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转变扶贫方式和手段更好推进精准脱贫
——吉水县脱贫攻坚纪实

2017-07-07 13:43龙蛟江毛春华
老区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

□ 龙蛟江/文 毛春华/图

与时俱进 转变扶贫方式和手段更好推进精准脱贫
——吉水县脱贫攻坚纪实

□ 龙蛟江/文 毛春华/图

清净整洁的文峰镇葛山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总书记的话语,像和煦的春风,吹拂赣江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东山树为纸,赣江水为墨,吉水县在庐陵故地写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局之年的答卷:全县1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5600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稳定实现脱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确保脱贫群众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吉水县白莲种植与加工培训班

丁江镇铅坊村食用菌基地技术人员向来访者展示培植工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吉水县委、县政府把握新形势,与时俱进,转变扶贫方式和手段,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吉水特色的扶贫路子。2017年,吉水县面临着全县41个贫困村、全部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艰巨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村组和群众。随着政策、资金、物质三大传统扶贫手段逐步弱化,吉水县为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扶贫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探索:

以工代赈,改善基础设施,撬动商品生产和流通

以产业促就业,发挥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的联动性。吉水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突出抓好“十百千扶贫工程”(即打造10个扶贫产业村、培植100个产业能手、培训1000人),并在贫困村建立了42个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吸引周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务工就业。同时,县财政每年预算50万元,设立贫困户劳务奖补基金,对吸纳或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的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等予以奖补,通过“双轮驱动”一拉一推,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白沙镇蓝莓基地每年平整土地需用工30人左右,已与20多个贫困户签订劳务协议;冠山乡分湖村油茶基地既邀请贫困户入股合作,又聘请贫困户养护苗木,按成活株数发放工资;螺田镇食用菌基地不仅按年度给贫困户发放分红,而且到了采摘季就会聘用当地贫困户采摘黑木耳,按工时结清工资...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进得来,出得去”。截至2016年底,吉水县贫困村中25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向自然村延伸,基本实现农村20户以上自然村互联网覆盖;优先安排41个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到2018年完成所有贫困村三相电改造。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七改三网”项目,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力、广电、电信网络,确保41个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正是这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推进了电子商务的全覆盖,使“网货进得来、现货销得出”,目前249个行政村已经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农村淘宝和农村e邮随处可见;加快了旅游扶贫的发展进程,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库区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优势,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家乐等产业发展,在网上宣传美景,让汽车载客进村,在村里休闲消费,打造集休闲、餐饮、产业于一体的观光旅游扶贫产业。

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加强基础教育、医疗和卫生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扶贫先扶智,抓好基础教育建设,割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吉水县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贫困学校布局调整,优先支持贫困村恢复或新建必要的教学点,变学生走读为老师走教,保障贫困地区学生就近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落实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学前教育至普通高校均设立资金补助,最高一次性补助8000元。县里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吉水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设立贫困户大病救助专项基金,对贫困户大病医疗进行特殊救助。构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贫困户大病救助五道防线,其中新农合由政府出资购买,大病保险提高10%的报销比例,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年封顶线达25万元,全面防止“因病返贫”。

穿针引线,为劳动力提供培训,给产品寻找销路,合作开发,走向市场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吉水县开展“双学双用双服务”、“雨露计划”、“精准扶贫贫困户技能培训班”等多项工作,联合林业局、农业局、职业学校等多名技术骨干到乡村、到田间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培训覆盖全县18个乡镇,年培训次数达30多次,培训人次达1000多人,培训内容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户自我生产类,如养牛、养鸡、养鱼的养殖类;蜜柚种植、油茶种植、柑橘种植的种植类;插花、编织、面点的手工类。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培植至少100个产业发展能手,做到有教有学有交流,充分发挥“邻居效应”,带动周边贫困户学习致富技能,早日脱贫致富。

聚合力量、集中优势、就近配置,加快非公企业帮扶的全面对接。吉水县优选30多家帮扶意愿强烈、帮扶能力优秀的企业,以“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全面对接41个贫困村,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引进资金、技术、信息,形成“田间地头出产品、资金技术进乡村、企业帮忙找销路”的良好局面。定点帮扶贫困村,能使企业自身优势及发展需求与贫困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力市场等村情特色相对接,帮助贫困村完善基建、带动产业、推动就业、扶持创业。吉水县委、县政府对这些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精神表彰方面、合规补助方面、弘扬声誉方面以及税收优惠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做到合作共赢。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关于打开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的更多思考,我们还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一是缩小扶贫范围,把重心放在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地区,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使用,避免大而无当,撒芝麻粒;二是把扶农、扶工和扶商结合起来,摆脱小农意识,立足市场观念的大农业,对乡、村工商企业,特别是像合作社之类的市场与农民之间的中介组织,也加强引导和扶持。

“自强不息,继续努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吉水干部群众凝心聚力,2016年的脱贫攻坚画卷浓墨重彩。2017年,吉水县18个乡镇41个贫困村的扶贫对象将全部脱贫,到2020年超过国家贫困标准的40%,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重道远,不忘初心,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进!

龙蛟江,毛春华,吉水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