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蕾
【关键词】 学生;激励性;评价;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7)
09—0077—01
激励性发展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是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维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重视发掘学生个性特点,以信任、鼓励和期待的语言或者行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
一、正确认识激励性发展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成为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热点。对于激励学生的方式,教师以往运用了各种方法,比如用小红花、红五星或者用本子、笔等学习用品进行奖励,这些奖励曾经在激励学生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来已久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观,其单一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被动发展,只能给少数孩子带来成功的体验。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有的特点和光芒,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去帮助他们尽情地闪烁自己的光芒。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健康,博学多彩,自信自强。
我们知道,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发展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肯定已有的成绩,意识到自身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看到自己不足,但是又不能失去信心,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与更高水平的差异,以激发学生心理的矛盾运动,激发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学生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发展。 但是激励性发展评价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扬。只有恰如其分的表扬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对学生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正确运用激励性发展评价
1. 要用好语言激励。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教育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启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一句入微而深情的关注、一声充满温馨和期待的呼唤、一段恰如其分的赞美——都饱含着教师真诚的关爱、深深的理解、殷切的期盼,像春雨润物,营造出催人奋进的、和谐的育人氛围。在小学教育中,如果老師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体验中接受其劝告、形成进取的自信,有助于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
在语言激励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出语的慎重和得体。第二、要让对方明确地接受并理解。第三、语言激励与其它身体语言密切配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要用好行为激励。行为激励也叫无声激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非语言行为(包括教师的威信、风格、气质、表情、精神、手势、姿势等)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发展评价的活动。它以无声的行动,把学生们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行为状态上,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去激励学生。比如在在小学体育课上,学生作对了应有的动作,教师兴奋地举起右手,打个“V”的手势,不仅给做对了动作的学生以鼓励,还可以鼓舞其他正在努力的学生。老师在作业辅导时,发现学生有了一种解题的新思路,微笑着对学生点点头,目光中饱含着赞赏与鼓励—— 这些都是教师有意识的利用非语言因素的感染力量来增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3. 要用好评语激励。作评语评价包括平时对学生所写的作业下评语、学期末或者其中时给学生下评语,以及在特定情势之下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如书信中的交流、板报上的表扬、网页上的宣传等等)。
但是,在激励性评语的撰写中要注意几点:第一、要笔蕴真情,评价具体。笔蕴真情,是要增强人情味,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评价具体,是指评价的对象、内容、语言要具体,不能滥用一些空话、套话。第二、要委婉含蓄,心有灵犀。思想交流的最高境界在于两者心有灵犀,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正是如此。教师通过评语指出学生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或某些方面的发展意向时,要注意讲究艺术,语言不宜过于直白、尖刻,而要努力做到含蓄委婉、柔中藏刚,必要时点到即止,力求学生能神领、意会。第三、要轻松活泼,谐中有趣。评语是教师给学生的“礼物”,不宜过于沉重、呆板,应用贴切恰当的形容与学生微微而谈,寓教于生动风趣的文字,让学生在愉悦中正视现实,改正错误,轻装前进。
4. 要用好评价册激励。评价册激励方法,注重了过程性评价,记录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成长轨迹。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我、同学之间、教师和家长,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把一个学生完全真实、形象的一面展示在大家面前。
总之,激励性发展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生评价方法,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施,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找到前进的动力,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完善人格获得发展。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