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跃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建设者呢?我以为,角色的建构应该是一种值得一试的途径。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最真实的体验与建构。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并且能够从体验中产生有意义、相关的洞见,正所谓“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角色源于戏剧或话剧,是艺术创造的一个术语。它的提出意味着作为较高境界的艺术的思考,良好的角色表现,其基础是良好角色素质的培养,它是角色体验必然的组成。就学习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学生都具有两种角色,其一为社会角色,是公民,是儿子,是哥哥弟弟,或者其他;其二为学习角色,即学生,既作为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智力的人,也包括构建适于学习的某种情境角色。角色素质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角色中发展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角色学习构建来进行。对语文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将角色素质作为教学目标,还要寻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角色,引领其感知、感悟、表达和运用语言,期间要有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换言之,角色既作为语文学习的切口,也展现学习的全程,更提升为学习的目标。
一、确定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目标
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是为考试服务,还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我倒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考,将教师预设的目标定为尊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人员的需求。因此,开学初,我们设计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调查表,课堂教学或专题教学后发放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具体教学资源(如教材、语文实践活动信息)来研究具体的、细化的、有助于学生角色素质发展的、可操作的角色,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的无需求走向有需求,少需求走向多需求,弱需求走向强需求,低档次需求走向高尚的需求。当然,这里的角色從概念上理解,它将是更为广泛的。
二、探索培养角色素质的学习落架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角色素质培养的学习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不仅要含有常规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要有属于自己的落架。
1.呵护关爱是前提
爱是语文教育、学习的关键,也是角色训练的基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可以架起师生之间信赖的桥梁。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才能听其言、遵其嘱,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在角色素质的培养中,“爱”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架设师生之间的情感之桥,而且要架设学生与角色、与角色的时代背景之间的桥。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角色所处的时空,角色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角色有强烈的爱憎感,产生实践自己所期盼的角色的愿望。这种强烈的情感必将激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向着心中的角色坐标前进。
2.角色构建是基础
首先,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认定可以成为学生角色教育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素质规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具备角色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深入探讨角色素质教育规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并且明确角色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角色素质对社会发展、对学生个体成长的积极意义,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劳动,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角色素质。其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角色的自我认定。如学《鹬蚌相争》一文,有学生就自认为是鹬或蚌的角色,他们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感悟以后,展示鹬和蚌的争斗、渔夫的偶得收获,并从中了解到这则寓言的真正含义。角色学习的过程潜在地培养了他们的角色素质,还让他们发现了诸多问题,如鹬蚌或夹或咬,怎么能说话呢?而这,又将是我们角色学习的可贵资源。
3.语文实践是契机
小学语文教材均是教育专家精心遴选的,它们文质优美,语言生动,形象真实,因而多数课文可以成为直接向学生进行角色素质教育的典型教材。教师要注意主动架设学生现实生活、教材提供的人物素材、创设角色之间的桥梁。从身边的小主人公到少年英雄,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到彪炳史册的伟大领袖,从人类的亲密朋友到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作者每每通过事与物描写或是其他人的叙述,运用自己的笔激浊扬清,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认知角色,把握角色心理,塑造符合特点的角色形象,角色素质训练则可以顺利实现。
4.开放过程是关键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由此可见,人的各种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素质的培养,必须依赖于主体主动的亲身实践。语文课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我角色学习来展示一定的生活空间中人物的思想和言行。如《他是我的朋友》,教师可以用录音展示事件的起因,让学生自荐成为故事中的一员,带着各自的角色意识加入讨论,合理续演提供的情节,然后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甚至可以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现场采访,学生直接进入角色,探究角色心理与角色行为的逻辑性,进而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
5.自我塑造是目标
教师通过角色素质教育,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帮助学生期待自我,塑造自我,提高教育实效。“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它明显体现了教师对全体学生都怀有一种靠近其最近发展区的期待,这种期待暗示会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中的角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了教师为全体学生建设其发展高峰时期的期待角色,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教师为现实的学生与理想中的“我”架设一条成功之桥,让学生思考,如何到达成功的彼岸,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中的角色而自我完善,自我激励。
三、多元培养角色素质学习的评价
培养角色素质的语文教学,如何评价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它的评价资源、评价主体、评价形式都要有相应的变化。学生的考试成绩绝非是资源的唯一,凡是能促进学生得到角色素质发展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评价的资源。学生是评价自我角色素质的主体。自我认识到了,才会有更高的内驱力,单靠教师的一厢情愿显然不能达成学生角色素质的有效提高。形式上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角色化评价,学生构建了怎样的学习角色,学生需要发展何种的角色素质,我们就应该采取对应的角色语言。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建角色袋,让每一个学生准备材料袋,对相关资料、信息、角色构建、自我建议等学习资源都可收集;也可制订单独的评价表。
角色评价是一种激励性评价,它相信没有学习的失败者,善待角色素质发展的差异;也是一种情趣性评价,因为角色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也是美好的,将角色与学习生活相结合是合理而适当的,入境入情;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有差异发展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素质个性,鼓励大胆求异与创造,让不同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欢乐,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语文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