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在课本“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這一专题中收入了《辛德勒名单》的电影剧本。节选部分按照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得知消息;决心营救——辛苦奔波;整理名单——出现失误,极力纠正。第一和第三部分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前者最能体现辛德勒人性的觉醒过程,后者能看出辛德勒营救时的不遗余力。第二部分却往往少有人注意。其实这一部分与辛德勒的丰功伟绩直接关联,是点题的情节,也是同学们疑问颇多的部分,值得在细细品味、探究。本文将结合电影剧本、电影、人物原型等相关内容对这一文本进行细读。
一,一串姓名,于单调处显人性。
镜头106中有两串犹太人名字:
(特写镜头)打字机啪啪地轻响,打印纸上,一个个熟悉的人名不断出现。“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辛德勒叼着香烟在一边口诉,伊特兹哈克紧张地做着记录。
辛德勒:波尔德·费佛堡,蜜拉·费佛堡,保罗·史达吉……所有的儿童。(他走到伊特兹哈克的背后)有多少人了?
阅读这些名字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单调、枯燥,可能会采取跳读的方式,只在头脑中留有大致的印象:他在登记名单。其实,剧本中罗列这些名字是有深意的。首先,我们要注意到这些名字是辛德勒口述的,说明辛德勒熟知这些犹太人,靠记忆口述了这些人名。由此可见,他和犹太人的感情积淀较深厚,他想保护犹太人的想法绝非一时所想。影片主人公在现实中的原型奥斯卡·辛德勒确实有过这番记忆人名的经历:他草拟的预备名单上有一千多个,既包括埃玛丽娅后院集中营的全部犯人,也包括党卫军头子阿蒙(影片中的高斯)的佣人海伦·凯丝。就在他上交名单的最后时限,全凭记忆在名单末尾与官方确认签名之后的空白处添加了70多个名字。想起一个名字就等于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辛德勒竭尽所能想拯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
其次,结合电影片段,电影中展示这些姓名时,给这些名字以特写镜头,甚至让名字中间的两三个字母充满整个屏幕。白色的屏幕,晃动的镜头,附加以打字机机械的声音,银幕产生的效果是动荡、不安的感觉。一条条出现的姓名展现了生命的珍贵和幸存的不易。被登记的犹太人名单是辛德勒人文情怀的最集中表现,这份名单就是绝对的善,就是生命。那几张薄薄的纸页内外就是生死之别,上了名单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保障,而名单之外的囚犯则生死难料。时至今日,人们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可以看到一份辛德勒名单的影印件。这串姓名在剧本中罗列,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逃脱死亡追捕的生命,还有辛德勒业已复苏的人性。
二,一个动作,于细微处见危险。
电影《辛德勒名单》改编自托马斯·基尼利的小说《辛德勒方舟》,导演斯皮尔伯格认为“方舟”这个名字情感倾向性太明显,将其改为“名单”,以保证影片客观、写实的风格。阅读《辛德勒名单》剧本时,我们会发现看上去简洁客观的描述却能激起人们的无尽联想与揣测。客观简洁的表达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请看镜头105中的一句:
高斯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一沓沓崭新的钞票。
在剧本中,这一情节表示辛德勒用钱贿赂高斯,以求能买走一部分犹太人使他们免遭纳粹的迫害。我们看“颤抖的双手”这一细节。高斯是纳粹军官、冷血的杀人机器。他在阳台上射杀犹太人的一幕,暴露出他十足的“兽性”。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却在此时颤抖了双手,为什么?结合语境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因为钱数目巨大。在镜头105中,高斯说:“得了吧,你以为自己是救世主摩西吗?”可见高斯已经大致知道辛德勒的意图,也知晓辛德勒可能触犯《种族法》。但他为何最后还是同意了辛德勒的要求?因为辛德勒抓住了高斯爱财这一特点向其行贿。能让高斯双手颤抖的钱数目一定可观。这从侧面表现辛德勒为此付出了巨额的钱财。现实中的奥斯卡·辛德勒为了能够让一千多犹太人免遭屠杀,自己出资进行上下打点的费用高达10万德国马克(近4万美元),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当运输犹太女工的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时,辛德勒又花了一大笔钱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他的工厂。除了要不断打点纳粹的各级官员外,他还要负担一千多犹太人的食品和衣物。此外,他还秘密装备了一所医院,用来治疗犹太工人各种流行病,而工厂又是不盈利的。为了支付所有的开支,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卖光了妻子的首饰。由此可见辛德勒救人决心的坚定——不惜一切代价。
二是因为高斯内心惧怕。一边是巨额的钱财,一边是触犯《种族法》的危险。刽子手高斯颤抖的双手暴露了做这件事的危险性极大。而这又衬托出辛德勒的营救行为风险系数更高:因为高斯所为只是将待屠杀的犹太工人卖给辛德勒,时间短,不容易被发现;而辛德勒是要直接庇护这些犹太人。这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决策相违背,一旦被发现,辛德勒与家人的命都会不保。现实中的奥斯卡·辛德勒深深了解纳粹的残忍和自己的处境,为了很好地保存自己,拯救更多的犹太人,他不得不绷紧全身每一根神经来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强作笑颜,去讨德国人的欢心,为此他倾囊而出,不断地举行各种酒会和招待会,结识各种有影响的人物,收买和贿赂纳粹军官,使他们解除对自己的戒心,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地位,以便在关键时刻有周旋的余地。另一方面,他不得不用走私来的食品和药物收买工厂的警卫人员,使他们对工厂内发生的事不过多地干预,不向当地的党卫军报告。“颤抖”二字从侧面写出辛德勒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边是一千多犹太人的生命,一边是自身的安危,辛德勒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与死神竞技。
三,一组镜头,于切换中显艰难
105到108这几个镜头在文中频繁切换,为什么?只知道这是电影蒙太奇手法并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编剧这样做的用意。不妨比较一下镜头不切换和镜头切换后的效果,答案兴许能慢慢浮现。以下是把4个镜头按顺序排列,无切换效果:
105.外景 高斯的阳台上 白天
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做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天顸之灾的犹太人。他先找到高斯,把自己早已想好的主意巧妙地告诉了他。endprint
辛德勒:你告诉我什么对你最有价值?一条命能值多少钱?
高斯:你觉得值多少呢?
高斯的办公室里,他打开那只皮箱,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一沓沓崭新的钞票。
106.内景 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 白天
伊特兹哈克:400,不,450个。
辛德勒:不够,还要,还要。
辛德勒仍在继续列他的名单。
伊特兹哈克和辛德勒忙得满头大汗。
辛德勒:现在有多少人了?
伊特兹哈克:大约有600人了。
辛德勒:还不够。
屋里烟雾缭绕,桌上满是烟蒂,辛在查看伊特兹哈克的名单,嘴里还叼着一根烟。
伊特兹哈克:你究竟抽了多少烟?
辛德勒:很多。
伊特兹哈克(不住地咳嗽):你抽一支,我至少吸了半支。
辛德勒:报下数目。
伊特兹哈克:850人左右。
辛德勒:什么左右,数清楚,到底有多少?
辛德勒捏着伊特兹哈克递过来的名单,一张张仔细地查看。
辛德勒:把最后一张填满。
他把名单递给伊特兹哈克。
伊特兹哈克:对这件事,高斯会怎么说?你只告诉他需要多少人,事就成了?(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停下手里的活儿,扭过身,盯着辛德勒。)你该不是把他们买过来的吧?是不是算人头付的钱?
辛德勒:如果你还在我那儿做事,必然会劝我不要这样做。这事确实耗资巨大。好了,不谈这事儿了。哈克,把最后一页打完,留个空。
名单终于打印完毕。伊特兹哈克庄重地将最后一页取下,紧握着这叠名单放置在胸前。他表情严肃而神圣。
伊特兹哈克:这名单是绝对的好事,它就意味着生存。
107.外景 内景 白天
辛德勒拎着一只皮箱从汽车中钻了出来。
108.内景 服装加工厂 白天
辛德勒正在劝说服装厂老板加入他的行列。
(辛德勒的声音提前进入)
辛德勒;你如果按我所说的去做,就会赚更多的钱。
老板(使劲摇着头):我不相信。
辛德勒:你只需要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衣食,可你我的人加起来能够达到4000。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全的生活了。
老板:不行,这绝对不行。
老板:我已经尽力了。
辛德勒:你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老板:我已经山穷水尽了。
辛德勒:我对你很不满意。
四个镜头交代了三件事:说服高斯,罗列名单,劝服装厂老板加入营救阵营。如若不加剪切、拼接,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1.这三件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2.说服高斯是完成营救计划的唯一难关;3.登记名单的过程枯燥冗长,但不知为何列个名单那么辛苦。这样无切换的镜头处理方式,无论是剧本还是拍成影像的表现力都不够,很难打动人。如果进行了切换处理,效果大不相同。
首先,打破原本单一的时间顺序,画面含义更为丰富。电影享有极大的时空自由,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经过切换,三件事或互为因果:镜头105为因,镜头106为果;也可理解成镜头106为因(想要救人),镜头105是果(为了救人而贿赂高斯)。或同时发生,相互伴随:一边整理名单,一边贿赂官员,一边说服服装厂老板。每争取到一些人,便有了名单上增加的姓名。这不仅更合逻辑,画面的穿插跳跃、场景的交叉设置又渲染了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凸显了营救进程中的重重阻力。
其次,可以避免镜头的单调冗长。以106镜头为例,镜头展现完整的整理名单的过程,它是直接点题的情节,一定要充分渲染。但这部分内容矛盾冲突少,情节起伏小,平铺直叙难免给人以枯燥之感。剧作家将其剪裁,分别镶嵌在106、107和108镜头中,既让读者了解制定名单的不易过程,又让读者不断加深对镜头内容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切换可以给读者一定的视觉新鲜感,有效避免因镜头内容单调而给人带来的厌倦感。
再次,使镜头具有多解性,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原本镜头展示的内容是既定的,但经过剪切与其他镜头进行组合、拼接后,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其体现的内容就具有了多解的可能,从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比如镜头107,没有进行镜头的剪切拼接时,它只有一种解释:辛德勒是去劝服装厂老板加入营救的队伍。可一旦镜头经过几次切换,这个动作就有了多种解释:1.他劝服装厂老板和自己一起救犹太人;2.他带着钱去贿赂高斯;3.他回办公室准备整理要营救的犹太人的名单;4.他准备贿赂其他高官。多解让读者产生悬念,同时带给读者自行解疑的趣味。读者通过个人对剧本的领悟和想象自觉完成了对剧本深意的挖掘。以个人对剧本的丰富理解取代剧本对读者的强行灌输,此处的镜头切换实现了这样的妙处。
最后,形成繁复、乘积的效果。苏联导演、电影学中蒙太奇理论的奠基人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不加切换的105到108四个镜头,让人们认为只要通过贿賂高斯,通过劝服服装厂老板,营救名单就可以形成了,一点也不困难。但现实并非如此:为了使一些犹太人免遭法西斯的迫害,奥斯卡·辛德勒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他周旋于所有的酒肉朋友之中,与克拉科夫及华沙的一切军方和地方要人攀谈,甚至专程乘火车去柏林会见关键人物,利用贿赂、引诱、祈求等手段,使他们相信他亏了本,需要大批劳动力。最后,终于得到了一张官方许可证,允许他从普拉佐夫的集中营里挑选出1000名工人(700名男人,300名女人)带回家乡布伦兹的工厂去。如何在剧本中再现这个过程,除了增加辛德勒与各色人等沟通交易的场景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不断穿插、切换,形成视觉繁复的效果:辛德勒不仅贿赂了高斯,还贿赂了很多人;辛德勒不仅劝服装厂老板,也动员了其他的营救力量;辛德勒名单不是在一天完成,而是一点一点地争取、一点一点地登记;辛德勒为此不停地奔波等。这样,电影剧本使用了以少胜多的方式完成了对登记名单这一重要情节的完美展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