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
供职于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华人学者姜文国教授近日在伦敦白金汉宫接受英国王储查尔斯亲王授予的2017年度“大英勋章”。这是“大英勋章”首次颁发给原籍中国大陆的科学家。
姜文国因其对国际癌症研究的突出贡献获此表彰。过去20年间,姜文国为中英两国的医学合作及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主导的和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癌症研究合作项目曾获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大奖;其主导成立的卡迪夫大学中国医学奖学金,已为北京、广州、重庆、山东、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培养了上百位医生和医学科研人才。
姜文国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89年开始作为研究生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外科学习,并在19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他被评为卡迪夫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及肿瘤生物学首席教授、癌症与遗传研究所的首席终身教授,也是卡迪夫大学第一位华人教授。2011和2012年,他还分别获选英国皇家医学会、生物学会院士。
姜文国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有效抗肿瘤的中药之路上不断前行。2012年2月,中成药养正消积胶囊引起了他的注意,姜教授开始了该药抗癌机制的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养正消积胶囊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方面都有显著作用。此成果在2013年欧洲肿瘤年会上发布后,迅速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国际肿瘤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对于尚未出现转移病灶的早中期肿瘤患者而言,使用此胶囊可控制肿瘤转移扩散,从而增加手术、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成功率。英国BBC报道称,“中医药带来癌症治疗希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这可能成为癌症患者取得治疗新进展的关键。”
自2007年起,姜文国以香港著名公益慈善家洪祖杭、方润华、吴以岭以及威尔士政府提供的资助为基础,创建了“卡迪夫大学中国医学奖学金”和“卡迪夫大学以岭中国医学奖学金”,为中国优秀医疗人才提供到卡迪夫大学深造的机会。
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国内已经有67名医学人才来到卡迪夫大学进修和深造。他们回国以后,大都成为了肿瘤研究和临床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中英医学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更多的有志于中国医疗事业进步的年轻人,帮助祖国培养更多过硬的人才,这也是完成我长久以来的‘中国梦’。”姜文国说。
武汉市青山区楠姆庙火车站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站,车站建起的同时在旁边修建了一片低矮的平房,作为车站职工宿舍,这就是现在的车站村。车站村住有近40户人家,都没有独立的家庭厕所。
最近两年,每天早上9点多钟,78岁的刘忠兰老人就会戴上口罩,拿着扫把,蹒跚着去清扫村里唯一的公厕。毕竟是快80岁的人了,清扫中刘忠兰不时停下来歇口气,她一手扶墙,一手捶着自己的腰。“我扫了快两年了,这是接老伴的班,老伴已经扫了50多年了。”老人说。
刘忠兰的老伴叫谢伍贤。谢伍贤1950年参加志愿军,1954年回国到铁路系统工作。1964年,他们一家来到楠姆庙车站。在刘忠兰的记忆里,公厕当初一直是简易的旱厕,厕所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5年前,社区重新翻修了公厕,这才有了冲水设备。
刘忠兰说,那个时候谢伍贤还年轻,工作之余他就提着扫把、拖把清扫厕所。谢伍贤说自己在部队养成了闲不住的“毛病”,他说:“村里就这一个公厕,我累一点脏一点,大家都可以享用更好的环境,有什么不好?”慢慢地家人习惯了谢伍贤的“毛病”,还不时地帮他一起清扫。就这样,谢伍贤一直坚持清扫公厕到1980年退休,退休后他就成了村里的全职“保洁员”。
2015年1月,87岁的谢伍贤被查出患了喉癌,住进了医院。住院后,谢伍贤念叨最多的就是厕所没人扫了。为了宽慰谢伍贤,刘忠兰承担起了每天清扫厕所的任务。3月份,谢伍贤临终前再三交代大儿子谢常清:你妈妈年纪也大了,一定要照顾好她,你要把清扫厕所的担子挑起来。
大儿子谢常清在1980年谢伍贤退休后,顶职到楠姆庙火车站上了班。父亲走后,不放心妈妈的身体,下班后谢常清会接替刘忠兰清扫厕所。谢常清回忆,第一次清扫公厕,里面的恶臭熏得他连连反胃。但想到对父亲的承诺,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祖辈和父辈的爱心潜移默化着晚辈。1987年出生的孙子谢强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每逢周末也会帮爷爷、奶奶扎扫把、清扫公厕。谢强大学毕业后在爷爷的鼓励下参军入伍,退伍后进入武东车站上班,他工作努力,成为培训班班长、车站生产骨干。爷爷走后,适逢节假日,谢强会替下奶奶和父亲,自己去清扫公厕。
谢强说,现在每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但只要公厕在一天,我就会帮着扫一天。这是想把爷爷的爱心一代一代传下去。”
23岁的河南濮阳小伙儿
李志浩,前段时间跟芹菜等素食“较上劲儿”了,原本吃饭“无肉不欢”的他,一日三餐只吃芹菜等素食,接连吃了20多天,因为他想努力瘦身、降血压,顺利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捐献“生命种子”,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
李志浩家在濮阳市南乐县,是该县城关镇政府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周围人眼中,他是爱笑、乐于助人的“热心肠”。2014年5月,曾多次无偿献血的李志浩通过该县红十字会组织的“生命之光”公益活动,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希望有朝一日能捐献“生命种子”救人。
他没想到,自己很快“撞了大运”。去年12月份,正在北京出差的李志浩,接到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我听了很高兴,当时就说:可以捐!”
不过,李志浩的捐献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他通过了高分辨配型,却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等问题。当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遗憾地告诉他如果体检仍不能达到要求就没办法捐献时,李志浩“慌”了,赶忙说:“能不能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努力调整身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把救人的事儿做好!
一番上网查询后,他尝试通过吃芹菜等方式瘦身、降血压,从2月22日开始,他就开始不断地买芹菜回来,当“主食”生吃,虽然芹菜叶儿比较苦,芹菜茎里的纤维也让人难以下咽,不过,一想到要救人,他都吃了……
调整饮食,加上适当锻炼,20多天后,再次体检时,李志浩的体重从原本的近90公斤减到85公斤,血压也降到要求的正常值。躺在床上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笑着给大家讲起这些天吃芹菜的故事。对此,河南省肿瘤医院大夫周健表示,通常,体重超标后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李志浩坚持多天吃芹菜等素食后,促进消化,体重下降,血压也随之下降。
终于,李志浩顺利结束捐献,成为河南省第604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捐献的“生命种子”随后被送往广州,帮一位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戴维•洛克菲勒3月20日早上在位于纽约州波卡蒂科山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戴维•洛克菲勒的爷爷约翰•洛克菲勒1870年创立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全盛期他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他也普遍被视为人类近代史上首富,财富总值折合今日之3000亿美元以上。
因为垄断和巨额财富,约翰•洛克菲勒受到各种舆论的攻击,标准石油最后被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违反反托拉斯法并且在1911年被勒令拆分为34家公司(事实上,反托拉斯法正是针对标准石油而制定的)。规模之巨大,其后继企业: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埃莫科Amoco、康纳科Conoco 和雪佛龙Chevron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数家石油公司。
戴维•洛克菲勒生于1915年,他曾是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控制大通曼哈顿银行十多年。《纽约时报》称,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在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份从未超过5%,但该银行长期以来还是被称作“洛克菲勒银行”,戴维•洛克菲勒的影响力可见一斑。1973年,戴维•洛克菲勒曾到中国访问,并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
戴维•洛克菲勒本人也是一名慈善家。据彭博社报道,2006年至2008年间,他先后向洛克菲勒兄弟基金和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提供大笔捐赠,总额超过3亿美元。路透社则援引发言人赛陶的话,称戴维•洛克菲勒一生中向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大学捐赠了近20亿美元。
戴维•洛克菲勒先前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