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小学(以下简称“巴蜀小学”)的一位老师曾在他的教育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一天我上课,走进教室,发现闹哄哄的,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了‘巴蜀榜样章在同学们面前晃了晃,‘奇迹便发生了:整个教室都安静了,就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一样!”
这位老师提到的充满“魔力”的“巴蜀榜样章”,正是巴蜀小学自2006年来持续开展的“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動。这枚章上有“巴蜀榜样我最棒”几个醒目并很有气势的大字,以及一个像中央电视台“状元360”节目“高高竖起的大拇指”标志一样。就是这小小的一枚章牵动了全校老师、职工、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巴蜀榜样章”有它特有的“流动历程”,生动地展示了巴蜀小学共育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创新行动。
定章:伴随“巴蜀儿童礼”
巴蜀小学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文本,整体建构了系列化的“巴蜀儿童礼”仪式,并由此制定了“巴蜀榜样章”。
“巴蜀榜样章”依托于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一天生活场景,包括问候章、集会章、两操章、课间章、用餐章、卫生章、课堂章等。章的形式,低年级主要以图说、童谣为主,高年级则增加了对意义和具体内容的文字叙述。不同年段,形式不同,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采取互动呼应的形式,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欢。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每学期初,每个同学都会制定个人的“巴蜀榜样章”争章计划,包括:我的争章目标,家长寄语、老师寄语,我的争章足迹: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学期争章榜,等等。
学校将各种习惯要求,转化为生活化、儿童化、序列化的争章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各种章的内涵,树立心中的榜样;让老师、家长统一教育目标,形成教育合力。
授章:时时处处发生
学校通过创设趣味化的全程、全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争章活动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场授章。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保安、保洁工人、食堂送餐的师傅等都会与学生发生交往,他们也都参与到学生良好品行习惯养成的评价之中:在自己日常工作的现场,根据争章内容,发现有良好习惯表现的同学,当时当面将手里的“巴蜀榜样章”贴在学生身上。
授章有因。学校教职员工在将“巴蜀榜样章”贴在学生身上时,要告诉学生颁章给他的原因,这样,在学校里,在同学们的身边,每天都流动着榜样。很多学生获得一枚“巴蜀榜样章”时,不一定是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一些很小的细节,如:弯腰拣垃圾,帮助小同学,餐前主动洗手等。
授章存档。胸前贴着“巴蜀榜样章”,学生会觉得特别的光荣,高高兴兴地跑到大队部领取一张“巴蜀榜样”登记表,上面有这样几个栏目:记录得章的时间、地点,是谁为自己颁发的,最重要的是记录自己受到表扬的优点,从中受到莫大激励。
家长知情。学生将回馈表带回家请家长签字,家长从中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形成一次有效的家校沟通。同时,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表扬会很高兴,会鼓励孩子,从而再次强化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班级认可。学生将回馈表交到班主任老师那里,班主任老师也很高兴,因为这枚章不但意味着期末班级会获得加分,更意味着班级成员“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班主任也会再表扬一次。
通过上述创设趣味化的全程和全员的评价方式,巴蜀小学的“巴蜀榜样章”便在班级、学校、家庭流动起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巴蜀榜样章”在同学、老师、家长的一次次询问、鼓励中带给学生自信,有效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
奖章:串连起实施全过程
学生获得了“巴蜀榜样章”,但“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不断深化生成可持续延展的主题教育活动。
奖章,作为最后环节,有效串连起了“巴蜀榜样章”实施的全过程。通过明确争章内容、全员评价、持续激励,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家长人人参与,全体同学每时每刻、课内课外都能受到引导与监督,也可以时时对照目标,积极行动,从而树立起了一个个身边的榜样。而榜样所传递的价值取向,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对学生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感召。
如今,“巴蜀榜样章”已成为巴蜀小学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一种动力,激励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崭露头脚,让巴蜀榜样闪亮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六年的成长历程中,都在内心深处竖起了一面荣誉墙,它凝结着同伴的影响、自我的激励、家人的期盼和师友的见证,照亮学生未来。
【张帝,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部主任】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