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霞
职业院校的班主任除了管理好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之外,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與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从而使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
笔者是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名“80后”,而笔者的学生全部都是“90后”。那么,当“80后”班主任遇上“90后”学生,会发生些什么呢?
这里先分析一下“80后”和“90后”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形容“80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较高学历、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日渐成熟。“80后”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性格特立独行,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形容“90后”的关键词有这样几个:生活优越、亲情淡薄、自我意识强、心理消极、网络发达、新新人类。虽然“80后”和“90后”在年龄上仅相差十年,但是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两个年龄段的人共处三四年,如何融合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所带班级的38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哪些优点?回答最多的是沟通能力强。这时,笔者才发现,好的班主任要能与学生沟通,这也是两代人真诚相待的基本条件。如何做到能沟通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深入了解,掌握主动
人与人之间要想沟通就需要互相了解,特别是对一开始互不相识的师生来说。职业院校学生的“今天”与“过去”密不可分,如果想让他们畅所欲言,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过去。
笔者认为了解学生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侧面了解。采取“家长+同学+楼管+教师+网络”共管的方式。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情况。通过同学,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特长爱好。通过楼管,了解学生在宿舍的表现。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第二步,正面了解。侧面了解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可能存在误差。那么,班主任要进行第二步,正面了解。通过和学生拉家常,特别是针对学生初中时的表现、日常爱好、对家人及朋友的评价、对某个社会现象的理解等,对学生做进一步的深层次了解。
第三步,正式谈话。这一步就要面对问题了,通过前两步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和班主任沟通了,有什么话也愿意和班主任说。这时候,班主任和学生已经成为朋友了,班主任在和学生交谈时,学生能听进去,也会很坦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问题都不难解决了。
能沟通、不抵触,那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呢?这样,基本上这位学生就被班主任“掌控”了。学生其实很单纯,学生如果信任班主任,觉得班主任是朋友,对自己没有恶意,就会毫无怨言地跟着班主任的思路走。
二、记录点滴,体现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随时用手机记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记录下来的内容,笔者会上传到学院的班级网站上,同时,告诉学生这个网站在全世界都能看到。这样,一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有些学生在专业上能力很强,那么笔者就多把他们的实习作品传到网上,让家长知道,学生虽然文化课还有欠缺,但不代表一无是处。有些学生在绘画、唱歌等方面有特长,但这些特长可能是家长没有注意到的,通过网页的展示也可以得到家长的肯定。
通过记录学生的点滴生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还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在不久的将来,笔者的学生会是“00后”,甚至是“10后”。但笔者认为,不管班主任和学生的年龄差距有多大,只要师生之间能沟通,就不会有差距。善于沟通,“掌控”学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