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创新浅谈

2017-07-03 01:43张宗涛
青年时代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学创新

张宗涛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如知识内容枯燥单一,课程和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方法单调死板等问题,使教学过程不能很好的启发、扩散学生的思维,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障碍。众多从教者由此而进行了诸多教学改革尝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学;创新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信息化,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计算机人才,以适应新世纪对高级人才知识的需求。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涵,以培养更多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体现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学生主体及其自身潜力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依赖性。计算机专业课程是知识更新较快的一个学科,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但目前在普通高校中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依赖于理论上的研究,对于工程类应用掌握不足,离应用型本科对教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样会造成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偏离实际工程。综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有悖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应用型高等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他对高层次應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职业与技能资格教育,构建终身职业学习体系。我校正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即应用型大学立足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型的创业者。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计算机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按照国家的引导性标准和行业的专业性标准,围绕就业,进行职业资格教育,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作相应调整。作为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这一基础上,应建立起更加细化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一)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

1.制定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师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分科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并逐一细化为每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不单纯依赖于教材,能够结合实际工程任务对课程进行重新的整合。

2.改革思路,强化“应用型”本科特色。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教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这是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迁徙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为了更好的在应用型本科下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模块过程化课程体系建设

1.尽快走出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之一。计算机技术与学科和专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培养和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专业教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涵,以培养更多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这类人才十分必要。

2.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法课程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按专业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模块和就业定向模块,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课程体系结系结构在该三层体系结构中,基础层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该课程虽然在教学体系上不属于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但它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技术基础,是必修的前续课。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通过动画技术、动态模拟、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以课件为基础,开发硬件系列课程网站,以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

(三)创新应用型计算机教学方法与手段

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开发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学是大学基本课程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网络知识素养,是学生网络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各类企业都在竭尽所能地施展自己最强的竞争姿态。在这些企业中,没有一个企业不依赖于信息化的办公方式,这些信息化的办公方式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基础技能要强。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产学结合,实现专业与行业的良性互动,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教学等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或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加强学校的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教师要很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素养。教师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便于修改培养方案和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耍了解企业单位在用人上面的要求,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教学合作项目,学校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与认知能力。

2.构建完整的计算机硬件方向的教学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首先,加强理论学习。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协调发展。

(四)加强应用型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1.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改革计算机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内容体系,迫使教师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各门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构。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學科式课程内容体系,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要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与“全面育人“,并紧贴全日制职业教育培训的具体特点,以及学生职业素养具体情况,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将专业知识进行模块化区分,通过知识模块间的科学、合理、灵活搭配,有助于穷实学生的职业知识基础,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学生管理的本质需求。因此,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他们的个性发展,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人为本”的计算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生学习的意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认知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确立了努力的方向。

四、结论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学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因此,应用性本科计算机教学工作必须以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不断培养更多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志才,诸立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1].常州学院学报,2010,6.

[2]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9,1

[3]黄可望.试论NIIT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软件人才培养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l.

[4]任华,冯晓兰,探析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学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