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祥云“土碱”

2017-07-06 13:49
大观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王家庄永明

几天以来,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的朱永明一家没怎么休息。土碱地旁边的土基房内,朱永明遵循家传的时刻表默默看守着熬制土碱的大铁锅。他的妻子白仙云则蹲在土碱地上负责用当地生产出的模具,将一块块圆圆的土碱定出型来,并把晾干后的它们轻轻放到挎在身后的篮子里。

这里的土碱曾热销

从土地下放时期到如今,朱永明做土碱快四十几个年头了。事实上,他家熬土碱的 “熬硝房”工作时间更久,村里人大多都知道那是从朱永明的爷爷朱芹手上传下来的。

“来我们这里,不是泡温泉,就是买土碱,其实土碱也是从温泉水中来的。王家庄做土碱也四百多年了。”朱永明说着,随即将手指向土地前面的洋房,“你看,这么一大排房子所在的地方原本都是土碱地,但现在洋房多了碱地就少了。”

据朱永明讲述,王家庄土碱的制作工艺始于明朝洪武年间。

当时礼部侍郎徐谦的子孙为避政治迫害,辗转来到王家庄,然而这里温泉水流过的土地含碱量太高而寸草不生,徐家人迫于生计急中生智发明了 “制碱法”。

从那时起王家庄人便利用“土碱”拿到集市去卖换取粮食。

白仙云说:“我们附近的村子祖祖辈辈一到中秋节的时候,都有自己制作月饼的习俗,这些手工月饼少不了放入产自王家庄的土碱。这样做出来的月饼即便吃得多也不会打嗝,并且口感既酥脆又细腻。三世同堂的一家人过一次节大概买五片到十片也就够了。除了过节,我们平时在做包子、馒头的时候,也都爱掺入土碱。”

那時不仅仅是王家庄的乡里乡亲,甚至是大理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都知道能够依靠这灰白色的碱块解决诸多日常问题。

土碱在当时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度过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时至今日,依旧不难看到奔走各地的祥云人随身携带土碱的场景,他们如果遇上肠胃不适,会习惯性地掰下黄豆大小的土碱泡水服用。用白仙云的话说,老祥云人都会不自觉地认为土碱比目前市面上的化学制剂更方便和安全。

“现在,街上卖的东西越来越对症下药,以往用得到土碱的地方基本都有了更专业的替代品。所以除了针对本地人使用土碱老方子的需求,我家的土碱也改变销路了,目前主要销往大理古城周边的一些牧场,从大理也一路拉到维西。这些牧场养奶牛,喂了我们的土碱,能够帮助奶牛消化,奶水随之更多。村里生产土碱的农户也就四、五家了,我们不直接卖,会有中间商过来家里收了带出去卖,还算卖得出去吧。” 朱永明略带叹息地补充到。

土碱还能走多远

在王家庄的碱地里逛一圈,不难发现,每一块碱田旁边通常都有一个滤台,滤台侧一般是堆放沙子和农具的土基棚,不远处就有一间不大的屋子。

走进朱永明家碱地旁的小屋,进门左手边是熬碱水的大灶台,上面摆着三口大锅,灶台上还放着烧水的壶。里面摆着两张床,床单被烧煤时飞起的煤灰沾得黑乎乎的。熬碱时,朱永明和白仙云必须住在屋子里,守候住一家人的经济来源。白仙云说:“别看都是简单的工具和设备,但做起土碱来很辛苦。”

虽然年过半百,但朱永明示范着料理起碱沙的动作依旧强健,加上白仙云娴熟的配合,更让整个土碱地的活计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因为常年在碱水中劳作,夫妻俩手上的皮肤早已被腐蚀得伤痕累累。

“生产队的时候,煤炭便宜,还能挣点钱,现在困难了,煤炭太贵了。” 朱永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和老伴白仙云花一天一夜的工夫能熬出一盆60公斤左右湿哒哒的碱泥。可为了这盆碱泥,他们就要烧掉了100公斤煤。

目前,一小块土碱的价钱在两角五分左右,而他家共有三亩多碱地,每次刮沙过滤后用四个锅熬碱,一个锅能做出一千五个土碱,也就是说一次能挣六千块左右。而这整个生产周期大概是二十多天,这是全部收入,扣除了成本,一家人在碱地里眼巴巴地从早到晚守着忙活一个月其实人均收入不过两千块钱左右。

制作土碱还得看天气,夏天碱地干得快,也相对好刮沙一些;而冬季则出碱少,一锅只能做出一千个出头一点的土碱,这样四季平均一下,收入就更少了。

另外, 除了最后阶段的晒碱,前期的铺沙、泡硝、扫硝、刷硝都需要好的太阳光,一晒就得晒上六七天,把土里的碱晶都给晒出来。万一雨水一来,碱地里的碱就都被冲走了,功夫只能白费,这些不可控的风险还得算上。

走出朱永明家的碱地几步路,就看到了他的大儿子朱继云和儿媳杨菊花在自家碱地里劳作的身影。

问及朱继云对土碱继续传承的想法,他和父亲一样,表示并不乐观:“我对我们这里的土碱制作未来不看好,我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做土碱收入不高,所以不会有太多人想做了。虽然这门手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政府没有补贴,经济上还是很吃紧。除了收入不高,客观来看,替代土碱的药物、洗涤用品越来越多,越做越好,到处都在卖,我们的老工艺怎么去竞争。”

“原本硝地何止刘厂镇有,就连祥云县下庄镇到东甸乡都有。说起硝地越来越少,我们王家庄人也算感受得深,这里本来有四口温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这四口温泉还滋润着我们村的260亩碱地,而现在,温泉只剩下了一口,王家庄也只有5户村民制碱了,很多碱地都拿去建了洋房,平均每户制作土碱的家庭碱地也不过3亩。虽然我们是农民,但也知道土碱毕竟是我们这块地上的印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家庄永明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A rational design of bimetallic PdAu nanoflowers as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钟永明
Design of Electronic Weft-Insertion 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Loom
阅读花瓣雨
玉米缺塘巧补技术
《地球上的王家庄》里的多重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