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视阈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07-05 23:02屠静芬马博
理论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屠静芬+马博

摘 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制度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从人的现代化视角看,在当前形势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6-0004-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有学者把它称为继“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人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价值追求,从人的现代化的视角探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社会一起,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1]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的一体两翼,二者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化”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3]

1.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指国家治理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变迁,在内容上包括结构、功能、规则、方式方法、价值意蕴等,在价值导向上体现民主、法治、公正、效率、开放、包容等,其核心内涵包括治理体系的成熟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第一,治理体系具有成熟性。成熟完善的治理体系既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4]370成熟是对治理体系质的要求。能否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否适应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需要,能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衡量治理体系是否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的根本标志。成熟的治理体系,即能够通过不断改革与完善,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各方面的制度体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善治的要求,对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治理体系具有稳定性。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其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各制度子系统作用的叠加,而是整个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功能。因此,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要求各组成部分及部分与整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并不是排斥改革,不要改革,而是在不断改革完善中趋于相对定型,以至形成整个国家乃至全社会的稳定预期。此外,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必然以成熟性为基础,将不成熟的甚至是极其糟糕的制度定型化,必然会使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

第三,治理体系具有开放性。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同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民族国家治理体系只有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才能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固有品格,也是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生长点和强大动力。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的继承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既要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又要传承我国古代先贤国家治理的智慧,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改进和内生性演化。

2.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的能力现代化,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增强按照法律制度用法律思维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旨在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包括:在价值导向上体现人民性,在治理方式上坚持民主和法治,在治理手段上坚持多样性和协同化,在治理效果上活力与秩序并存。

第一,价值导向上体现人民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诉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而执政的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依靠人民来治理、治理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稳步推进。

第二,治理方式上坚持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坚持民主治理,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有效解决利益冲突,确保各治理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国家治理并发挥各自的潜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运用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稳定性、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所谓民主治理,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让广大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人民当作家作主,将人民主权真正落到实处。所谓法治,即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办事,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使国家政权的所有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治理的行为都在法治的轨道上合法理性地进行。

第三,治理手段上坚持多样性和协同化。多样性和协同化是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传统的国家治理中,常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政府包办一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大行其道,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部门化、碎片化、政出多门、部门主义、地方主义现象严重,这种“碎片化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当今社会,社会利益日益分化,价值需求日益多元,国家治理业已成为一个多要素、多单元构成的复杂系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必须摒弃单一的行政手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教育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同时,也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注重治理的协同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以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治理效果上活力与秩序并存。治理效果是评价治理能力最客观、最直接的标准。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对国家治理提出的客觀要求。在当前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特别是要保障宪法确认的个人自由,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使社会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5]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

二、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究,多从制度的层面展开,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但是却相对忽略了制度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人。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人才能担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人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体现现代化的价值。人的现代化,从过程上看,是同阻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相抗争,摆脱各种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束缚,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建设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人作为国家治理的能动性因子,人的现代化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

1.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它是在人的创设、运作中生成、运行和变迁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各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制度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为规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既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又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的发展体现了相当大的主观选择性,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到:“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8]任何现实的制度存在都是人创设和建构的结果,都与当时人的利益及其选择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制度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就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主体的知识水平、价值判断、思维方式甚至利益需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制度的变革、制度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制定制度的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没有治理主体的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国家治理体系效能的发挥依赖人的素质。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不仅制度的结构包含有重要的人格决定,而且即使是最好的制度,如民主制,也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的人。制度好似堡垒,它们得由人来精心设计并操纵。”[9]在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看来,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只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的生命力;否则,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只是废纸一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定出一个好的制度,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执行制度。制度的执行力既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好坏,又取决于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高低。只有提高治理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制度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2.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主体的思想观念、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也是国家治理主体状况与国家治理客观要素的综合,是国家治理过程所体现的人与制度规则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效能。[10]从社会实践看,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治理体系的完备程度,二是治理主体的素质。

人作为治理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素,影响着制度的生成、运转和变迁,决定着政策的产生、落实和监督。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他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以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6]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2]纵使具有最完善、最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我们各级政府公职人员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在治理理念上不能实现从权威至上到法律至上、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服务的有效转变,在治理方式上不能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不能有效运用社会主义法治,在治理技术上不知道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不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果我们普通民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我们的国家治理能力必定不强,国家治理体系就不能得到有效运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彰显。

从现实来看,我们当前的国家治理能力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难以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的客观要求。现阶段,只有抓住“人”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才能为国家治理输送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才能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才能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解决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不匹配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三、以人的現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从人的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有利于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进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主体基础。

1.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郑永廷指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必须经历观念上的变革,以促进人的现代化。观念现代化,就是邓小平所说‘换脑筋,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11]435邓小平曾经说过:“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2]141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与时俱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面临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13]

解放思想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就是全党全社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各种旧思想、旧观念、旧理论的束缚,确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解放思想的良好氛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12]143-144

所谓“小处”就是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社会个体上来,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促进人的思想观念的解放,树立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正确观念和意识。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治意识的核心是法治的实质价值观念和法律权威观念。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坚持尊崇法治、捍卫法治,坚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努力将法治意识转化为法律自觉。其次,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唤醒、激励和发挥人的潜能的重要精神力量。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摒弃保守心理、依赖心理,走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狭隘思维,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用新理论、新思想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再次,要树立责任意识。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民主化、科学化。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主动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最后,要树立开放意识。开放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全局意识,它所反映的是人与社会这一根本关系。同时,开放意识也是一种宽容态度,是一种既善于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又宽容、体谅他人之短的态度。[11]437-438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继承、发展古代先贤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又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域外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以一种包容、审视、扬弃的态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素质能力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从人自身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是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精神性三个维度素质的现代化,实际上即人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靠社会生产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解决。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1]因此,实现人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还是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4]生产力是人类积极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解放。一方面,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的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有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主体支撑。另一方面,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依靠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既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又能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370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消解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最大限度激励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创造空间。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为核心,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财税体制及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已进入到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的时代。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还需要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以创新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人才和教育。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邓小平也强调:“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12]89-90应该看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迅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以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为契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手段提升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科学决策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等,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外在支撑。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各样、多层次的复杂关系,诸如业务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信息关系等,它既是个人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又是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外在支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就是要求在社会的多元化变革转型中,人们拥有广泛的政治参与;随着社会与地理的流动性增强,人口流动和发展越来越充分;要努力使各种利益主体的需求能得到较充分的兼顾与满足,弱势群体享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社会阶层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和疏导,社会关系进一步趋于和谐等。[15]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解决的是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在价值导向上具有一致性。江泽民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16] 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既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使人的各种需求和愿望得到尊重和满足,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提升和发挥,也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基础。

当前,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现代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正确处理重大社会关系。正确处理重大社会关系是增强社会活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具体来看,就是要以现代财税体制为基础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指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为基础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以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为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等。[17]其次,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方法。各级政府要通过向社会组织放权的方式,鼓励社会组织依法、依规自治,提高国家治理的弹性与韧性。在治理主体上,从单纯依靠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充分发挥公民个人和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治理方式上,从注重管制控制向注重协商协调转变,用民主协商和耐心疏导的方式,变刚性为柔性,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在治理手段上,从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道德、教育等多种手段转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动态化、数字化、科学化。在治理环节上,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坚持事先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治相结合等。

参考文献:

[1] 郭小聪.财政改革:国家治理转型的重点[J]. 人民论坛,2010,(2).

[2]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N]. 人民日报,2014-01-01(01).

[3] 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 光明日报,2013-11-15(0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江必新.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6] [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M]. 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8]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9]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陆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37.

[10]王浦劬.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1).

[11]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06(01).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2.

[15]田芝健.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01-28(07).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1.

[17]辛向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理论探讨,2014,(2).

【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