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川江号子游重庆

2017-07-05 11:36越声
小演奏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川江船工号子

越声

在重庆的山歌民谣中,各种类型的劳动号子丰富多彩,打石头有石工号子,抬滑竿有报路号子。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喜欢摆龙门阵(讲故事),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灿烂的历史和独特的巴渝文化铸就了重庆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重庆现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

大足石刻: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

重庆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于两宋。多年前,在大足石刻还没有修复的时候我曾去拜访过,这次能重访故地极为兴奋。

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足石窟多达七十五处,造像五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北山石窟宋代造像精品比比皆是,其中以观音像居多,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

这次在参观宝顶山、北山石窟后,导游告诉我当年许多专家参观完都惊呼这里的石刻太独特了。我国北方的三个石窟基本是以宗教偶像崇拜为主,大足石刻则是世俗的,以哲理为中心讲述人间故事,是立体的“人生教科书”,这也是大足石刻的灵魂。

专家指出我国北方石窟深受印度、中亚佛教文化的影响,但大足石刻受国外佛教的影响远不如我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大。比如宝顶山牧牛连环画,造像以牛为中心,以牧牛人比喻修行者,表现调伏心意的禅观过程,教普通百姓如何信佛;又比如以孝为主题的地狱变相,在国外佛教中也是没有的。此外,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皇家主持修建以达稳固江山、服务政治的目的不同,大足石刻完全服务于普通百姓,告诉人们如何度过一生。

来到宝顶山摩崖石刻前,景区门口矗立着大足宝顶石刻创建者赵智凤的整身塑像。据介绍,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开始,赵智凤在地方官绅的支持下,以其毕生精力,募集资金,开凿了大宝楼阁、广大宝楼阁以及方圆五里内的摩岩造像上万个。赵智凤清苦七十余年,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则成为我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景区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还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和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我对佛教、道教不了解,但我知道它们的主旨都是教育人们弃恶从善的。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像中,我们看到了完美的艺术、镌刻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哲理的禅悟与诠释。

这里有一幅六道轮回图像被雕刻在石崖上,图中无常大鬼长舒两臂抱六趣轮,轮中刻六凡众生轮回相,为佛教六趣唯心、因果业报、十二因缘教义的形象体现。这幅画无论是雕刻的精益还是颜色的鲜艳都让人眼前一亮。更有意思的是,宝顶石刻中的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隔,似乎在劝诫人们小心谨慎,处处为善,否则一失足就可能掉入十八层地狱。

游览宝顶石刻,欣赏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那些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像通过文字说明、导游的讲解向人们传达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劝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惩恶扬善,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智。

宝顶石刻景区不大,但认真仔细地游览完也需要不少时间,它所阐述的哲理和禅悟值得我们深思。导游说全世界的佛教石窟共有八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就占了四处。大足石刻是我国第二个、南方唯一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佛教石窟。

磁器口:大重庆里的“小重庆”

磁器口是一个被打上千年古镇标签的地方,它先因名人扬,后因瓷器扬,现因美食扬。

磁器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当时西魏大臣尉迟迥伐梁平蜀,曾在此建佛寺以佑平安,后来香火日盛,人口积多。到了宋真宗咸平年间已有史载,称其因山有白色巨石崖壁而得名“白崖场”。明初,民间传说兵败被叔父夺位的建文帝曾逃难隐居于此,帝王的吸引力是无限的,之后这里被更名为“龙隐镇”。

1918年,地方商绅集资在青草坡创建了以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瓷器质地很好,品种繁多,名声渐大,产品远销省内外。镇上瓷器业鼎盛时,瓷厂多达七十余家,外地装运的船只停满了大码头,繁荣了古镇的经济。后来,人们就将龙隐镇改称为“瓷器口”,再后来,因“瓷”字通“磁”,便被叫成了“磁器口”。关于这个小镇的记忆,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

如今,小镇的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由石板铺成,沿街店铺林立。街道入口,我们被一座座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民居特色的钟家大院所吸引。该院是慈禧太后的管家钟云亭所建,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院子天井宽敞,轴线对称严谨,颇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但因其建筑材料所用的小青瓦和建筑结构上的穿斗木架,又极具南方民居的特色。

今天的磁器口是重庆的缩影,成了外地人和本地人都爱来寻觅美食的小吃镇,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被称为“古镇三宝”的椒盐花生、千张皮和毛血旺,还有夫妻肺片、古镇鸡杂、河水豆花、凉粉、凉面、酸辣粉等。每到吃饭的时间,整条街上的鸡杂店、毛血旺店都人流如织,这可是正宗的重庆风味噢。

在这座千年古镇中还有随处可见的茶馆,据说在陪都期间,小镇茶馆有一百多家,其特色是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和欣赏民间艺术的好地方。今天的书场茶馆里上演的戏曲品种也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等,不过川剧、打更、打火龙、庙会、民乐书场不是经常能遇到的,特别是打火龙,一般只在春节、中秋等特殊节日时才有。

如今,磁器口古镇在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又恢复了它当年鼎盛时期的繁华和热闹。

川江号子:长江的魂魄

在重庆至巫山的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旧时上船只多靠人力推桡或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有用号子来统一指挥,因此,在滚滚川江上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

每到“五一”国际劳动节,各地的文艺舞台多会演唱川江号子,它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人们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明滩暗礁等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以及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節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演唱时一唱众和。

领唱号子的船工被称为“号子头”或“号子哥”,在行船过程中,随着水情的变化,所有劳动工序的衔接、劳动强度的张弛有度,都靠号子头唱腔的变化来指挥,因此号子头在船工中备受尊崇。有时,即使已装好货物,若号子头尚在其他船上未归,整条船的号工都会留下来等号子头。

川江号子的节奏变化很大,如船行下水或平水时要唱莫约号子、桡号子、二流摇橹号子、龙船号子等,此类号子音调悠扬,节奏不快,适合扳桡的慢动作,也使船工在过滩礁的紧张劳动后体力与精力得以调剂;闯滩时要唱懒大桡号子、起复桡号子、鸡啄米号子等,此类号子音调雄壮激烈,具有强烈的劳动节奏,以适应闯滩的行船需要;船行上水拉纤时要唱大斑鸠号子、幺二三号子、抓抓号子、蔫泡泡号子等,此类号子一般旋律性强,拉纤时船工很累,为缓解紧张情绪、统一脚步和力点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此类号子;过险滩时要唱绞船号子、交加号子(学者称为“拼命号子”)等,此类号子以激烈雄壮的音调为特点。号子不同的曲牌都是独立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劳动操作的连续性,各种号子能连接起来形成联曲。

据记载,川江号子有二十六种词牌、百多首唱词,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很多唱词往往是由号子头即兴编唱,根据号子头嗓音分为洪亮粗犷的大筒筒和高亢清脆的边音等不同流派。根据水势的缓急,号子头所唱号子的名称和腔调也都有所不同,时而舒缓悠扬,时而紧促高昂,时而雄壮浑厚,时而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老号工张师傅告诉我,在他看来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那个年代的船全靠人拉,驾长(对船工的尊称)如同汽车的方向盘,负责船只行走的方向,号子就像汽车的油门,控制船只的行驶速度。因此,号子能够通过节奏调节船工的用力,从而使船只顺利前行。同时,唱号子讲究嗓门亮、调子好、声音优美动听,因此它也是一门艺术。

千百年来,这些号子流传至今形成了一种历史悠远的传统,所以川江号子又有“长江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等特征。川江号子的存在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文化历史价值。

一代代传唱下来的川江号子就像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母亲河边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如今,昔日的激流已成平湖,川江号子已不再有用武之地。当年的拉纤船工也已白发苍苍,有的已经辞世,这种航运方式的弄潮人再也无法在凛凛江风的伴奏下吼上一嗓子,川江号子这种融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即将成为绝唱。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夜景:山城风光一绝

重庆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建筑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由此形成了奇丽的夜景。

夜幕降临,山城以繁华区灯饰群为中心,干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民居灯火为背景,层见叠出,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车辆舟船不停地穿梭于茫茫灯海之中,依稀响起的喇叭、汽笛、笙歌之声给夜幕下的山城平添了无限的动感与生机。

两江波澄银树,浪卷金花,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遍地华灯若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俯仰顾盼,情境各异,如梦如幻,如诗如歌。“不览夜景,未到重庆。”游客抵渝,勿忘登临枇杷山公园红星亭、鹅岭公园瞰胜楼、南山一棵树等处一览山城夜景的风采。

重慶的夜早已脍炙人口,驰誉中外,古今多少名人雅士写下华章名句诵咏山城神韵天成的良宵美景。清代官任奉节知县的著名诗人姜会照在《字水宵灯》一诗中描绘道:“万家灯射一江涟,巴字流光不夜天。谁种榆河星历历,金波银树共澄鲜。”

被中外游客称为“山城风光一绝”的山城夜景的美妙神奇之处在哪里?为什么来山城观光的游客总是把观赏山城夜景列为必看的游览项目?重庆的夜景与其他都市的夜景有什么不同?其实,在古代的史籍和旧志书中早已说得很清楚,旧志载:“重庆两江交汇,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入夜万家灯火,层见叠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山城夜景的独特景观是重庆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的。

重庆的名胜景观中有不少都与夜景相关,如字水宵灯、沙坪学灯、凌虚飞渡、龙门浩月、双流合壁等。重庆山环水抱,两江汇流,陡峭山岩上市街屋宇层叠,从山巅向两江江滨倾斜,错落有致。城在山上,山在城中,山水交融,一派盛景。

主要景点

十八梯:作为重庆老城里真正的老街,一走进这里,就进入了真正的重庆民间。十八梯最具爬坡上坎的山城特点,一色的“懒洋坡”,一色的青石板阶梯,爬累了就靠着它歇一歇。在这里,可以看到有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最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竹蔑抹灰墙房子和六七十年代前苏联风格的砖瓦房,仿佛重庆的历史建筑展览。这里有烤锅盔(一种中空可以夹肉和菜的饼)和糖关刀(把糖汁做成各种形状的技术)两种古老的传统手艺,还有一个多年来坚持不懈演出川剧的茶园,每天不管人多人少都准时开演。

朝天门:“朝天门是重庆伸向两江的舌头尖”这个比喻真是太恰当了,早些时,朝天门是面朝天子迎接圣旨的地方,现在是俯瞰两江的去处,特别是在夏季,嘉陵江与长江在此汇合,形成了清浊争流的景象。

北温泉:温泉是北温泉公园的精华所在,北温泉南倚缙云山,北临嘉陵江。在重庆著名的五个温泉中,北温泉以水质纯净、温度适宜堪称五泉之首。

另外,南滨路、洋人街、洪崖洞、南山等都是来重庆旅游的好去处。

猜你喜欢
川江船工号子
赞船工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我家的“号子”
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川江往事》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长江8号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