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逢春
诸多写作论著在谈到论证时,都说要对论据作一番分析,以揭示它与论点之间的其中因果关系最为“常见”联系。请看享有“一字千金”之誉的《察今》一文的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开头: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滩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上段的前两句为概述论据,无须赘言。往后四句是分析论据,先析荆人失败之因,再用类比法证明“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可悲,其内涵还是揭示不能法先王的原因。下段开头,显然是照应所要证明的“察今变法”这个论点下的结论,一个“故”字承接上文,再次揭示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
再看世称议论透辟的《五蠹》一文的第一段: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有巢氏。民食果蓏蜂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关尧、舜、汤禹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此段先概述作为论据的三个历史故事:上古有巢氏、燧人氏因“构木为巢”“钻燧取火”,“而民悦之”,“使王天下”;中古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王;近古汤武征伐桀纣而称王,揭示时代变迁只有顺应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治国才能受到百姓拥戴的道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后世如因循前世之法行事必然遭人嘲笑的观点,从而导出本段的结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从推理的步骤看,都是从因到果,文中的连词“然则”“是以”鲜明地展现了这样的关系。接下来作者引述寓言故事,其意何在呢?是为了借此揭示一般性的道理——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就会被人嘲笑,以此为论据演绎出“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必然行不通,这个与上述结论含义一样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从前后的关系看,依然是由因到果。
以上选段如此,《察今》《五蠹》其他的地方何尝又不是这样呢?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故”“是故”在《察今》中一个接一个亮相,在《五蠹》中和“然则”“是以”一起贯穿始终,十分醒目地向读者昭示上下文的因果关系。这启示我们:分析论据,可以而且应该从揭示它与论点间的因果关系人手。“人间万象,都深受‘因果律的支配。”(李敖语)中央电大教材《写作通论》(刘锡庆、朱全顺著)也有此说:“论证要深入剖析论点与论据问的内在联系,说明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人教版高三《语文》在“安排好段内层次”这个专项训练中讲:“有时一段之中既有‘叙,也有‘议,一般是采用先叙后议的顺序安排层次。前后之间常表现为因果关系。”为什么呢?因为论点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思维而产生的结果,而结果与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世上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也没有无原因的结果。所以,分析论据从而达到证明作为结果的论点的目的,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成为必然。
而不少同学对此不甚了然,作文不知如何进行论证,常常以例代证:为了证明某个观点,举两三个事例,然后下结论,搁笔收篇。人教版原高中第二册《语文》有道写作训练题,要求选用供给的材料论证“坚持就是胜利”这个观点,有同学就只是简单地罗列材料:
①坚持就是胜利,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遭受了腐刑之后,撰写《史记》,终于取得了成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第一本诗集发表后遭人恶意地嘲讽,他的回答是:努力写出好作品,后来终于创作出《唐璜》等优秀诗篇及历史剧《马利诺·法列格》。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再看另一篇作文的片段:
②我们班上有个同学,一次外语摸底考试得了满分,名列第一。从此,他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灵,于是飘飘然起来,不再刻苦努力,以致期中考试他的外语成绩降到全班倒数第五名,其他的学科也明显退了步。这告诉我们:自满必定招来损害。
这两段虽有典型的事例,阐发也对路,但缺乏说服力,病因是以例代证,没有深入分析。要知道,例证法许多时候除了要选例、引例、叙例外,更要议例,即通过对典型的事例的分析,达到证明的目的。这是因为被证明的观点多是表明抽象的道理,那就要能涵盖所有的对象,而例子毕竟只反映个别,所以即使不止几个例子且緊扣观点,也很难证实观点具有普遍性,因此还需要通过论证使论点能涵盖所有的对象。这样论点才具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所以课文说“运用例证时要注意就事论理,揭示所举例子包含的道理”。
如片段①写到司马迁、拜伦、爱迪生,片段②只是个例,如果人们看后质疑:对其他人是否也可以讲“坚持就是胜利”“自满必定招来损害”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肯定不能一一举例。怎么办?这就需要通过“证”来揭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可以在片段①的“所以说”之前加上这样一些话: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像司马迁、拜伦那样撰写鸿篇巨制,就要经常不断地收集资料,并对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成文稿后,还要对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精心润色。像爱迪生那样探求隐藏在客观事物内部的自然规律,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这中间必然要碰到困难,遭到挫折,甚至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如果碰到困难就退却,遭到挫折就灰心,受到打击就萎靡不振,一句话,不能坚持到底,持之以恒,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而只有百折不挠,顽强地坚持下去,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和打击,获得胜利。
可以在片段②后加上这样一些话:
因为一个人自满了,就必然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导致一叶障目,认识不到一次考试成绩好,只能证明一个阶段学得不错,不能据此认为日后就一定学得好,更不能据此认为自己的脑子特灵,用不着再下工夫了。那样的话,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学海无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松懈的结果必然是学习退步,成功无望。
“理尽后已”,涵盖了所有因坚持而获得胜利的对象,涵盖了所有因自满而招来损害的对象,自然经得起推敲,不但使文章思想深刻,说服力强,而且内容也得到了充实:既有诉之于感性的事例,又有能启迪理性的分析,较前巧曲辞盛得多,自然易于激发读者的感情,让他们觉得文段跌宕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