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保护与路径探讨

2017-07-05 09:13程善兰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保护

内容摘要:江苏苏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城市的歷史文化旅游街区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与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相结合的路径,重视社区网络、旅游功能、人文习俗的保护与开发,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存在问题,推进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长效保护,以期助推苏州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形象塑造。

关键词:旅游街区 文化旅游 保护

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呈“两环、三线、九片、多点”为特色的整体格局

苏州规划保护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主要包括5个历史文化街区、37个历史地段、7个历史文化片区。其中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为274.04公顷,历史地段75.42公顷,历史文化片区391.02公顷,总体保护结构为“两环、三线、九片、多点”。

“两环、三线”:两环——城环、街环;三线——山塘线、上塘线、城中线,是主要的苏州传统风貌展示带、传统产业集聚带和特色旅游线路。

“九片”:即阊桃片、拙园片、平江片、怡园片、天赐片、盘门片、虎丘片、西留片、寒山片等,是历史城区内传统格局与风貌保存最为完整、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区域,更是历史城区保护的重点区域。“多点”是指城门、代表性园林、标志性古塔、标志性近现代建筑,既是历史城区内标志性、代表性节点,又是旅游展示的亮点。

(二)多元化业态和谐共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街区市场化的不断尝试,部分历史文化旅游街区除保留原有居住功能外,植入了旅游、商业、办公等多元化业态共生助长,有效引导区内产业调整优化,提升宜居环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使其成为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特色商业、传统产业、苏式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片区。

居住类:目前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内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区内拥有大量的居民,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以及为居住服务的基础设施用地为主,约占了整个范围内建设用地的40%。商业类:部分控保型街区实现了从原有居住功能向商业功能的置换。历史城区历来是苏州商业发展的中心,老字号比比皆是,通过观前、南门等商圈的提升以及产业特色街巷的打造,使历史城区成为独具文化内涵的特色商业集中区域。旅游类:苏州历史文化街区(5个)和历史文化片区(7个)已然成为苏州文化旅游重要的旅游线路与项目,保护区内旅游还是以传统六大要素为主,新常态下的“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建设还有待进一步转型、打造。办公类: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作为办公场所的使用者多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保护情况有所差别,近年来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改造为企业办公场所的案例,主要有官太尉巷的袁学润故居,现名“双塔影园”。

文化旅游视角下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伴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更注重体验式旅游,历史街区的传统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经济利益推动、外来文化渗入、产业格局调整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区风貌、文化传统等都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众多问题和矛盾逐步凸显,导致一些街区的文化发生变迁。

(一)维修资金耗费大与街区产权复杂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建造年代久远、产权公有、维修耗费巨大,多数街区主要依靠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居民积极保护的主动意识不是很强,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鼓励居民自行修缮,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目前,有限的保护资金仅能支付文保单位“维持现状”性质的修缮和对控保建筑进行“加固抢险”性质的维修。一些影响力不大但却具较高历史价值的建筑难以得到保护。另外,历史文化街区部分控保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产权关系复杂等因素,导致维修保护的投入和使用存在诸多困难。

(二)业态交错与超负荷使用

历史文化风貌区中业态多种多样,未能形成相对集中的主题产业,业态稳定性低。有的街区业态类型几年一变,有的街区生活污染现象突出,更缺乏与历史文化关联性。同时,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存在较多公房转租、群租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迁移或购买新房,原租户将该使用权转租给外地来苏务工者,使古街区负荷超载,造成了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和治安隐患。

(三)历史传承式微与传统文化氛围减弱

鉴于保护成本,目前一些优秀的单体历史建筑不对外开放,导致城市历史碎片化,苏州的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多而全景少,真正的文化传统被人们遗忘,这种现象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宗旨有出入。从城市发展和历史遗存的角度看,没有了原有生活环境的润色,现代城市与历史遗存的联系就显得有点“别扭”,对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空间的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风貌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最为集中的区域,民俗文化、节庆文化、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等构成了街区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现代文化对苏州居民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街区内的人口结构也发生变化,这就使得传统的苏式文化氛围逐渐减弱,比起城市的物质空间载体,这些城市文化内涵更为脆弱,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街区文化内涵的消陨速度更快。

(四)原住民迁徙与主体结构变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苏州外来人口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市区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大多数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其所占土地具有很高的商业和开发价值,相当多的房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建和拆建,很多原住民迁出。原住民的迁徙使得街区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以经商为目的来这里的各类商铺店主,从经济利益的角度,以临时居住为目的,也缺乏对暂时居住房的感情,只希望利用街区内的建筑和公共空间设施更多的赚取经济利益,不会过多关注房屋状况,更不在乎街区外部环境,几乎不愿意花钱维修住房或者改善周边环境。

(五)建筑特质弱化与空间格局模糊

历史文化街区所记载的信息见证了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同时也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轶闻,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特性。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修路、建地铁、造桥、建造商场、盖新楼等,有幸被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当中,除了宗教建筑和部分名人故居还保留着原有的功能用途外,其余留存下的老建筑越来越少,有的历史建筑作了商业开发对外开放,在使用和改建过程中,老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曾经拥有明确的街区空间、符号填充物和风格分明的景观风貌,是苏州历史城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苏州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历史街区范围内陆续增建的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物破坏了原有街道模式,混搭的建筑元素破坏了重要的街区标志,街区空间格局在保护和发展的平衡中出现变化。

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的路径探析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围绕这一命题,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必须与“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际化大城市”相匹配,融合本土和外来文化,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和苏州地域文化特性的角度出发,再生苏州城市文化精神和内核,实现苏州当代文化发展和创新,打造具有世界意义、富有传统特性、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高品位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一)以“众筹众创”创新权属关系,在街区保护方式上突出多元化

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面大量广,权属关系也较为复杂,引导社会各方开展“众创”、“众筹”协调参与到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保护和开发中,将有利于解决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各种权属关系。

用“众筹”、“众创”打造历史文化“双创”街区。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个性建筑的资源优势,围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鼓励和推进众创、众包、众联、众享,把手工技艺、工艺美术以及吴门画派、刺绣、缂丝等个体手工技艺与众包、众联相结合,甚至是整个历史文化地段或片区的开发和配套服务纳入到众创、众包项目当中。通过深层整合营销,携手搭建互联网创业平台,集聚苏作红木雕刻、核雕、玉雕等相关产业,进行整个街区的整合开发、全面改造,建成开放的双创社区,打造个性化主题文化街区。

建设一套完整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众筹金融生态体系。明确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和利用规划,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改造的市场化,根据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年代和文化特征,众筹设立相关文化主题街区。同时和国内领先的众筹平台、众筹网等展开深度战略性合作,引入强有力的众筹机构,策划出更多的特色众筹项目,打响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品牌。

(二)以“互联网+”深度融合,在街区保护方法上突出产业功能

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街区管理深度融合,以优化生产要素、再造消费流程、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完成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经济转型和功能提升,有效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把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打造成智能移动街区。用全域旅游的視角,依据古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个性特点,将旅游功能的提升和物化环境的再生与文化内核的互动相结合,借助“互联网+”,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实现微信、支付宝支付全覆盖,拓展会员服务、商场导购等多种功能,打造街区“掌上逛街”、“掌上消费”、“掌上换购”的新型旅游消费模式。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城市公共服务智能响应、街区游览智能化导航、公益活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功能,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微信自助购票、闸机自动验票、移动语音导游等功能,进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以“文化+”丰富街区内涵,在街区保护内容上突出文脉传承

以“文化+”丰富街区内涵,在街区保护内容上突出文脉传承,赋予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活化”的文化内核、文化精神、文化属性、文化形态,为街区的打造植入文化DNA和文化活力。

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活性。破除传统保护规划将街区文化视为“静态”的观念,将街区文化信息“活态”化,将“建筑”与“功能”相结合,将街区“活态”内容纳入文化保护的范畴,保留和延续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居住功能和居住聚落,重塑庭院、码头、井台等小空间,保护和加强传统居住文化的回归性培育,在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内听得见评弹声、闻得到碧螺茶香、买得到刺绣、看得见绣娘,保证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原汁原味,展现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灵魂,使街区内居民生产和生活成为一道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景观,使遗存保护与生活气息的活态保护自然和谐。

(四)以“微社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在街区保护主体上突出社区居民参与

针对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特点,通过建立以围合主巷为原则,以院落的自然边界或以道路为边界的“微社区”模式从而构建新型邻里关系。

突出原真性和鲜活性的“微社区”。根据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传统空间格局和邻里特征,创新街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模式,按照街区、地段居民的社会空间特点,打造“一条主巷、几个弄口、百十户居民”的“微社区”模式,依照微社区内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专题性、个性化的保护与更新,如建立苏州名人后代榜、通晓历史的“老苏州”展示馆、“口述历史”的微社区讲坛,深挖散落于民间的微社区轶事,整理汇编微社区书稿,激发微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体现苏州传统街区历史文化的活性,既吻合现代居民的社会交往模式又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苏州传统风貌、地方特色。

打造现代性和参与性的“微社区”。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内绿地景观和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中,也要打造和体现“微社区”框架模式,在不损害传统街区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方便街区居民生活的公共设施,采用“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最彻底的保护方法。同时,建立起一个社区领导下的微型居民自治非正式机构,通过该“微社区”机构完成收集民意、民主集中、统一意见、沟通协调等具体活动,突出社区居民融入和参与度。

(五)以“乡土味道”强化风格特征,在街区保护形式上突出空间格局

2015年习主席提出新农村建设新思路,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其核心实际上就是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保留地域文化的个性特点。“乡土味道”在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保护中同样值得借鉴,在街区保护中融入历史人文元素,每个历史文化旅游街区都有自己的历史脉络,独特的风情风貌,相应的建筑风格。

营造江南繁华的浪漫风情。苏州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是江南闲适生活的典范,如拙政园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可以把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打造成花前月下、吟诗作画、品酒赏花、舞裳弄曲的繁华秀丽街区。街道界面必须能够较好地展现苏州传统风貌,建筑的布局、形式、体量、材料和色彩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新建建筑符合高度控制要求,界面空间需完整、连续,建筑高度与尺度基本统一,保持连续的建筑立面。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内的小巷修复,应注意两侧的界面,注意平缓的轮廓线、高度的连续性、建筑风格相似、色彩与材料的和谐,不失传统特色等。

展现小桥流水的闲适生活。历史文化街区很多是居住为主的生活片区,如桃花坞片区、天赐庄片区等,它们有丰富的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和立面造型。因此,保护的重点应着眼整体肌理和风貌的保护,严格控制对外立面的破坏,禁止在街区聚落中间建设高度、体量、色彩等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对于街区内部,在不影响外部立面和建筑本身安全的基础上,遵循“原地、原面积、原高度、原外观”的原则,适应居民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需求,为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适当地进行改建,以留住原住民,增加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原真性。

参考文献:

1.张蕊,刘志成,张威.城市传统街区的有机更新——以杭州南宋御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4)

2.程善兰,廖文杰.苏南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苏州文化创意产业[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保护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