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乾
筆者在执教《乡下人家》一课中,“删繁就简”,以“语用”为主题,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获得学生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本文笔者拟以教学实践中的有关素材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激发学文兴趣,凸显主体价值
学习热情的获得需要让学生在思考和对话的过程中,获得自由感、认同感、愉悦感和成就感,需要教师搭建平台。
比较激趣,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例如,在开课伊始,教师提问:“课文预习了吗?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很喜欢用配乐。这里有两段音乐,请你们帮老师选择一下用哪一首”,第一曲是激昂交响乐,第二曲是优美、浪漫的抒情曲。有学生说:“我觉得第二首很优美,更合适配课文朗读。”也有学生说:“第二首音乐听起来很舒服,配乐《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朗读一定很合适。教师引导:“谢谢你们帮我拿主意,那我就选你们推荐的音乐。”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已读过课文,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感知,不约而同选择舒缓优美的曲子,说明他们基本读懂了文本,初步感受到文字蕴育的意境。
整体感知,听读圈画词语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提出:“老师就用你们为我选的音乐配着朗读这篇课文。你们一边听一边找出作者在乡下人家看到哪些景物?用笔画出相关词语。(学生一边认真听一边画词语。)随后,教师指名上台板书画出的景物。老师出色地范读全文,通过语音语速、节奏、停顿、重音的变化,捕捉到声音传达出来的语意与情感,让学生在从整体上感知文字的情感内核,加上田原风格的音乐旋律渲染,学生在已有预习的基础上很快进入头脑风暴——“再创作”的情境。
抓住中心,贯穿全文
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在文章中有比较明显的中心句。教学中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同课文的整体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教学,可以化繁为简,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见到这些景物,心里有什么感受?画出有关的词句。)”学生纷纷回答:“乡下风景朴素、华丽。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乡下人家自然、和谐。”教师总结:“很好,一下子就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些感受分别来自哪些景物?再次浏览课文,找相关语句。”学生的智慧能力和原有学习的累积效应(即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对其学习和教学设计有重要的影响。此环节简单而不简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交流。
抓住重点,言意兼得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较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要努力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式兼得,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逻辑推进、如何谋篇布局。
师:请大家读笋的这部分。这些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非常可爱。
师:哪些词语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探”。
师:“‘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用在文中比较准确?”
生:“钻、冒、长……”“作者是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笋的可爱。”
师:作者的一个‘探字,用得这么精妙,你们以后写作文,关键地方用词,也要这么用心。现在就请你们读这几句话,把这种捉迷藏的感觉读出来。
接着,学生们开始阅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精彩的画面是读好文章的好方法。围绕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聚焦有一定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师生充分地读、议、辨、评,层层推进,体悟文本语言的精妙。
个性体验,在理解中升华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要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规律为依据,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感知理解、共鸣内化 紧接着,教师说:“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来到这独特、迷人的农家小院,感受一下文章那种自然、和谐的画面: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笔者在进行朗读指导遵循读通、读懂、读好的“三读”策略:“感知—理解—共鸣—内化”,引导学生“见文生情,情之所至,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想象补白场景,拓展阅读使文本增值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还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包含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如,师:“夏天的夜晚,乡下人家还会有什么美妙的画面呢?”学生分别回答:“会有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在开心地玩捉迷藏;会有人吹笛子、拉二胡什么的;也许会有很多妇女们在跳广场舞。”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欣赏了同学们眼中的夏夜场景,你们很会想象。美妙的夏夜,作者陈醉云先生写了萤火虫,现在我们来拜读一下陈醉云先生是怎么写夏夜的。”(师出示,品读。)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推敲语言的奥妙,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并进行运用是语文课的核心价值。“补白”训练,猜测与验证,让练笔这一环节既为理解内容服务,举一反三,从入格到出格,将习得的东西内化、外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又为语言训练和运用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策略的选择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简约而不简单,如同乡下人家那样自然、和谐、朴素中带着华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体会、升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