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军
2016年10月,首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经过三轮激烈角逐,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陈学弘同学在众多国内外钢琴才俊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青年组第一名,并获得玛祖卡最佳演奏奖、密茨凯维奇学院奖和华沙肖邦音乐大学校长奖等多个奖项,成为此次比赛的最大赢家,而他仅有16周岁。
因父亲爱好开启的音乐梦想
出生在上世纪末的陈学弘来自甘肃省永昌县,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大学期间曾兼修音乐,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各种乐器都能来几下。陈学弘五岁时,出于丰富艺术修养、开发智力的初衷,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没想到学了不到半年,他就已经弹得有模有样了。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琴已经无法满足陈学弘内心渴望表达音乐的强烈愿望。尽管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父母还是咬牙攒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然而古镇永昌曾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县城,当地钢琴教育滞后,没有学习古典音乐的良好环境,父亲只能亲自辅导儿子。自教自学,自娱自乐,一晃三年过去了,这样的教与学到底成果怎样,父子俩很想验证一下。无意中从《钢琴艺术》杂志上看到中国音乐学院将在暑假举办首届中国儿童钢琴艺术节,于是一家人便决定去北京试一试,同时也让从未到过北京的儿子一睹天安门的壮观景象。没想到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钢琴比赛,陈学弘就获得了儿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而他在比赛中的不凡表现,也引起了评委的关注,专家评委认为陈学弘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然而这样的意外惊喜却让陈学弘的父母有些为难,因为音乐之路的不菲支出,让这个来自西部的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但是为了圆父子两代人的音乐之梦,一家人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迈出了这艰难的一步,北京之旅也变为匆忙的拜师之行。
翌年,陈学弘再次到北京参加“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经人介绍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张欣宁老师。由于父母都有工作在身,陈学弘只能不定期由姥姥陪同到北京跟张欣宁老师上课。从永昌到北京,坐火车单程三十多个小时,平时很少出门的一老一少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几个月的跑课。邻近考前需要最后强化和冲刺,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在北京租住,父亲无奈放弃工作,专程到北京陪读。幼子远学,家人分离,家里的经济负担也一下子加重了很多,现在回头来看,这段历程是多么不容易。然而,不经过磨砺,宝剑锋从何处出;不经历苦寒,梅花香又自哪里来?
从“功夫熊猫”成长为钢琴英才
在张欣宁老师的精心辅导下,9岁的陈学弘不负重望,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从此迈入专业音乐的圣殿。在张欣宁老师的眼中,陈学弘的乐感、悟性都很突出,手指非常敏捷,学习能力也很强,而且反应快,稍微一点拨就能出效果。陈学弘非常喜欢音乐,练起琴来很自觉,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很高。张欣宁老师认为陈学弘的演奏天然生动,感情由衷,情绪饱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表达,旋律线条很美很抒情,音乐温暖感人,能够弹到人的心里。对于陈学弘这样一个有特殊才能和潜质的学生,张欣宁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将保护、开发和培养三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保护他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天赋,不给他过多的约束和捆绑,课上不会讲得过多过细,而是给他留有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发挥他的长处和优势,选择适合他的曲目,引导和挖掘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有要克服和弥补他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给予系统规范的基础训练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弹琴之外,她还要求陈学弘要多看书,多听音乐,特别是到音乐会现场去听。因为现场的氛围和音响效果与录音和视频有很大不同,学表演的孩子必须要熟悉和了解舞台的感觉。
张欣宁老师有的放矢的教学使陈学弘的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上还有著名钢琴家李其芳、韦丹文教授的悉心指导,琴艺上的进步便是自然而然的了。迄今,陈学弘已多次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六次,并囊括“星海杯”、“珠江杯”、“长江杯”、“英昌杯”、“卡丹萨杯”等全国钢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他所获得的国内重要比赛奖项包括CCTV 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青少年组金奖、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少年组第一名,中国音乐“小金钟奖”专业少年组第一名;获得的国际重要比赛有第八届俄罗斯“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第七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四名和特别奖、第十届霍罗维兹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和特别奖、阿斯塔纳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第九届莫斯科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以及这次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所获的多个奖项。
这些比賽经历中让他难忘的有为自己赢得一架钢琴,结束了在北京租琴练习的第二届“英昌杯”全国儿童青少年钢琴比赛,有第一次参加国际重要赛事就让他扬名海外的第八届俄罗斯“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也有在比赛中被嘉宾们亲昵地称为“功夫熊猫”的CCTV 钢琴小提琴大赛。其实,每次参加比赛之前,陈学弘都要加倍练习,充分准备,因此比赛中一般都不会紧张,能够稳定发挥出正常水平。而此次比赛他却感到了压力,不仅因为比赛是在家门口举办,深受各界关注,还因为他是跨组参赛,而且在正式比赛的一周前才刚刚参加完另一项重要的国际钢琴赛事——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两个比赛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曲目,加起来要弹4个多小时。而之所以选择跨组参赛,是因为他很想和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更想挑战一下自我。为了备战,他每天用十多个小时来复习以前学过的肖邦作品,特别是为决赛准备的那首协奏曲,他很认真地练习了四天四夜,通宵未眠。陈学弘希望通过比赛能够更多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能否在比赛中获奖,他并没有过多奢望。比赛获胜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陈学弘表示:“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我会继续努力,一直弹下去,永不停歇。”
以平和心态过平凡生活
虽然在各种大赛上频频获奖,但陈学弘的心态一直都很平和,而这和父母对他的影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陈学弘的父母有着西北人的朴实与敦厚,他们并不苛求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名,也从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只是希望他能够在快乐中成长,将来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且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