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国道剑川县甸南镇天马村路段,董月畅在自家后院的烧窑前忙碌着。烧窑是他两三年前搭建的,约八九个小时后,泥陶就会华丽变身,成为“黑如漆、明如镜”的黑陶。
剑川黑陶的整个制作流程精细复杂,包括淘泥、分拣、踩泥、练泥、盘泥条、拉坯、拍制、修制、雕花、打磨、晾干、装窑、柴窑烧制、封窑、开窑、出窑等工序,完全靠手工制作、传承。
土陶里的剑川
土陶手艺在剑川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一说法的依据,来自剑湖之滨海门口遗址的发掘。如今,在离剑川县城约 10公里的 214 国道旁,两边街铺前摆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土陶器,散落数公里,形成“陶制品一条街”。车子驶过,数间砖瓦窑坊前,窑工们正在取土、打坯、装窑,很是忙碌。
在剑川,人与土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年,婴儿一出生,先开启的是陶罐里的甜白酒,长大点,家人就用小小的陶罐给他们熬米汤,加点细碎的火腿、蔬菜,让他们尝食物的味道。再大一点,陶罐里的米汤就改成软乎乎、香喷喷的粥饭。女人坐月子吃的甜酒也封裝在陶罐里,男人喜欢的泡酒也在陶罐里。在纯粮食酒里加上冰糖、五味子或其他红枣等有益身体的药材,浸泡存放一定时间,就成了保健酒。老人喜欢用陶罐煮食物,有的老人不能跟家人一起吃硬饭,就用土陶罐焖饭吃。依照自己的口味,加一点肉末,一点新鲜蚕豆瓣或豌豆,有时候加蔬菜,半粥半饭的煨煮恰好适合他们的牙和胃。
剑川人还擅长酿制生活滋味,一到冬至,就做油卤腐、豆瓣酱、韭菜花、猪肝鲊等滋味可口的酱菜。这些酱菜,放到别的容器里总会担心存放期,土陶罐是盛放它们最好的器具,多久也不会霉变,味道还越放越香,色泽越放越好。
董月畅和黑陶的故事
214 国道剑川县甸南镇天马村,董月畅正在自家后院的烧窑前忙碌着。烧窑有一大一小,是董月畅两三年前自己垒建的。大窑没开火,小窑里的泥陶是早上放进去的。“一个月就烧一两次窑。”董月畅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盯着烧窑旁边的温度计,好适时调整火候。即便如此悉心,也不能保证出窑的都是好陶,“有时一窑也烧不出多少好陶”,烧毁的黑陶都被董月畅砸烂废弃。
我们走进董月畅的黑陶制作室。室内宽敞,前后都放有陶艺拉坯机,拉坯机旁放着各种制陶工具和处理好的陶泥。长方形的木质展示柜紧贴一面墙壁,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黑陶器皿。茶杯、茶罐、米罐、酱菜罐、花盆、公道杯、香炉……器皿都是董月畅自己手工制作的。董月畅记得清楚,早年家里吃的酱菜,就是在这一个个黑陶罐里发酵而成,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董月畅今年 50 余岁,自上初中起就在课余跟着自己的姑爹学习制陶。当时,农村里畅销的是实用器皿,如腌菜缸、米罐、面缸等。“后来生活变好,买花盆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外地人都来我们天马村买花盆。村里黑陶作坊的生意很是红火。”后来一些金属以及塑料器皿的介入,依靠手工制作的黑陶日渐淡出市场,“短短几年间,天马村的好多家黑陶作坊纷纷转业。”董月畅却一直坚持,“坚持着做黑陶,更多地是想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如今,董月畅是剑川黑陶制作的领头人,远近闻名。
土与火的艺术
剑川黑陶的整个制作流程包括淘泥、分拣、踩泥、练泥、盘泥条、拉坯、拍制、修制、雕花、打磨、晾干、装窑、柴窑烧制、封窑、开窑、出窑等工序,精细繁杂,靠纯手工制作、传承。
董月畅家的后院堆放有很多泥土,有的用塑料薄膜盖着,“都是从当地红砖厂附近拉回来的”。拉回来的泥土要置于干净平整的硬质地面上,将其均匀摊平晾晒,遇到较大的土块将其拍碎,“是为让泥土自然发酵,时长最短为一年,这样制作出的黑陶才不易裂。”自然发酵氧化后的泥土,砸碎、网筛,后将不同种类的泥土进行调配,如何调配,也是董月畅多年摸索出来的秘方,不外露。
调配好的泥土要放进清水里浸泡大概6-7 天,然后将原泥中的杂质过滤,沥出的泥浆爽滑均匀,干净细腻。接着就是踩泥,“一缸 300-400 斤的泥,需要一人踩上 1-2 天方可。”董月畅说手艺人中最苦的是瓦匠。“之后是练泥、盘泥条、拉坯。
董月畅正在制作的是个托盘,先将泥固定在盘面的中心位置,随着泥盘的快速转动,双手合力的密切配合,泥的雏形呈现出一个“盘”的造型,底盘的厚度要凭手感来掌握。随着泥坯的转动,将底盘边缘逐渐向上提拉,在拉移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厚度的均匀,所以双手要里应外合进行多次的反复调整。调整过程中,要随时加入少量的清水,使双手和坯体始终保持湿滑状态。董月畅还不时拿出细腻柔软的布条,不停地沿着盘壁进行擦拭。待托盘基本成型后,董月畅便用薄薄的钢片紧贴盘底划过,将坯体与盘面分离。制作好的坯体,在阴凉干燥处放置两到三天,就可进行剩余环节。
入窑烧制是黑陶区别于其他陶瓷的最为关键的环节。“烧窑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窑内陶坯受热均匀,窑内的温度要把控得当。”董月畅专门在旁边配置了一个温度计,时刻注意窑内温度的变化。“基本上是先排除陶坯的湿气,然后再慢慢加大火候。”董月畅说。烧窑一定要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使窑室内的炉火与空气完全隔绝。
“经过一定的时间,窑中的浓烟在陶周围循环熏绕,使柴草浓烟中的颗粒渐渐渗入坯体,从而形成了黑陶独特的色彩。”这一过程有个专业说法叫“柴草渗碳”。待炉火完全熄灭,窑内温度降至常温,并逐渐冷却。此时,就可以拆掉封闭墙,打开窑口,将烧制好的陶品取出。
“黑陶表面会有一层‘包浆,会越用越光滑。”董月畅说:“烧制好的陶正常的颜色是黑色,但有些黑陶器皿会产生窑变,成为银白色。但几十窑也不一定能出一个窑变的黑陶。”
黑陶的华丽变身
2008 年前后,董月畅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黑陶的制作,不断加入自己的创意,逐渐打开了传统黑陶的市场空间。现在,董月畅的土陶产品已达 60 余种,包括摆件、茶盘、花盆、碗、鱼缸等。按照董月畅的话说,他放弃了大瓮、大盆、大缸、大罐,更喜欢把粗笨的黑陶精致化,让质朴的土陶与现代元素相融合。
如今,董月畅的黑陶器皿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很多人都是冲着他的名号来的,他也实现了订单化生产。董月畅的儿子董志明则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推销自家的土陶产品,并把黑陶制品拍成图片发在网络上,引起全国各地黑陶爱好者的关注,从而带动了自家黑陶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自去年起,董志明也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黑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