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探讨

2017-07-07 15:05:08陈芊茜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性羟基药学

陈芊茜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中职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探讨

陈芊茜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建立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教学实施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则分为评价方法和结果反馈。通过对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设计,并加入创新性内容,使得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大为缩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实践性教学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是中职卫生院校药剂专业的必修课程,有机化学是药物化学的基础,药物化学是有机化学的拓展和应用。两门学科在理论课程、实验技能、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相同之处,参照近年的执业药师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药学考试大纲,本文探索将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这两门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优化整合,并创新性地加入实践教学,从而形成实践性教学体系,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1]。

1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都是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科,尽管课程设置定位和学习目标不同,但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设备、方法技术等方面密切相关,使得课程重复交叉知识点较多,尤其是实验部分。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有机化学实验,因此两门课程单独开设,重复学习,不仅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造成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教学效果不佳[1]。此外,过度强调了各自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不结合药物来讲解,使得药学专业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联系不大,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则一味地去讲解药物结构性质、构效关系等,忽视了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联系,学生感觉难度太大,失去学习信心,教学效果不佳。另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相互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2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改善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两门课程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并将实践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建立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3]。该体系主要由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教学实施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使得新教学体系更加合理、有效、实用,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2.1 教学实施

首先是教材的选择,采用同一出版社的教材,这样两门课程在编排体系、格式、内容上有一致性,同时在难度、深度、广度上也有比较统一的要求;选择编写语言不单纯强调学术性,比较接近生产、生活实践的教材,便于学生自学。其次安排同一名教师教授这两门课程。同时,两门课程在排课时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合理分配学时数,可以不必拘泥于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课程的各自课时,在两门课程知识点重复较多的章节,安排同时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内容,如理论课程共66个学时,有机化学占21课时,药物化学占30课时,共同知识点讲解占15课时。

2.1.1 理论教学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有机化学的重难点在于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分类和性质,经典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药物化学的重难点则是经典药物的结构、分类和性质,步骤简单的合成路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单独讲解各自学科的独立知识点,具有共性的部分应该理清思路,并进行归纳总结。可将同一类药物的共同官能团进行梳理,将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与药物的结构、性质相关联起来[4]。结合药物实际循序渐进地讲授,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含氮有机物结合麻醉药来进行讲解,含氮有机物中的胺可分类为伯胺、仲胺、叔胺,麻醉药中的盐酸普鲁卡因含有伯胺结构,盐酸氯胺酮含有仲胺结构,盐酸利多卡因含有叔胺结构,并且这部分结构是麻醉药发挥药效的关键基团,因此可以通过学习胺的结构性质,进而掌握麻醉药的结构性质。如麻醉药物通常难溶于水,那在制药过程中,需将这些药物与盐酸反应变成可溶性的盐,以供药用,这就是利用了胺具有碱性,能与强酸中和生成盐的性质。再比如胺容易与亚硝酸反应,不同的胺与亚硝酸反应,各有不同的反应产物和现象,该反应可以用来鉴别伯胺、仲胺和叔胺。在药物化学里,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胺酮、盐酸利多卡因的化学性质中这些特点都得以体现(见表1)。

表1 胺和麻醉药的化学性质对比

通过在理论教学中将基础知识和药物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化学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理论课,它在学习药物化学相关知识时很有用处,也使得药物化学在讲授时,学生掌握知识能更扎实、更灵活,通过联系药学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信心,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不紧密、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2.1.2 实验教学 在这两门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若要进行药物成分的鉴别需要掌握有机官能团的鉴别,药品合成路线的选择更是离不开有机化合物反应,因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技术方法,将其充分地应用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特别是关于官能团和药物的化学性质实验和化学反应实验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实验室合并,对共同使用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等进行统一调剂,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此外,根据实验原理从简单到复杂,统一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课时,注重循序渐进。有机化学侧重官能团的性质实验和基本化学反应,药物化学侧重药物的鉴别和合成。比如酚羟基的特性反应,通常做这个实验时,从有机化学的角度就是选择苯酚与三氯化铁反应,药物化学课程则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与三氯化铁反应,而在课程整合后,设计实验时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与不含酚羟基的化合物,含酚羟基的药物与不含酚羟基的药物,同时作对比实验,即选择苯酚、邻苯二酚、苯甲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来做实验,这样既对比了含酚羟基与否的实验结果,也从一般化合物和药物两个方面认识了酚羟基的这个特性反应。再比如在进行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实验时,采用的反应原料为水杨酸,水杨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在硫酸催化作用下,与乙酐(乙酰化试剂)发生乙酰化反应从而生成阿司匹林,是一个生成酰胺的酰化反应。可以在这个实验之前,先加入一个简单的酰化实验,如乙酸和氨水反应得到乙酸铵和水,该实验现象明显,容易操作,有助于了解清楚酰化反应的原理和结果。

2.1.3 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完成两年的课程学习后,从实习期开始就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奋斗,因此为了快速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就需要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有专题训练、知识竞赛活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5]。专题训练是指对课程重难点内容或实验操作进行反复练习,知识竞赛活动是将学生分组,举办知识竞赛,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基于工作环境的,中职药学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医院药房、药店等,在医院药房主要是负责仓储管理,在药店则是负责销售药品,在常用药上进行用法用量的简单指导等,因此在内容设计时就要模拟这些不同工作情境下对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假设某学生为仓储管理员,工作期间按计划对药品进行检查,发现维生素C注射液变黄,那么分析原因在于维生素C的结构中含有多个醇羟基,醇羟基在光照、高湿等条件下是很容易被氧化的,所以要检查维生素C注射液的包装是否完好、存放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等。再比如在指导顾客用药时,提醒阿司匹林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因其结构中含有羧基,酸性比较强,对胃肠存在一定刺激,饭后服用可降低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而降血糖药则要饭前服用药物,便于就餐时降糖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消化道中糖的分解和吸收,发挥降糖作用等。

2.2 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程体系的想法,或建立量化标准来打分,也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建立教学评价互动平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表现的评价,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学生的就业情况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也使得教师严格要求和监督自我,双方共同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评价时不仅仅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更重视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3]。此外,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也可将评价结果作为主题开展研讨会,分析原因,鼓励学生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出谋划策,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实用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对出现的问题研究得更透彻,也更有利于完善整个教学体系。

[1]郑永珠.浅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因、必要性及可行性[J].化工管理,2014(32):62.

[2]许玉芳,宋海南,周建庆.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3(2):144-145.

[3]王玉双.有机化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讨[J].广州化工,2014(16):193-195.

[4]张芸.浅谈天然药物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密切关系[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1):127-128.

[5]叶晓,李春.中职学校药物化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海峡药学,2014,26(4):127-128.

G420

:B

1671-1246(2017)12-0042-03

猜你喜欢
实践性羟基药学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05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N,N’-二(2-羟基苯)-2-羟基苯二胺的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TEMPO催化合成3α-羟基-7-酮-5β-胆烷酸的研究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