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就得让每一个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的进程当中来,让他们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为推进产业精准脱贫,陕西因地制宜选准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小杂粮等短平快产业,突破“农民不富”困局。
全国第三次资源普查统计显示,陕西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等中药资源共计4700余种,其中植物药3291种,约占全国药材资源的30%以上。根据《陕西省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陕西将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助力精准扶贫。
瞄准“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陕西榆林紧紧围绕马铃薯这一优势作物精准发力,持续投资建设马铃薯生产脱毒试管苗、微型薯生产基地等一大批设施并投入3000多万元,对种植农户在良种、农药、化肥等方面进行补贴。如今,榆林农村25.2万贫困人口以马铃薯为脱贫主导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其中定边县达50%以上。
陕西商南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抓产业之一,提出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为前提,按照“生产科学化、生态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化食用菌生产,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小作坊到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转型,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陕北是我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亦是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仅榆林市常年种植面积就有30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三成,总产量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陜北杂粮种类多,杂粮品种更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品种就达16大类1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