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宣传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2017-07-05 12:02项阳娟
魅力中国 2016年42期
关键词:电视宣传广播

项阳娟

摘 要:为了确保广播电视能具有良好的发展,需要管理人员能了解目前广播电视系统所面临的形式,从而清晰认识到目前的广播电视系统在发展中的相应任务。本文就广播电视系统宣传管理方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宣传 广播 电视

广播电视节目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了解国家发展政策、社会时政要闻、休闲娱乐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我国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此同受到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领域发展以及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式以及新的发展机遇。

1.广播电视在宣传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形势

广播电视系统在发展之中受到环境影响比较大,一旦环境、局势发生变化,那么需要管理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时代的发展同步。

1.1全球化的趋势

目前受到互联网信息的发展,使得在目前出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连系更加紧密。依托于先进、高效的华联网络系统,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将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新闻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图像的形式、图像的形式进行传输,这样也就达到突破地域限制、强化世界范围内信息共享的目标,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协作也有了相应的变动。

首先,在目前实现了信息传播方面的全球化,这种现代化的信息革命使信息在全球范围的共享、互动成为了时代的新旋律。其次,伴随着信息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以及传播,在目前也出现了跨国类型的大型媒介公司,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管理得以实现。而由信息全球化而催生出来的跨国型媒介公司则又有效的促进了信息分享、传输的发展,促使广播电视方面的传播工作走上新的高度。第三,在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下,也使得各个媒介公司的工作、竞争都被拉到同一个平面上,尤其是在各个媒介公司在向世界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物质管理等方面遇到较为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也因为突破了地区、国家的限制,所以在竞争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方面、国情方面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工作人员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获得成长,困难与基于并存。最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联通协作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样不仅实现了高效的新闻信息传递,另外通过这种信息的资源整个也就能有效的加深广播电视节目的深度,促进其刚获得的更好的发展。

1.2.信息化的趋势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局面逐渐清晰,新闻传播行业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协同合作,缔造了一个“统一的媒介王国”。所谓的“新闻传播业界”不再是单一形态的、单向输出的广播电视台,传统与新兴兼容并包的媒介观念已经形成,传统媒体的宣传管理工作必须面对这样几个新的媒介事实。

首先,新兴媒体全力出击。一方面,新媒体后来居上,成为时代领跑者。目前,我国有网民近6亿人,手机上网用户4.6亿多人。新媒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为人瞩目,它所引发的热点事件已不单纯局限于互联网领域,更多地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甚至演变为各级管理机构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传统媒体借力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变压力为动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努力实现布局转型与借力发展。比如,各级广播电视台纷纷推出的微信、微博公共账号以及对微博直播的种种尝试等,成为通报舆情、疏导舆论的重要平台,被看作是中国传统媒体话语体系转型的标志。

2.广播电视宣传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传播观念的更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接收习惯的变化,造就了新的传播环境,无论对外传播还是对内传播,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于广播电视宣传管理而言,这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也必将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广播电视宣传,肩负着“外塑形象,内聚民心”的使命,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向管理,二是质量管理,它是广播电视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子系统的效力。因此,客观全面认知宣传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新任务,将直接关系到当下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2.1.实现国内与国外的对接

当前,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逐步深入,跨文化、跨地区交流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态度多元而复杂,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作为宣传主阵地,广播电视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赢得了契机,而宣传管理也应与时俱进,既要学会引导媒体适应全球话语体系,也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中去伪存真,强化媒体的导向意识

2.2.整合传统与新兴两方面

息化社会塑造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主流媒体形成的“传统媒体舆论场”,即“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是网络等新媒体形成的“新媒体舆论场”,即“民间舆论场”。由于传播主体、形成过程不同,两个舆论场在把关标准、呈现风格和传播方式及效果方面差异明显。当两个舆论场发生碰撞时,既可以互相借力,也难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亟须根据传播环境的新特点和传播目标的新要求,做好引导与监管,促进彼此的正向发展。

2.3.协调主流与公众两个方面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全球信息流动,各种意识形态激荡,加之社会转型期固有的矛盾冲突,自然会出现有别于主流媒体的其他声音。而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这种声音会由少部分公众传播至众多用户,形成民间舆论,从而出现分别以主流媒体与普通大众为主体的两个舆论场。

3.结束语

在新的环境中,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的变革和传播内容的丰富上,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层面要更新观念、优化政策、创新体系、完善过程,要以事实为依据,使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与全球化、信息化、参与化的传播大环境相适应,与多个舆论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现实情形相匹配,通过宣传管理创新引导带动广播电视行业在多媒体竞争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对当前广播电视宣传科学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3).

[2]魏佳.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新特征[J].新闻爱好者.2009(12).

[3]邢蕾蕾.充分發挥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作用[J].兰台内外.2013(05).

猜你喜欢
电视宣传广播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