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艺术学院搬离麻园。
麻园所代表的艺术生态群落,
随着艺术学院的搬离,
变成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情绪,
怀念,悼念,抑或是纪念,
没有人分得清楚。
麻园因此而成为一个代名词,
它代表着原先在此居住、生活、学习的
一班又一班的“艺术家”的
故地回忆和生活空间。
如今,麻园故地的边上
一颗种子蓬勃而发,
带着希冀、艺术和自由。
“当我还念麻园的时候,我就去麻园的旁边住一住。”
当年的表演系学生如今已为人父,但每每提到自己学习、生活了8年(从中专到大学)的“麻园大学”,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森林王”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他所说的“住一住”,大概指的是睡一睡当年的宿舍或者是睡一睡当年的高低床。事实上,当艺术学院搬离麻园,这些“艺术家”的魂也就跟着丢了一半,比如“森林王”。他说,他的青春如同麻园不再,魂飞烟灭。
滇缅大道是一条繁忙的公路,来往的车辆疾驰而过。
麻园与果果仅一路之隔,艺术与自由隔空对话。
宛若故里·果果酒店,藏在麻园对面的108智库空间内。
五一小长假到来,喝茶、发呆、放空……
果果,可以一去。
一排集装箱前,砖红色的墙砖格外显眼。宛若故里·果果像是秋日里熟透了的红柿子,摇曳在枝头,等待有心人去采摘。
108智库的小陡坡是个好位置。因为地处在山腰,翘首望去,麻园仿佛就在触手可及之处。
108智库前身是云南圆正轴承厂。曾经的工业厂房被改建成艺术创意空间,小山包也因此成为麻园之外的另一个艺术高地。
在其主人李众夫妇的眼里,果果是一颗带着特殊记忆的开心果,它的诞生是两人爱情故事和回忆的延续。李众和妻子,自一起上艺术学院开始便热恋,毕业后修成正果,两人经过多年的打拼后有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为怀念一起牵手走过的街道,怀念两人同吃一碗米线的幸福,两人商量决定在麻园对面的108智库种下一种子,并精心培育,让它长成一棵大树。
2015年,果果酒店诞生。简约工业风格的设计,体现了主人李众夫妇的独特审美和情调。1100平方米中的果果,很大一部分是公共空间。一进门就能看到薛涛的装置艺术,张华、尹雁华的油画和雕塑……麻园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此得以安放。
果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艺术空间。
指纹系列艺术作品
拐过音乐流淌的吧台,是视野通透的阅读咖啡厅。偶尔,这里还会有独立电影、艺术电影的看片会。
窗外是满墙的绿色,心里变得安静如水。
窗外曾是光秃秃的石墙 果果来了后,这面墙被种满了绿植
李众说,果果完全是在原先老旧厂房的基礎上应运而生,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材料选择,甚至是装饰细节都保留了原先老厂房的原始和痕迹。因此,在果果,你能看到很多工业的痕迹——裸露着钢筋的砖墙、打磨光滑的水泥地面、抱着防震钢条的柱子。
转进走廊,如同走进另外一个时空。艺术气质退去,民族味道凸显。
李众夫妇和他们的朋友从各地收来的民族传统刺绣图样,被装裱成艺术品陈列在墙上
果果只有15间房,每一个房间都是工业极简风。最近,果果将其中一个房间挑选出来,做成了“孔雀窝”。极简之外,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感。
当艺术融进平常生活,果果破土发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