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共同发展的实现分析

2017-07-05 19:45韩百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共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

韩百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和周围生态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将农村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促使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科学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客观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共同发展;实现;分析

一、工程实例

以陕西西安市东北部的阎良区武屯镇为例,近年来,全镇形成了“瓜、菜、果、畜”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过调查,已实施的2016年度新增农田水利项目区位于泾惠渠灌区末端,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用水保证率低。经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其中36眼加以维修改造具有可利用价值,其余25眼单井出水量10米3/小时左右,几乎近于报废状态,当地群众对实施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愿望十分迫切。在该项目区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在武屯镇仁官村、老寨村、三合村、宏丰村共计4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面积1.0636万亩,其中发展渠道灌溉面积0.2704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932万亩。宏丰等4个村新衬砌U型砼渠道14.615公里,D40渠道14215.4米、D60渠道400米,新打机井24眼,田间管网输水工程58.484公里等。同时,在2017年,武屯镇人民政府申报了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为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解决武屯镇南部村庄排水问题,改善蓄水排涝水生态环境。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二者紧密相连,武屯镇在建设农田水利项目、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中,要注重二者的共同发展,促进地区农业不断向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有效改善他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科学处理生活生产污水,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构建美丽乡村。

二、農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共同发展有效途径

1.做好建设初期规划和调研工作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中,施工企业要做好建设初期的“规划、调研”工作,全方位客观分析武屯镇施工环境,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准确把握该地区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也包括周围各方面情况,比如,生态环境、水质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同时,施工企业要结合对武屯镇生态环境调查情况,多层次客观评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生活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化影响,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合理化考量,比如,选址、布局,确保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此外,施工企业还要根据武屯镇生态用水具体情况、污染程度等,客观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动态控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利因素,确保各施工环节顺利展开,最大化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率,促使其和该地区生态系统共同发展。

2.科学调整农田地区土地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武屯镇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准确把握农田地区存在的问题,科学平整农田地区土地,使其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二者共同发展。武屯镇要多层次彰显地区地貌、土地的多样性特征,为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提供有利的保障,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沉淀、分解”土壤污染物,促使农田种植更加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武屯镇要客观分析一系列影响因素,比如,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利用各方面土地,比如,水田、湿地,促使种植品种等多样化,科学“转变、改善”对应的生态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武屯镇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科学平整农田,改善地区生态系统,不要过度干涉,促使地区经济、生态环境二者协调发展。

3.优化农田灌溉方式,科学利用水资源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中,武屯镇要结合地区各方面情况,科学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优化利用适宜的灌溉方式,比如,滴灌、喷灌,取代传统灌溉方式,比如,漫灌,优化传统单一化灌溉方式,最大化降低农田灌溉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节约地区水资源的同时,最大化提高其利用率,避免污染周围水源。进而,促使建设的排水灌溉工程可以和该地区生态环境处于统一的网络体系中,改善地区农田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加快地区农业发展速度。武屯镇要优化利用地区已有的水资源,促使农田地下水存储量合理改变,确保各类农作物健康生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提高。在此基础上,武屯镇要全方位客观分析地区水资源

具体污染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合理化治理,提高水资源质量,促使已有的水资源有效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农田所需的水分,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大化减少地表流失,避免频繁出现洪涝灾害,采用多样化方式增加土壤含水量,比如,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有效吸收区域中各类污染物,提高该地区“水质、土壤”整体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加快地区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促进地区生态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武屯镇要全方位客观认识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二者协调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客观分析地区各方面情况,做好建设初期规划和调研工作,科学调整农田地区土地,合理利用水资源与农田周边河湖等。以此,科学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水系生态工程等,改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科学改善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好地区生态环境,促使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二者共同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构建新农村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学仁,马华明.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68.

[2]张爱梅.简析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影响与协调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1:55-56.

[3]刘忠宝.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6,23:36.

[4]陈慧恒.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227.

[5]魏娜.基于复杂水资源系统的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5.

猜你喜欢
共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系统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新时期对加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