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庞思纯
黔南士族冠冕
文丨庞思纯
清乾隆年间,贵阳士人周奎,勤奋向学,贫不坠志,穷且愈坚,以圣贤之道身率其家,书写了“一门七进士”的辉煌事绩,被人誉为“黔南士族冠冕”。周氏家族的兴起,成为封建时代传诵的佳话,其创造的“奇迹”,无疑激励着黔中士人向科举场上拼搏冲刺。
周奎,字照域,生于乾隆七年(1742年)。据史载:周奎儿时,家境清贫,住的是破茅屋,穿的是破衣衫,吃的是粗食菜根。14岁时,父亲病故,家景更加困难,由于家贫,无地葬父,他只好乞求乡邻,赏地而葬。
苦痛的经历使周奎刻骨铭心,亦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鉴于家中八十多岁的祖父及年幼的弟妹,周奎和母亲一道,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对周母而言,儿子的成才攸关家庭的命运,尽管家贫,她白天操持家务,晚上织布,不忘“燃麻木以照奎读”。一天,母亲突然对周奎说:“吾家贫苦若是,世上有富贵,人何修得之?”周奎回答道:“富贵不足慕,圣贤之乐,固不在此。”
之后,祖父和母亲相继病故,对尚未十八岁的周奎来说,七年之中三次办理丧事,这不仅令人哀痛,而且是难以承载之重负!他举目无亲,穷蹙无告。为了安葬亲人,无奈之余,他又去乞求乡人施舍弃馀的坟地及入殓的衣物,好不容易才把祖父和母亲埋葬。事后,当他回味这其中的辛酸和愧疚时,感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经过面壁苦读和磨砺意志,周奎二十岁时入补县学生(秀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乡试中举,成为远近闻名的读书人。应乡人所请,他在家乡设馆授徒。嘉庆六年(1801年),周奎被授以开泰(贵州黎平县)教谕。
周奎十分珍视这此担任学官的机会,在开泰任上,他常对学生说:“先行谊,后文章”,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时刻告诫学生要遵循“敬恕”之道,换言之,就是要对人要恭敬,执礼有度,做事慎重,三思而后行;要包涵仁爱之心,不可逆天行道,对他人的过错有所宽容,不可苛刻厉人;在对待子女上,周奎则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之语来树立他们的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磨砺心志、发奋为雄的人格特质。即令儿孙显达后,周奎仍不忘记训诫他们“必以努力自效,毋忘贫贱”。
周奎对家乡的山水情有独钟,晚年家居时,他先后出资在所住附近的麟山、凤山、龟山修建“倚天亭”、“飞云亭”、“凤山亭”、“晴晖楼”,在蛇山广植松柏,建“柏亭”、“蛇山亭”;在溪水中“叠石为坎,潴水为滩,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经过他祖孙三代六十年的培植和呵护,后来的花溪公园已具雏形。
贵州巡抚贺长龄在《乡贤教谕周公传》中,曾对周奎有如下评价:“观其生平所历之境,盖有人士所难堪者,而贫贱使其气愈定,力愈坚,识愈明,其资于学者愈大,而卒能自力于学,成其身,以成弟及其子孙,兼以成其乡人。由后观之,簪组雍容,一门华贵。其子而曰:‘吾父之教也’;其孙则曰:‘吾祖之泽也’;游其门而仕于外者,亦莫不言:‘吾师玉成之力也。’” 从以上话中,人们不难看出周奎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人格操守,对其子孙、学生的影响多大。
在周奎的几个儿子中,受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长子周际华。周际华,字石藩,乾隆三十七年(1772)诞生于贵筑县。其自幼聪颖才异,十四岁时中秀才。
嘉庆三年(1798年),周际华考中举人,三年后成进士,授内阁中书。鉴于父母年老无奉养为由,他请求朝廷改任教授一职。嘉庆七年(1802年),周际华被选授贵州遵义府教授。到任之后,恰逢遵义旱灾,饥民争相抢夺粮食,社会动乱迫在眉睫。他深感事态发展下去将酿成大祸,于是向知府建议打开粮仓平粜。可是知府胆小,害怕上官怪罪,表明要报请批复后才敢开仓。周际华考虑到遵义离省城三百里,公文往还须六七日,况且还不知道上官批不批准,照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于是他又向知县胡德瑛说道:“擅发仓,不过罢官被罪而已,可以救民,何惜一官?且事定可买补,于官事正无碍也。”
胡德瑛被周际华心系民众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不顾自己的仕途,下令开仓济民。百姓见此,恐惧之心逐渐平静,社会日趋安定下来。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几日后天降大雨,旱情为之缓解。秋粮收获后,胡知县按照周际华原来的计划,将平粜钱购买谷物填补仓储旧额。
道光六年(1826年),周际华选任河南辉县知县。辉县辖境之内的卫水、峪河、东石河时常发生水患。县内还有一条新河,系明代万历年间所开凿,其功能本是引卫水东流,向南延伸到县南,再从西南流入卫水,以此不仅可以分减卫水冲激之势,而且还能够灌溉两岸的田地。然而这几条河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峪河原来修有红石堰,以此防备其旁溢。红石堰毁坏后,峪河也就淤塞了;东石河沙泥壅积后,地势坟起;新河亦淤塞不行。每年汛期到来,卫水水汹涌,由于峪河、东石河、新河几条河道淤塞,县境洪水泛滥,百姓不堪其苦。
周际华上任后,周历县境,勘察了各条河道,然后拿出自己的俸薪,号召民众出资疏浚河道。在他的率领和感召下,百姓纷纷响应,疏通并加深了峪河河床,复修了红石堰。在疏浚新河时,周际华责令民众分段包工,限期完成;在对付东石河的难题上,他除疏浚河道外,并凿六十馀丈的河道,坚筑其岸,使之通往新河。这些水利建设的完成,使辉县民众免遭洪灾之苦。即令汛期到来,“虽盛涨,无漫溢之患”。
道光十一年(1831年),周际华调任河南陕州知州。自古以来,从渑池进入陕州,要途经峽石驿。然而,其处石道高峻陡峭,是来往行商的鬼门关。一旦前车折轴翻车,后车就接踵受害。每当此时,一些不法之徒趁人之危,或以背人负货来挟取重利,或借此劫盗去危害他人。针对以上情况,周际华倡导州民捐银八千余两,雇用千人来修之。修路期间,他排除了一切干扰,惩办为非作歹之徒,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了两个月的凿险平崎,终于将这条昔日人们谈之色变的石道变成了安全的道路。
道光十五年(1835年),周际华奉命将调往江苏,恰逢此时辉县遭遇蝗灾和大水。上任后,他亲赴灾区了解灾情,将自己亲眼目睹的惨状向上官禀报,直言无隐地写道:“民之流亡,十室有九”,“以困极之民迫以征输,必激而为变”,“为国家筹固本之计”,特请求官府缓征该县赋税。虽然上官最终没有答应周际华的请求,然而其爱民恤民、为民请命的高尚品格跃然纸上,令人称道。
道光十六年(1836年),周际华署高淳知县,次年调任兴化知县。兴化位于江苏东部,地处盐城、东台、海安、泰州、高邮诸州县之中,南接长江、东临黄海,西濒运河,河网密布,是南北漕运的必经要道,然而地形犹如釜底。每年汛期到来,兴化遭受水患较之周围的州县尤甚。
周际华到任后,针对汛期即将到来的严峻形势,特向两江总督林则徐呈请开拦江坝洪。其认为:汛期一到,运河势必被洪泽湖、邵伯湖等所溢灌,如果在湖水盛满时打开拦江坝,将其放入江中,以煞其汹涌之势,这样一来,运河两岸的州县就不会遭殃了。周际华的建议遭到了盐务官商的坚决反对。这些人从本身的利益出发,认为,“坝开流急,盐舟西上牵曳甚艰。”周际华据理力争,指明对方仅“以盐务所计,不过十四里牵挽之资,以较七州县田庐场灶之漂溺,蠲(除去)免振恤之烦费”,而不考虑“亿万生灵之性命”,这是他万难接受的。林则徐非常赞同周际华的见解,于是力排众议,采纳了周际华的建议,从而使7州县的民众免受水患。民众对此感恩戴德,称颂不已。
周际华的德政不仅于此:他关心教育,拨款资助兴化文正书院;他打击盗贼,维护社会安定;为了搞活地方经济,使民众脱离贫困、安居乐业,他依照辉县的经验出资设局,购置二部机床三十辆纺车,聘请有经验的纺织能手担任教师,再令十岁以上的民间少女学习纺织,供其原料和饮食。每期学员三十人,朝入夕出,学会了再归家教其亲人,后来者复补其缺。在周际华的大力推动和支持,兴化民众更相传习,木棉纺织业大兴。由于周际华勤政爱民、造福一方,因此深受民众爱戴。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值鸦片战争时期,周际华调江都兼署泰州知州。自古以来,江都沿江地区连年遭遇水患,民众痛苦不堪,然而江都系漕运重镇,富庶之地,盐仓、粮仓积蓄甚富。鉴于是年的水灾,周际华为民请命,从两江总督裕谦处得粟九万石以赈饥民,然后他委任该县周文进主管赈灾事务,从而使沿江的数十万民众得以生活。次年十月,英军攻陷定海、镇海,两江总督裕谦投水自杀。英国军舰直入长江,沿江两岸民众惶恐不安,唯独江都社会秩序安定。人们都说这是周际华“请赈之力”。不久,周际华署泰州知州,管理泰州水坝,因江防有功,保举加同知衔。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周际华之子周顼出任常镇通海道。按官场惯例,父子不能在同一省份任职,为避嫌疑,周际华以年老有病告归。道光二十六年(1848年),周际华病逝于贵阳。其政绩编入《清史稿•循吏传》中。
周际华是封建时代的良吏,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恪守儒家的民本思想,时刻牢记父亲的谆谆教导,兼之自己早年历尽艰辛,与人民有过亲密接触,了解民间疾苦,因此他不管是担任教职或是治理政务,始终爱民、恤民,造福一方。遗憾的是,周际华身处“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封建社会面临没落、崩溃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新阶段,尽管他勤于职守,爱国亲民,仍然改变不了一个行将就木的社会。这是周际华的悲剧,亦是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