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辛 明
去产能进入“深改时间”
文丨 辛 明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绕不过去的坎,成为制约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顽疾,因此“去产能”决定是中央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去产能”工作成为近年来中央关注的重点议题。
早在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确定为供给侧改革五大经济任务(即“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据这个部署,化解产能过剩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钢铁、煤炭行业则是“去产能”的重点,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但是,“病去如抽丝”,解决产能过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201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去产能”依然任重道远。
2016年,我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将去产能目标行业范围进一步扩展。
全国人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有喜今年参加两会,有个特别的感受。“去年代表们一见面就问我‘日子难过吧?’今年大家见面就问‘日子好过了吧?’”他笑着说道,去产能收到“一石四鸟”效果,用“去产能”这一块石头,击中了“煤价回升、效益提升、产能置换、安全生产”这四只“鸟”。
山西方面,去产能也将继续加压加码。“今年山西仍将重点抓好煤炭去产能,更好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能交易,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退出钢铁产能170万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楼阳生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河北省今年将继续大力压减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电力等6大行业产能。其中,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产能1624万吨,合计3186万吨。
对于河北而言,这些大数据的背后,就是一次刮骨疗毒,感受到的必是锥心之痛。
依据规划,到2017年,河北将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是经济之痛,GDP数据缩水,财政收入减少。更痛苦的是民生之痛。随着结构的调整、产能的压减,许多中小钢厂、玻璃厂、煤矿面临关停。这将衍生出失业、工资拖欠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若处理不当,这必然会是政府的锥心之痛。
而更大的痛苦是公众的心肺之痛。高能耗、低产出,必然会制造一系列的废水废气废料,影响公众的生活环境。据统计,2015年,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中,河北省的唐山、保定、邢台、邯郸、衡水、石家庄、廊坊长期榜上有名。显然,对公众的健康来说,这是不容忽视的巨大隐患。唯有忍痛割肉,调结构、去产能,才能解除公众的心肺之痛。
刮骨才能疗毒,涅槃才能重生。要提高经济的“颜值”,就必须抛弃落后的发展方式。要实现全面小康,美丽河北的蓝图,就必须要甩掉产能过剩的包 袱,轻装上阵。可见,“去产能”是阵痛,更是机遇。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河北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这既是要求,也为河北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2013年9月,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决定到2017年削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其中唐山市要削减4000万吨。“十三五”伊始,随着全国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唐山市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化解炼铁产能298万吨,炼钢产能501万吨。
“要化解的装备水平越来越高,付出的经济代价越来越大,需要安置的职工越来越多……从今年开始,唐山钢铁去产能真要伤筋动骨了。”唐山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卞明江说。
一开始不太理解,几年下来,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这位负责地方产业协调的基层官员,没想到自己会站到去产能的最前线。“如果不抓住市场低迷的机会,以后产能过剩会更严重。”
他说,削减4000万吨钢铁产能唐山直接资产损失大约1000亿元,更不要说上下游产业的损失。“去产能,不经历阵痛不可能,不舍得一部分损失不可能,职工不熬过去,日子也不会好起来。关键是政府要努力把影响降到最小。”
一面去产能“做减法”,一面增加优质增量“做加法”。今年唐山市重点实施亿元以上战略支撑项目230项,计划完成投资1282亿元。
“完全指着一个行业活,就不可能永远活着,关键要形成共识。”卞明江说,“现在就是要拿着‘炸药包、扛着大斧子’去产能。如果各级政府都下决心落实,经过一段阵痛期,剩下的产能将是生命力最强的。”
去产能任务重、头绪多,关键要抓住牛鼻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
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地方将僵尸企业的出清作为化解产能的重心。比如,河北明确表示,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内蒙古也将清理“僵尸企业”作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大任务。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当下的一个问题是,僵尸企业的概念并不清晰,地方如何界定僵尸企业有较大的弹性,统计口径并不统一。
在各自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的摸底已经开始。比如,山东省初步确定了448家“僵尸企业”,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占80%。不过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由于‘僵尸企业’概念提出不久,各地对其标准和未来政策把握不准,提报时还有顾虑,实际数量应当多于目前提报数。”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匡贤明看来,僵尸企业就像是一个个“黑洞”。因此,清除僵尸企业是重中之重。匡贤明说:“在我看来,僵尸企业就像是‘黑洞’,不仅不能够给社会创造财富,而且它吸附甚至吞噬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使得我们本来应该用于扶植新兴产业或者新经济的宝贵资源被僵尸企业所拖累。此外,僵尸企业无法解决就业。所以现在政府把清除‘僵尸企业’作为重中之重。”
然而,去产能知易行难。地方政府往往出于保就业、稳增长考虑,会干扰企业正常破产退出。在李锦看来,去产能和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有五大路径:一是从解决僵尸企业入手,关停并转,用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方式加快清理退出;二是剥离出来,重组合并,重新配置资源;三是用“腾笼换鸟”的思路去换产品、换技术,换新的运营方式,提供有效供给;四是扩大出口,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五是加快产能输出,在供给端消化产能。
李锦认为,过剩产能必须消化,需求侧管理认为市场无法出清,因此需要采用政策刺激的方式来恢复需求,令需求扩张去迎合现有产能;而供给侧管理则认为市场可以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来自动出清,通过价格、产能整合、淘汰等方式来清理过剩产能,而“过剩”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显然,“面多了和水,水多了加面”的做法应该终结了。过去那些靠低端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的企业会加速退出市场,特别是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先进技术的“僵尸行业”,过去靠政策扶持和银行贷款存活,在新的条件下不会获得政策支持,必须退出市场,这是不能有任何犹豫的。
目前,我国钢铁、煤炭等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能接近或者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煤钢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有关就业问题时,李克强表示,“2016年,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化解钢铁、煤炭行业的过剩和落后产能,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安置好职工。”
总理说,“中央财政拿了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员工转岗安置,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万去过剩产能过程当中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当然,还有一些职工因为多种因素没有到新的就业岗位,包括有的职工和企业有比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但他们的生活都是有着落的。”
在很大程度上,业内人士所持观点与总理的想法不谋而合。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去产能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人员如何更好的实现转岗和分流安置,当前对于国有钢铁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比如宝武集团经过联合重组后,今年将去掉550万吨的产能,也会面临较大的职工转岗就业压力。此外,在国企中存在的冗员,也可能会在今年的去产能过程中得到精简,这些分流人员可以参加相关技能培训进行转岗就业或者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当然,除了中央专项资金补贴外,企业也会给一定的生活费用和退休金。”王国清说。
改革有红利,也难免要经历阵痛,人员安置是煤企等大型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此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称,在煤炭、钢铁两行业供给侧改革职工安置过程中,将有180万职工被分流,其中煤炭行业约130万人。
去产能、职工安置的任务在中国不是第一次出现。1998年,中国面临着资源错配、国企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当时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因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大而被称之为“下岗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府表示拿出1000亿元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国家发改委研究产能退出的规模、涉及职工数量以及用工类型、转岗安置的办法,测算安置人员所需费用,借此制定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的方案。人社部也提出了安置职工的四个渠道,正在酝酿具体的政策文件。
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下岗潮”。但也需要看到,今时的情况更加复杂:多种类型的过剩产能共存、交织,政府一直以来对市场的强大干预,一线产业工人的冗余,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等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去产能过程中面临三大难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债到哪里销。目前来看,去产能资金相对容易解决,去产能既有国家基金保障,也有央企自己的资金撬动。但是人员安置和债务问题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2016年去产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进入攻坚期和收尾期会更加艰辛。
2016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过去一年,作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之一的去产能,已经初见成效。
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钢铁和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也在好转。去年前11个月,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由前年同期亏损529亿元转为盈利331亿元;煤炭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1.1倍。
“煤炭关系到我国能源结构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及大气污染治理的承诺;钢铁则关系到中国经济重化倾向的战略转型,关系到中国打造经济发展新方位。中央从煤炭和钢铁两个行业切入,对于推动产业产能结构的合理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杨枝煌说。
尽管去产能“扩围”的具体行业尚未对外公布,但多位专家表示,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火电等行业都有可能成为去产能“扩围”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传统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较为明显,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另一方面,这些行业在过去一年来已经在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具备加速推进去产能的基础。
“2016年,我们以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去产能的重点,这并不是说别的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我国在平板玻璃、水泥、造船等传统产业领域的产能利用率极低,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对经济的影响虽然不如基础性行业严重,但依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复苏的大障碍。
“去产能行业‘扩围’,这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杨枝煌表示,推动传统过剩产能出清,可以为创新发展腾出空间,也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可以改变某种产业比例偏重的现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
“去产能是区域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快去产能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是地方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刘元春说,越来越多的地方意识到,当地一些小型钢铁厂、水泥厂、造船厂已严重亏损,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补贴,这些产能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负能量”。如果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未来政府将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地方抓住了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机遇,加快去产能的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认为,去产能必须充分运用好“减法”和“加法”,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不断巩固提高去产能成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对落后产能不折不扣地进行淘汰关闭,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和产品向中高端发展。
“除了做‘减法’,推动产业升级还要做好‘加法’。当前,谈到企业发展,不少人会聚焦减税降费和去产能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认为,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做“加法”,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调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做大做强品牌,开拓新市场,提升竞争力。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加大对品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则是最核心的“加法”之一。
给企业做“加法”,除了企业的主动性外,自然少不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杨元庆委员建议,今后在制定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时,能够更广泛地征求企业意见,充分反映企业实际需求;更多地在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家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同时,落实科研人才流动政策,能够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创新人才流动的‘旋转门’机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性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这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而去产能作为改善供给侧结构的重点,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既要做好“减法”,更有做好“加法”,甚至“乘法”、“乘方”,通过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增加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