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八子”,修炼研究型教师专业品质

2017-07-06 17:51余国源
今日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研究型育人智慧

余国源

所谓研究型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优秀教师。本文借鉴我国古代和近代八位先贤的相关思想观点,谈谈对研究型教师专业行走方式和专业品质修炼策略的认识。

第一,立足教育规律,以老子为师,做到“道法自然”,修炼研究型教师孜孜问道的专业品质。一是道法时令性的自然规律。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就违背了生命时令节律,超前教育,赶超时令,有害无益。二是道法渐进性的自然规律。庄稼生长是渐进缓慢的,教育也是如此,必须遵循人的身心生长规律,只能静等花开,切不可像工业产品那样迅速出炉。三是道法独特性的自然规律。人的天赋秉性具有独特性,教师只能根据每个人的独特天赋秉性施加影响,否则将事与愿违,扼杀学生的独特性。四是道法差别性的自然规律。必须承认差别,尊重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性制宜,实施差别化教育。

第二,立足育人宗旨,以孔子为师,做到“有教无类”,修炼研究型教师全纳育人的专业品质。一是从教育对象角度看,修炼机会公平的包容性教育情怀。确保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接受教育的权利,做到不让一个人掉队,努力彰显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包容性特征。二是从教育目标角度看,修炼结果公平的优质性教育情怀。人的智力有上智、下愚与中人之分。研究型教师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友谊与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做到缩小差别,达致“有教则无类”的理想。三是从教育过程看,修炼过程公平的启发性教育情怀。一方面,修炼 “大爱无疆”的师德情怀,倾情呵护生命个性,发现和欣赏每个人的闪光点;另一方面,修炼“因材施教”的教育机智,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此,方能修炼研究型教师全纳育人的专业品质。

第三,立足事业境界,以孟子为师,做到“乐育英才”,修炼研究型教师“君子之教”的专业品质。《孟子·尽心章句上》提出了“三乐”心向境界。一乐为亲情之乐,即是父母兄弟和睦安康;二乐为处事之乐,即是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三乐为育人之乐,即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第三乐乃极乐,是亲情之乐和处事之乐无法比拟的,只有“立志乐道”的教师才能到达极乐的境界。所谓“乐育英才”,就是“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以培养君子为极乐崇高的事业。何谓“君子之教”呢?就人格标准而言,孔子认为君子之教者,仁智勇是也;就教育方法而言,“君子之教,喻也。”只有坚持内外兼修的育人原则,采取启发诱导的教育艺术,促进学生仁智勇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师,才是最优秀、最快乐、最幸福的师表典范。因此,当今的研究型教师要树立“教育立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远大抱负,以培养“文质彬彬”的当代君子为己任,认真修炼立志乐道、淡泊名利、专注投入的专业精神,以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育人艺术,从而提升“乐育英才”的专业心向品质和专业本领,自觉追求“君子之教”的极乐境界。

第四,立足神圣职责,以韩子为师,做到“传道受业”,修炼研究型教师恪尽职守的专业品质。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研究型教师要修炼三大角色的专业品质。一是乐于“传道”,修炼“人师”的专业品质,给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引导他们正确选择人生道路;二是善于“受业”,修炼“业师”的专业品质,教给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方式、方法和本领,引导他们或走路,或驾车,或坐船,甚至乘飞机,因时因势地前行,走出人生智慧和精彩;三是精于“解惑”,修炼“经师”的专业品质,当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浓雾迷茫,遇到急流险滩,遇到天堑横绝,要不失时机地施以援手,或点拨,或提醒,或帮助,使其享有彻悟清醒的人生。唯有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既当好“人师”,又当好“业师”,还当好“经师”,教师方能修炼恪尽职守的专业品质。

第五,立足过硬本领,以荀子为师,做到“锲而不舍”,修炼研究型教师持之以恒的专业品质。在《劝学》中,荀子用镂刻金石来说明修炼本领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何应对来自学生的挑战,如何摆脱职业生存困境,如何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形势?研究型教师理应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一是激情不老。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环境的变化而转移,不因地位的升降而改变,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做到慎始敬终,激情满怀,永葆青春常在的专业进取精神。二是阅读一生。教师在阅读中走向广博、深刻、独到。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阅读史就是一名教师的生命史。三是日积月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行百里半九十,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走到最后九十里就泄气了,停止不前,而真正成功的人會坚持走完最后的十里。这表明日积月累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恒心和毅力。

第六,立足改革实践,以庄子为师,做到“官止神行”, 修炼研究型教师精进超然的专业品质。中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所以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修炼精进超然的专业品质。具体地说,一是修炼超然神遇的精神境界。庖丁解牛体现了对“道”的尊崇。这种“道”可以理解为一种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的精神境界。庖丁刚解牛时,所见的是全牛,三年后“未尝见全牛”,最后达到了“神遇”的高超境界,其精神获得了不断解脱技术束缚后的自由。庄子追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游,就是在提倡物我两忘、超越自然的大自由。这种超越自然的大自由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但其物我两忘的自由观对于以追求自由为目的攻坚精神仍有一定的启示。教育领域攻坚克难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忘掉所处的环境,即使是身处闹市,亦不能被外物干扰;忘掉功利,就能注重经验的累积;忘掉自我,就能全身心徜徉于自由搏击的海洋,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二是修炼依乎天理的理性意识。庖丁解牛举手投足何以“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在于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善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后完全掌握了其中的奥秘——“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面对教育领域错综复杂的“深水区”,研究型教师要洞察教育构造结构,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从而“以无厚入有间”地解剖筋骨盘结的教育难题,达致势如破竹、游刃有余的境界。三是要修炼切中肯綮的攻坚本领。面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必须针对计划经济大一统的教育文化痼疾,有的放矢,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切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肯綮”,奋力攻坚,打破被动的“服务论”和狭隘的“工具论”的理论束缚,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根本宗旨,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第七,立足反思智慧,以曾子为师,做到“一日三省”, 修炼研究型教师躬身自省的专业品质。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教师如何反思呢?一是坚持自我批判式反思,形成个体性智慧。反思的实质就是自我批判——自己与自己对话,并借助自我对话来检讨自己、改善自己。二是坚持同伴互助式反思,形成集成性智慧。教学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多种经验的对照比较,就可以使每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获得思想和智慧。三是坚持专业引领式反思,形成理论性智慧。理论性智慧是基于理论思考、规律认识形成的理性智慧。一位特级教师曾说:“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四是坚持案例剖析式反思,形成实践性智慧。只有具备典型性特征的教学案例才最有助于通过剖析式反思生成教学智慧的价值。研究型教师要自觉反思,把对教育的各种看法、各种主张,以及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有机渗透在课例的反思性研究之中,并转化为自己的见解,实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彰显实践性智慧特色。

第八,立足教师哲学,以陶子为师,做到“开辟创造”,修炼研究型教师凝炼主张的专业品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教育的开辟创造既要追求新的实践方式方法,更要倡导新的教师哲学和教育教学主张。当前,教育改革尤其需要教师个人哲学,呼唤在教师个人哲学引领下的教学主张,这是教师开辟创造专业精神的高品位要求。每位教师的教育活动背后都隐含着他的个人哲学,这种哲学会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批判,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教学主张。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建构自己信奉的教师哲学或教學主张。

一是从理性思维入手,通过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师哲学或教学主张。有的从儒家君子人格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君子之教”的教学主张,有的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高度提出“全人语文教育观”,有的从生命哲学的理论高度提出了“生命滋养教育观”“生命语文”教学观,有的从生态哲学的理论高度提出了“自然语文”教学观,有的从生活教育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生活地理”教学主张,有的从教育本质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是积极的改变”的观点,有的从人的主体精神高度提出了“自主体验式教育观”。

二是从实践思维入手,通过技术的熟练运用和方法的创新进入“化境”,形成自己的教师哲学或教学主张。有的从信息技术革命的高度提出了“智慧教育”主张,有的从图式理论高度提出了“语文可视化教学方法观”,有的从学会学习高度提出了“学本教学”主张、“让学”教学主张以及“三元学习力”评价观,有的从系统整合的高度提出了“组块型主题探究学习”语文教学主张,有的从调控情绪的高度提出了小学数学“乐思”教学观、“乐活语文”教学主张。

三是从联想思维入手,通过“原型启发”催化顿悟,形成自己的教师哲学或教学主张。例如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原型启发”催化,践行“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办学理念,提出“花韵语文”教学主张,构建涵育至美、至真、至纯、至善花儿的健全人格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花韵语文”教学模型。

教师成长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与先贤的思想智慧为伴,你不是独行者。生命不息,奋进不止。

猜你喜欢
研究型育人智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有智慧的羊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智慧派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