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瑛华
小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没有健康的心理,难以养成良好的品格。小学生单纯、天真的本性,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的问题。比如:孩子不爱说话,被认为文静;孩子欺负别人,被认为调皮;孩子做事拖拉,被认为贪玩……人们都是习惯从表面看问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长大慢慢就会改正,有的又粗暴地以打骂为主要手段教育孩子,很少从另一个角度理性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否与心理健康有关。因此在教育上走了弯路,甚至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引领他们发现更好的自己。
曾遇到一名以打架出名的学生,他对身边人都充满敌意,做什么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班上根本没有谈得来的朋友。家长对他也毫无办法,要么棍棒教育,要么赶出家门。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心理角度分析,该学生的打架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关,他内心是将家长的打骂迁怒于同学。犯错越严重,被家长打骂的就越严重,这种恶性循环就像一个滚动的雪球,最后导致孩子的心理变得扭曲,不再理智判断是非,凡是看不顺眼的就以“打”解决问题。另外,因为在家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总是被标签为坏学生。打架也许是想让别人关注他,甚至想在打架中获得认同,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不是纯粹的调皮,而是教育上未能正确的引导,导致心理上的问题。那么,我是如何改变这样的学生呢?
首先,要主动接近该学生。有一次,我上楼梯看见他走在前面,就快步走上前,轻松而友好地拍了一下他肩膀,朝他笑了笑说:今天来的比老师早哟。当时只见他转过头看了看我,也没叫“老师”,但明显感觉到表情的微妙变化,眼神没有往日的敌意。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跟我打招呼:“老师,我今天又比你早了!”那一刻收获的是感动。我明白解决心理问题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要善于等待,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坚持不懈。
其次,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所以经常被表扬,并在全班展示,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美差生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质更文明。我经常会留在课室改作业,学生也习惯性地围拢过来品头论足。有一次“打架大王”在讲台旁边玩,我特意抽出他的作业来改,一边改一遍故意发出赞叹的语气:“这作业的字写得真好,工工整整的,看看是谁的作业?”其他学生听我这么一说就更来劲了。我故意惊讶地说:“是叶振文的!”其他学生一听纷纷发出赞叹:没想到叶振文的字那么工整!当时我悄悄观察了他的变化,只见的他嘴角微微一笑,随即又回复原来的样子。可是我却发现了赞美是他最缺少的东西。在以后的教育中,我都寻找机会鼓励表扬他。
最后,原谅他的过错,给予改过的机会。这也是最重要的,当他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因为他是惯犯,就很不理智地向他开炮。要先了解事情的经过,要给他辩解的机会,哪怕他错得很离谱,都要平心静气地听他说话,不要用伤他自尊心的话刺激他。给他辩解的机会,其实就是让他重新梳理事情的经过,在内心里发现自己的错处。切忌用“大嗓门”的方式进行呵斥教育,因为这类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而“鬼点子”又特别多,一旦与老师对着干,将会一发不可收拾。作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他能感受到老師对她的好。两年的坚持换来的是他再也没打架了,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在六年级的最后一次作文,作文的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我在他的文章里读到这样一段话:“钟老师,谢谢您!两年来,您并没有因为我是个麻烦学生就放弃我。谢谢您在我做错事的时候能耐心听我说话,谢谢您给我机会,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希望您以后都这样对待像我这样的学生。”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加清楚,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生,教育都需要有心人!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但我认为改变问题学生仅靠尊重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心”开始,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关心、爱心与耐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李兆南纪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