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问题及风险管理研究

2017-07-05 08:28胡文祺
经济师 2017年4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胡文祺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消费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业务体系。但是,同样是因为起步晚,因此时至今日,我国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依然处在探索时期,因此也要面对很多方面的风险。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初步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步显现。因此,针对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银行全力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段时期,还能够注意到如何避免信贷业务带来的各种风险,进而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控制风险的发展和蔓延,这不仅能够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为银行供给规避信贷风险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消费信贷 风险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消费信贷是零售商、金融机构等贷款提供者向消费者发放的主要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它是在消费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贷款的形式来购买消费用品的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

消费信贷业务自身就是普通的银行消费借贷机制,正是因为这项业务,也决定了此项业务一定会出现与之相应的信贷风险,银行借贷过程中出现的信贷风险会使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量迅速减少,最后导致大部分不良信贷的出现,进而破坏了银行的正常运营,损害了银行的商业效益。商业银行是企业资金管理以及运作的法定代理人,每当信息不匹配和监督管理方式不恰当时,如若增加个人信贷业务,那么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如若只是为了增加投资利润,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应该密切的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在有效利用社会大环境的同时,提升信贷业务的风险治理水平。1997年亞洲经济风暴和2007年美国次贷风险均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经济市场的稳定和正常运行,这两个重大事件都在警示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信贷的风险管理工作,更好的完善预防工作。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共经历了如下的发展阶段。一是开始阶段,时间从1984年一1992年,这一时期房改开始,政府为保证房改顺利进行,国内引进将消费信贷义务,即房屋按揭贷款。不同的商业银行纷纷开展这一业务,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充分,所以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二是推进阶段,时间是从1993年-2001年,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推行汽车按揭贷款业务,公众开始认识消费信贷业务并用之购买所需。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经济政策引导其得到有序发展。三是快速增长阶段,时间是2002年-2003年,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房地产企业发展迅速,消费信贷业务开始了再次猛烈增长,住房和汽车按揭两种贷款都是现社会信贷行业的主流业务。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价的迅速提升,消费信贷业务量正持续增长。四是调整阶段,时间从2004年-2007年,这一时期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新兴金融产品,开始加强业务管理与产品创新。在国家信贷调控政策作用下,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放缓。外部与内部管理的不成熟导致风险上升,商业银行开始调整业务并进行规范,业务运作体系更趋科学。最后是改革创新阶段,从2008年发展至今,随着经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商业银行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创新出消费信贷产品。消费信贷需求持续扩大,商业银行逐渐推出个性化的生产经营类产品贷款,有效解决了个人创业的资金短缺与经营资金需求问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竞争加剧,商业银行间开始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并进一步挖掘消费信贷的市场潜力。

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消费信贷管理不成熟。在我国最初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时候,各个商业银行基本都未设置单独的经营管理体系。最初大多数商业银行是为了为发展个人储蓄业务而开办个人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经营管理基本都归属于储蓄部门。伴随着住房、汽车和其他类型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各个银行从部门设立、职责分工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转变,相继设立了银行信贷运营管理系统,因为个贷在业务开展、风险规避等多个方面不仅有公信贷的部分特点,还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营特点,因此大量的商业银行均对信贷实施了较为独立的管理措施。

2.信用市场环境不规范。消费信贷业务是否可以顺利、持续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优良的经济市场环境就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信贷服务的对象是自然人,那么自然人能否信守承诺按期还贷也成为信贷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目前我国个人信用评价过于依赖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机制统计的信用资料,资料的来源单一,可信度不高,各个银行信贷的标准又不尽相同,而且现在和信贷有关的法律并不十分完善,银行不能准确的评价自然人能否申请借贷,个人信用的资料管理不够权威,缺少法律的宏观掌控,因此个人信用管理机制急需优化和完善。

3.风险评价不合理。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客户在未来的还款能力,我国商业银行评价客户信用等级的方法通常是按照过去特定期限内的数据与相关指标进行打分并以此作分析的起点,但这些数据和指标只有反映出客户过去的信用情况,但无法预测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因此以过去数据作为评级依据,进而影响了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4.不良率不断攀升。近几年以来,我们国家个人贷款的不良信用记录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依照不完全统计显示,在2009年6月份,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记录的占比已经超过了15%,并且一些银行向下发放助学贷款的不良率已突破40%,还有部分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不良率达到了60%。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事件的发生,很多家银行已经暂停了一系列的个人信贷事务。

四、加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银行内部的个人信用评价与管理系统

1.建立客户个人基本账户制度。自2000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储蓄实名制度。因此在消费信贷过程中产生的账户,会和其他一般账户连接,不论是本行还是其他银行。这样可以使得银行获得较为详细的客户信用信息,而且银行间还可以共享这种信息,这对于降低消费信贷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建立客户个人信用数据库。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时,必须建立起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模型与数据统计工具等作为手段,针对消费信贷业务的运行状态开展定量的分析与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存留,以便方便日后查用,从而形成客户个人的信用数据库。

3.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标准。相关业务部门可以根据定量分析法得出的消费信贷资产质量做出分析报告,详细描述银行在特定时间内的消费贷款运作情况,特别是消费贷款业务的账户整理、借贷人的近期状况和潜在损失及引起重视的消费信贷业务种类等情况。还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完成这一业务,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4.建立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迫切的需要完善消费贷款风险预防的制度体系,不断改进减少消费贷款威胁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具体是要建立起与个人客户发展相适应的消费信贷预警机制,主要包括有贷款利率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定价机制、核算机制、独立管理机制、融资额度审批机制和针对个人客户及时还款、提升信用等的激励奖罚机制;还要完善针对个人客户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工作人员培训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当有个人客户无法及时还款、或是偷盗信用等进行违法行为时,将这些不良的个人客户予以信息公开,来促进其改善不足。

(二)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管理系统

1.建立个人征信国家数据库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商业银行要建立并完善个人客户的社会信用调查、评估与体系,要做好如下事项,其一是创建正规的贷款考察和评测机制,这些方针可以给涉及授信的银行职员一些明确的引导,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为他们的授信给出完整可行的建议;其二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资信考察和评测的规定展开工作。借贷者为了提升自身的信用额度,一定会积极配合商业银行等金融单位的工作,使资信考察和评测过程顺利完成,商业银行在授予个人客户的资信方面相对宽松,而有些银行则只给相对成熟、发展稳定的个人客户提供较高的资信;其三是展开客户信用考察事务时必须包含以下要求:关注被授信客户的发展过程和营销方向;认真的剖析该公司的财政担负能力及有关情况。利用以上方式来明确客户的资信条款和信用额度,假如公司信誉良好,就能够在将来的信贷中逐步提升信贷额度。

2.建立有效的个人消费信贷的担保制度。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因其超过了贷款人的当期收入,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性。所以,在發放消费贷款的过程中,用抵押和担保等手段来保障还款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银行在未来应该尽快健全消费信贷的抵押担保制度。首先,银行必须完善担保相关的规定,国家要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关于个人消费贷款担保的法律法规;再者,必须构建正规的抵押品二级市场,确保抵押品能够快速变现,减少持有抵押品“人”的损失;最后,建议以当地政府为引导创建消费信贷担保机构,给将来消费信贷更好地担保,维持双方长久合作。

3.规范个人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保险制度。2014年12月1日,国务院推出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尽管还没有正式实施,但是已经备受外界关注。其实,银行在未来的消费信贷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将消费信贷和保险业务结合起来。通过让保险公司积极介入消费信贷业务,来转嫁和降低消费贷款风险,使保险公司和银行一起担负消费贷款可能引起的风险,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目的。如果双方通力合作,能够将信贷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那么便会达成银行、保险和贷款人三方均收益的目的。

4.加快个人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建设。就当前我们国家执行的部分法律法规来讲,有部分对创建和使用个人信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机制,如《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中涉及个人信用方面的条款。因此,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才可能实现。当前我们国家所依照的个人征信数据源,和公安、社保及金融督察等很多机构或部门有关。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