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达峰 本刊记者 邵猷芬 于龙广 徐 云
借“网”叩开增收门
——宁都县推进电商精准扶贫纪事
□ 温达峰 本刊记者 邵猷芬 于龙广 徐 云
一根网线,能与大千世界联通;一台电脑,能把增收之门叩开。这,就是电子商务的魅力。
电子商务,让宁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多了一个抓手。在大力推进电商扶贫过程中,致富的养料正通过光纤渗进每个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
4月18日清晨,赖村镇莲子村“e邮”站开门营业了。整理订单信息,统计代购物品……,“e邮”站“掌柜”宋建辉迎来忙碌的一天。
8时,“e邮”站已经热闹起来,20多名村民把自家产的土鸡蛋、毛芋仔、笋干等土特产送到这里销售。
“以往农产品销售难,耗时费力,价格还不高。”该村村支书宋芳斌说,现在好了,村里有了“e邮”站,村民把农产品放在这里销售,既能卖个好价钱,又不耽误干农活。
电子商务,正改变着贫困落后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使偏远地区优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以凸显。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让农民腾出更多时间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因此,宁都县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在政策、资金和人才培训上予以大力扶持。
该县引入扶持全球十大网商——飞天麦光光集团创建电商孵化园,通过实行政府承租、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模式,打造集商品贸易、仓储物流、技能实训、创业就业等多功能、多业态为一体的现代电商园,吸引飞天麦光光集团、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居无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龙启服饰等企业纷纷入驻。目前,该园从业人员达2600多人,实现网销额近14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宁都县以电商孵化园为龙头,把电商网络延伸至乡村,在24个乡镇建起了100个“农村e邮”服务站,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县级运营中心,设立乡村服务分中心;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宁都生鲜农业电商基地;与飞天麦光光集团合作,建设乡级电商服务分中心4个、村级服务站21个。
“县、乡、村三级电商进农村服务网络的建设,打通了农业生产连接电商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宁都县商务局局长宁蔚生说,有了电商平台,村民能快速便利地外销本地农副产品,实现农副产品增值,也使试水电商的农民不断增加。
固厚乡宁勇军,家境贫寒,屡次创业不成,2014年4月,通过电商培训后,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永香和农家铺子”网店专销宁都肉丸、黄糍、麻糍、豆腐乳等96种宁都本地土特产品,目前实现网销额50余万元,盈利20余万元。
据统计,像宁勇军这样的农家网店全县共有200多家,销售的农产品多达50余种,一个个小小的农家网店将“小山沟”与全国的“大市场”对接,使得宁都黄鸡、“虎蛙稻”大米、小布岩茶、宁都肉丸、野生山茶油和蜂蜜等土特产搭上了电商快车,“e路”畅销,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走进宁都县电子商务孵化园,处处可见繁忙景象。这个不大的园区,已聚集148家企业。
“2014年起,每月的20日至30日,电商孵化园三楼都座无虚席,定期举办的电商创业培训班,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心怀创业梦想的人们。”该园创业指导老师刘鹏飞介绍说。
“只需拎个包,就可以到此开启电商创业梦想!”在园区创业的廖竹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廖竹生手腕弯曲,三级肢体残疾。就业路上,他曾经四处碰壁。去年,他参加免费培训后,在电商孵化园开起了自己的网店——布潮行专柜,销售时尚千层底布鞋。尽管创业不久,每月已能赚2000多元。
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揭晓鸿介绍,该县从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广泛开展贫困户电商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贫困群体专题培训,提供“雨露计划”资金补助;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
该县依托宁都高级技工学校和电商孵化园做大做强电商学院,整合扶贫、就业等培训资源,定期(每月10日—20日)、不定期(由乡镇、单位自行组织安排)面向全社会开展免费培训,对电商学院培训的低、中、高级学员分别给予300元、500元、600元补贴。同时,鼓励乡镇、单位组织干部参加电商培训。2015年以来,共开办电商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5200余人,其中贫困对象、农村留守妇、残疾人员近千人。
同时,该县对有发展前景网商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在帮扶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龙启服饰,在没有进入电商园之前,还是网上代售、代加工的小公司。进园后,政府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公司快速发展成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网商,目前,该公司带动就业100多人,2015年网上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零成本、低门槛,免费培训,拎包入驻”的模式,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众争相“触网”。
据统计,2015年,该县共在淘宝网(含天猫)、全球速卖通等全国知名网站注册网店数达1000多个,有1000余人实现电商创业,实现网络零售总额7.65亿元,提供电商就业岗位2000余个,人月均纯收入达2000多元。
4月19日,赖村镇奥帅农业合作社贫困户张德炜便在脐橙园里忙碌开了。“去年,脐橙喜获丰收,单靠种植脐橙一项就有8000元收入。”张德炜乐呵呵地说,有这么好的效益,今年打算扩种10亩。
市场风云变幻,种植规模扩大,销售风险也会增加,张德炜的底气来自哪里?该合作社负责人温新良介绍,现在合作社的脐橙已经由“线下”卖到了“线上”,去年脐橙网上销售额就达50万元,利润比“线下”销售高出10%。
“现场、现金、现货”是果农熟悉的传统交易方式,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销售渠道不广,果农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让不少贫困户对参与脐橙种植望而却步。
要提升吸引力,就要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发展电子商务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政府的鼓励下,该合作社2013年开始试水电商,并在淘宝网开设了脐橙销售专柜,脐橙“线上”销售渐入佳境。
这种点对点的销售方式,不仅扩大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利润空间,更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企业和贫困户网在了一起。2013年至今,奥帅农业合作社共吸纳20户贫困户入社,脐橙种植规模由70多亩壮大到600多亩。
为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参与电商,带动更多贫困群体发展特色农业,该县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方案和扶持办法,在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税收扶持、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倾斜。
同时,该县立足农业大县的优势,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加强合作,带动农业产业“联网”发展。
宁都金精客家食品厂经营以产销腐乳与包装豆腐、米酒、辣椒酱为主,试水电商后,产品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接到网上订单后,围绕最终产品客家等6家下游加工企业分工协作,加速了产业集聚。
目前,该县通过扶持虔粮农业、惠大实业、山凤凰禽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虔粮农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合了81家龙头企业、265家农民合作社、47家家庭农场,采取“四统一”的方式(即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生产规范、统一品牌推广、统一运输包装)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双向互动的网销体系,实现农产品进城。通过借网上市,宁都脐橙、油茶、白莲、香菇等多个产业实现网上销售,辐射带动3万多户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开发。
■责任编辑: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