦,解决好一个问题,马上就会面对下一个”。
昆仑鸿星拥有30多名世界水准的职业球员,在世界顶级职业联赛征战,他们要面对5个月打60场常规赛的赛程,以及横跨欧亚大陆总计超过20万公里的主客场奔波。由于国内从来没有体育俱乐部长期包机进行跨国联赛的经验,在赛季初期,鸿星队近40人的团队要靠临时租用的两架飞机完成客场比赛,教练组成员有时要拥挤在一驾9人座的私人飞机中完成长途飞行。
从未接办过冰球职业赛事的国内球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按照KHL联盟的标准重新安置冰面、灯光、板墙、录像屏幕系统,边赛边学边改进。鸿星俱乐部和合作伙伴犹如一台新组装的庞大机器,昼夜轰鸣,运作不停。
最大的困难是主场球馆的安排。在9月初亮相北京之后,五棵松球馆便因档期等问题无法承办接下来的比赛。鸿星队只得启用上海的三林体育中心作为第二主场,并在那里完成了大部分主场赛事。12月的一天,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记者罗伯·施密茨来到三林球馆采访,看台上稀稀落落的球迷让他多少有些失望。一位芬兰球迷向他抱怨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水平的比赛,竟然只有如此少的观众到场观赏。
在中国,冰球运动远不如足球和篮球那样普及,缺少群众基础。南方和北方的城市对于冰球的接受程度也有明显差异。这种现状使得昆仑鸿星队在赛事推广和品牌打造上要付出更多努力。12月12日,昆仑鸿星队重回北京五棵松。现场近万名观众为5比1获胜的主队送出欢呼和掌声。俱乐部下属培训机构北京小狼队的小球员们,成为第一批登上世界顶级联赛冰面为比赛助兴的中国孩子。
俱乐部体育总监克列钦对俄罗斯记者表示:“回到北京后,我们的每个主场基本都能吸引5000到7000名球迷到场,在中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样的上座率甚至比一些老牌的KHL球队还要好。”
惊喜 值得回忆
過去的这个赛季,昆仑鸿星队战绩不俗。他们是KHL联盟历史上第四支在处子赛季便打入季后赛的菜鸟球队。克列钦说,面对来自7个国家28支球队的竞争,昆仑鸿星赛季初的目标就是努力打好比赛,不要太丢脸,“KHL是个高水准的联赛,没有任何人能够随随便便在这里赢球”。
在赛季开局拿到主客两连胜后,昆仑鸿星队战绩出现了滑落。从9月底到10月初的一波五连败,让大家体会到赛季的艰难。过多的外籍球员,高频次的飞行奔波,主场安排的不确定性,大家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很难得到充分调整和恢复。后防主将萨尔梅拉仅为球队打了10场比赛,便另谋出路。大面积伤病侵袭使球队在阵容安排上捉襟见肘。整个赛季各个阶段,球队要不停地招兵买马调换阵容,最终仅有5人基本打满了常规赛的所有比赛。克列钦说:“加盟一支新组建的球队,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工作和生活,这对球员是一种冒险。但是,几乎所有球员都坚持到了最后,这显示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没有这种凝聚力,我们不可能获得成功。”
11月初,一向客场战绩不佳的昆仑鸿星队接连在3个不同的国家击败对手,连拿 9分,进入东部排行榜的前八名。从那时起,逐渐磨合成型的鸿星队开始向季后赛稳健进发。克列钦认为,从各个角度讲,昆仑鸿星队都收获了一个成功的赛季。他说:“打入季后赛是对我们努力工作的特别奖赏。”
昆仑鸿星另一个收获来自于球员的成长。10月27日,昆仑鸿星队坐镇上海三林中心,迎来自己第二十三场联赛。比赛开始8分钟,后卫袁俊杰抓住反击机会门前建功,打进了华裔球员在昆仑鸿星队史上的第一记入球。去年夏天,23岁的袁俊杰刚刚结束了在北美的比赛合同。当他得知北京要成立KHL球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与球队联系。由于KHL联盟规定每支球队阵容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本土球员,袁俊杰很快就拿到了鸿星队提供的合同。
袁俊杰的父亲是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也是一名业余冰球选手。在父亲的指导下,袁俊杰自小就在冰场上展露了天赋。18岁那年,他参加了NHL的选秀大会,并在第四轮被加拿大队温尼伯格喷气机队挑中,成为NHL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华裔选秀球员。
“刚刚来到鸿星队时候,大家对我并不熟悉,我的上场时间也不稳定”,袁俊杰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时光,认为赛季初的那段经历十分珍贵。过去几年,刚刚从青年联赛打拼出来的袁俊杰并没有很快得到在顶级职业联赛效力的机会。加盟鸿星队后,他需要向人们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高水平的KHL联赛立足。
“打进第一个联赛进球,我特别高兴,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教练给我的出场时间也越来越多了”。袁俊杰攻守技术均衡,速度意识兼备,尤其在射门技术和突破能力上有自己的特色。袁俊杰觉得自己的努力最终得到回报:“在赛季后期,教练喜欢把我安排在锋线上。如果比赛中后卫球员出现意外,我会被调回防守线。这样的安排让我有了更多的进攻机会,我喜欢破门得分的那种感觉。”
打满所有65场常规赛和季后赛,袁俊杰打出了4个进球和8次助攻,是鸿星队中得分能力最强的后卫之一。克列钦表示:“实话说,赛季初期我们对华裔球员没有任何过多的预期。但是,袁俊杰他们的进步确实很快。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很年轻,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
赛季结束后,袁俊杰获得了俱乐部颁发的最具人气球员奖。跟他一起获奖的是年仅18岁的队友英如镝。两位英俊帅气的中国冰球选手已经在国内收获了大量粉丝,未来,他们有望成为中国新一代职业球员中的偶像。
任务 仍待完成
两个多月前,昆仑鸿星俱乐部顺利完成所有比赛,在北京举行了喜庆的表彰会。会上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俱乐部创始人岳欣禹与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从今年开始,在中国的几个城市开办覆盖13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冰球特招班。两个合作单位会向孩子们提供国际化的文化课教学和世界水准的青少年冰球培训。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让国内参与冰球训练的少年儿童不再有后顾之忧,可以长期系统化地接受训练,得到全面培养。
昆仑鸿星俱乐部营销总经理周松表示:“我们这个歇赛期要比在赛季里更忙。”
在KHL联赛成功试水一个赛季后,昆仑鸿星俱乐部新赛季的任务已不仅仅是打造一支顶级的职业球队。依靠着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后,俱乐部管理层进一步明确了下一个目标──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担当主攻的角色。
3月中旬,中国冰球协会推出《2022中国冰球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清晰地勾画出未来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路径,明确提出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冰球队的目标:女队争奖牌拼金牌,男队闯过预选赛、打入决赛圈。这份计划书被媒体誉为“大刀阔斧搞改革”,特别强调“打破传统方式,减少行政干预”。有着职业化身份的昆仑鸿星俱乐部顺理成章,成为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合作者。
未来几年,昆仑鸿星俱乐部将全面承担国字号球队的选拔、组建及培养训练等工作。国家男女队、国青男女队的球员将借助昆仑鸿星的俱乐部体系,直接参与到世界高水平的联赛中。这些联赛包括欧洲大陆的KHL联盟、俄罗斯的VHL和MHL青年联盟,以及北美的WNHL女子职业联盟。
4月中到6月初,中国冰协和昆仑鸿星俱乐部在国内和海外举办三期球员选拔营,为各级国家队招募人才。共有近300名各年龄段球员参加了选拔,其中近半数是在北美从事冰球训练的华裔子弟和中国球员。
谈起未来,周松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之情:“下个赛季,我们至少要同时安排4支球队的主客场比赛,工作量会是从前几倍。俱乐部的定位已经调整,我们也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5月初,明年冬奥会主办国韩国的男子冰球队在乌克兰传出捷报。他们在2017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的赛事中成功晋级,成为国际冰联实行新的分级模式以来,首支打入男子冰球顶级组的东亚球队。过去4年,韩国队依靠在亚洲职业联赛锻炼出的一批球员和几名从北美归化过来冰场老手,成绩飞速提升。他们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冰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已经为鸿星队效力一个赛季的袁俊杰说:“明年,我就可以代表中国队比赛了。”他曾多次表示,为了加入中国队,愿意放弃目前的国籍。依照国际冰联的规则,任何球员在某国联赛中打满两个赛季,就有资格代表该国参加国际赛事。袁俊杰无疑最有希望成为第一个转换国籍的中国冰球选手。“有不少海外华裔球员参加了这次国家队选秀,我认识的几个水平都很高”,袁俊杰相信,4年之后,海外归化球员和成长起来的本土球员有能力让中国男子冰球达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