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艺术

2017-07-04 15:22吴文英
甘肃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数学教学艺术

吴文英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9—0107—01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的确,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就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呢?

一、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即在教学伊始,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给学生。实践证明,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见,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联系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小故事,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描绘其中曲折有趣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蜗牛不小心掉到了一口废井里,它问在井底的一只癞蛤蟆:‘蛤蟆叔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啊?癞蛤蟆说:‘这口井可深呢,有15米。见小蜗牛害怕,又安慰说:‘孩子,这太高了,你还背了那么重的壳,是爬不出去的。我都在这儿呆了好几年了,这里的天空也很美,随遇而安吧!小蜗牛摇头,坚定地说:‘蛤蟆叔叔,谢谢你的关心,可是井外还有更美丽的世界,再难我也要出去。于是太阳升起时,它便顺着井壁慢慢向上爬。到了傍晚,它惊奇地发现,已经爬了5米了。它很高兴,心想用不了几天,就能出去了。但是它太累了,决定先睡一觉。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它却发现自己已经滑下去了3米。它没有气馁,坚持往上爬,依然跟第一天一样。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小蜗牛从未放弃,终于在某一天傍晚爬出了井口。”讲完这个故事,教师顺势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小蜗牛用了几天时间才爬出了废井吗?”,进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然后自然进入到加减法的学习中。

二、游戏导入法

在形式众多的数学活动中,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实践证明,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而且通过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动口、动手、动脑,不仅使其既轻松愉悦地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了思维的开发,推动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合理过渡,进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图形和几何”,笔者就利用游戏的方式進行导入:在课前,将学生分为6~8小组,每组分发两套七巧板,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最富有想象力、最形象的一组可以获得奖励。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比如,指着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分别回答是什么形状,再问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不同,接着向他们讲述长和宽的概念,指导他们分辨不同的形状。实践证明,这个游戏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空间概念和图形概念,能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情境导入法

问题情境导入法,即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环境中产生疑问、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百分数”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学校要组织春游,但每个班要各自采购食物。现在有两个超市可以选择,甲超市一律八折,乙超市全部商品可优惠20%。大家帮老师拿个主意,在哪一家超市进行采购可以得到更多实惠?学生们激烈地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两家超市的打折程度都是一样的。此时,笔者及时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分数。实践证明,这样导入新课,将数学问题和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重要性,促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和学习欲望。

当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还有实例导入、演示导入……它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窗口。创设一个恰到好处的课堂导入,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为整节课的成功打好基础。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数学教学艺术
纸的艺术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