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美
摘要:课外阅读是孩子获得更多精神营养的主要渠道。教师通过对学生良好阅读心境的培养、阅读情境的创设、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去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读物不能只限于当前的学习需要,应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心境;情境;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3-0027-03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它可以巩固课内所学到的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它有很强的自主性。无论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还是阅读时间、阅读效果,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动性和目的性没有成人那么强,很多学生读书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不爱看课外书的学生也还有很多,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何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们喜欢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教师应充当良好阅读心境的营造者
小学生囿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好动难以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活动,对课外阅读缺乏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趣味情境,来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开展《我是小小阅读虫》活动,教师先剪个阅读虫头像贴在教室外墙,其身子由学生们才要接力赛形式,每看完一本书就可以从老师那儿领回一节虫身子(这上面写有书名、页数、作者、阅读人姓名、阅读感言等内容)去接力粘贴,让学生比比谁的虫身子长。以这样的方法引领孩子走进阅读,另外我们还可以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静读十五分钟”,例如学生下午进教室后,不允许大声喧哗都要遵守纪律,静静地坐下来进行课外阅读,并由值日班长负责监督。这样坚持一个学期后学生就会发现阅读的妙处,课外阅读自然变得自觉了。
二、教师应做阅读材料的推荐者
小学生缘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对书籍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常发生“偏食”。再加上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家长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所起的积极作用。于是他们往往不加选择地为孩子购买图书,恨不得让孩子一口气把天下所有的好书都要看完,导致了孩子们不加选择地盲目读的习惯。为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各年级的学习重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阅读推荐,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一)可以结合学过的某作家的文章选择该作家的其他文章进行拓展阅读
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给学生们讲讲作家林海音以及他的童年往事,随后向学生们推荐《城南旧事》,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作者的童年趣事中产生了通过读书去获取更多知识的欲望。
(二)选择某些与作品相关的素材进行延伸性阅读
如学习了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之后,可引领学生们去阅读革命小说《红岩》,感受其他英雄人物的风采。由点及面地进行延伸性阅读,开阔学生们的阅读视角。
(三)可以选择推荐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
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文后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母爱伟大的篇章《一碗馄饨》《老猎人与藏羚羊的故事》等。
此外向推荐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读物不能只限于当前学习的需要,应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比如说对各国名著的阅读。总之,老师应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同时还应教给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方法,有侧重地进行阅读。阅读面要广,博览群书,健康有益的内容皆可涉猎,还可以借助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以及网絡等方式拓展课外阅读。除了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同学选择读物,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读书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选择读物的方法有目的地选择书籍,并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更好的书。
三、教师应是读书方法的指导者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得教给一些读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会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拿到一本新书,要让学生明确读书要先读目录、序言,从整体人手,把握读物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有选择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读书方法:
(一)粗读
通过粗读,对所读书籍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找出要精读的内容进行细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词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精读时要边读边想,反复细读,可以自己提几个思考题读后回答,也可以理清情节、评论人物、体会立意构思,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鉴赏语言写法等。
(二)速读
引导学生学会速读,迅速而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当然,读书笔记可以不用作业的形式统一要求,而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采取自己喜欢方式来进行。一开始时也离不开引导。如“做摘抄”,摘抄的开头要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美文摘抄(全文或精华部分或剪贴),也可以摘抄文中的哲理性语句,撰写读书随想,进行读书批注,制作知识性的读书卡片等,以获取丰富而健康的精神食粮。
四、教师是读书活动的组织者
要让学生们对课外阅读有持久的兴趣,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特有的表现,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优点、长处展示给别人看,得到更多优秀的评价。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如:读书交流会、信息发布会、儿童故事会、小小演讲赛等与课外阅读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得到大家的赞许和掌声。当学生发现阅读的妙处,进一步扩大读书视野,获得更多的愉悦,享受到更多的成功之后,一定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教师的阅读评价是保持课外阅读的兴奋剂
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主动体验行为。它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还应对他们的阅读表现做出鼓励性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是学生持久课外阅读的兴奋剂,因为小学生喜欢老师的表扬,喜欢被老师关注,尤其是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在乎。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时要带着“放大镜”找出其优点所在,帮助其树立阅读信心,特别是对那些阅读效果平平的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呵护,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热情关注的目光,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是学生获得更多精神营养的重要渠道。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良好阅读心境的培养,应努力从阅读情境的创设、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去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起,使孩子们入境、入文、人情,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终身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一种自由而轻松的精神生活,成为学生们一种享受性的活动。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